葛根飲子

GE GEN YIN ZI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雞峰》卷十九

熱性指數

5

寒性指數

10

熱/寒比例

偏寒 (0.50)

複方歸經比例

胃經 23%
肺經 23%
脾經 15%
膀胱經 7%
心經 7%
膽經 7%
肝經 7%
腎經 7%
胃經
肺經
脾經
膀胱經
心經
膽經
肝經
腎經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葛根飲子中包含葛根,主要是因為葛根具有以下兩點功效:

  1. 解肌退熱: 葛根性涼,具有解表散熱的功效,能疏解肌表風熱,緩解發熱、頭痛、惡寒等症狀。對於風熱感冒引起的發熱,葛根是常用的藥材。
  2. 升陽止瀉: 葛根能升發陽氣,固護脾胃,對於脾胃虛寒、氣虛下陷引起的腹瀉有很好的療效。

因此,葛根飲子中加入葛根,是為了發揮其解肌退熱、升陽止瀉的功效,以達到治療相關病症的目的。

葛根飲子中加入麥門冬,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1. 清熱生津: 葛根性涼,善解肌熱,而麥門冬性寒,能清肺熱,二者合用,清熱生津,尤其適用於外感風熱,伴有口渴咽燥者。
  2. 潤肺止咳: 麥門冬潤肺生津,能滋陰養肺,並能潤燥止咳,與葛根配伍,可緩解因肺熱燥咳引起的咳嗽、胸悶等症狀。

總之,麥門冬的加入,可增強葛根飲子的清熱生津、潤肺止咳功效,使其更有效地治療外感風熱、肺熱燥咳等症。

葛根飲子中加入竹茹,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1. 清熱化痰: 竹茹性寒,味甘,入肺經,具有清熱化痰、止嘔的作用。葛根飲子以葛根解肌發表,但部分患者兼有痰熱咳嗽、胸悶不適,竹茹可協同葛根清熱解表,化解痰熱,緩解胸悶。
  2. 和胃止嘔: 竹茹能清熱降逆,和胃止嘔。葛根飲子中葛根升發散邪,若患者兼有胃氣上逆、嘔吐等症,竹茹可緩解嘔吐,減少葛根升發之力對胃部的刺激,使藥力更平和有效。

葛根飲子中加入菝葜,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相輔相成:葛根善於解肌退熱,而菝葜則長於清熱解毒、除濕止痛。兩者合用,可增強解表散寒、清熱利濕之效,尤其適用於外感風寒濕邪、兼有熱毒者。
  2. 針對病機:葛根飲子主要治療風寒濕邪引起的表證,而菝葜可針對濕邪入侵,兼具清熱解毒之效,有助於消除病邪,改善症狀,促進康復。

主治功效


葛根飲子主治功效分析

綜合各醫書記載,葛根飲子主要功效在於治療熱證消渴,並可應用於多種情況,其治療原理可歸納如下:

1. 清熱解表、生津止渴:

  • **《雞峰普濟方》**指出葛根飲子「止渴」,明確其對消渴症狀的療效。葛根本身即有解肌退熱、生津止渴的功效,能清除體內熱邪,並補充因熱邪耗損的津液,從而緩解口渴症狀。
  • **《小兒衛生總微論方》**記載本方「治熱渴久不止」,進一步驗證其對熱證引起的口渴有良效。
  • **《校註婦人良方》、《赤水玄珠》**皆有「時氣煩熱,口乾頭疼」的描述,表明本方適用於感受外邪引起的發熱、煩躁、口渴等症狀。

2. 解熱除煩:

  • **《太平聖惠方》**指出葛根飲子能「治熱病頭痛目疼。心中煩躁」,說明本方不僅能退熱,還能緩解熱病引起的頭痛、眼睛脹痛及煩躁不安等症狀。
  • **《婦人大全良方》**描述本方可治「妊婦時氣,煩熱口乾,頭痛」,顯示本方可應用於妊娠期間外感引起的發熱、煩躁、口乾和頭痛。

3. 發散邪氣:

  • 多個方劑記載中,雖非直接描述葛根飲子的功效,但其配伍多與發汗藥同用,如**《婦人大全良方》以及《校註婦人良方》、《赤水玄珠》**所載的葛根湯類方,其中乾葛、麻黃、石膏等藥物,具有發散風寒或風熱的作用,可推斷葛根飲子在臨床應用中可能具有一定程度的發散邪氣作用,幫助體內邪氣從汗而解。

治療原理:

葛根飲子的治療原理,主要在於通過 葛根 的解表退熱、生津止渴, 麥門冬 的滋陰潤燥,竹茹 的清熱化痰、除煩安神,以及 菝? 的利水消腫,共同作用以達到:

  1. 清除熱邪: 清除體內熱邪,緩解發熱、煩躁等症狀。
  2. 補充津液: 滋潤體液,緩解口渴、乾燥等症狀。
  3. 疏散邪氣: 透過發散作用,幫助體內邪氣排出。

綜上所述,葛根飲子主要針對熱證及津液虧損,通過清熱、生津、除煩的功效,達到緩解相關症狀的目的。雖然古籍記載多為症狀描述,但結合現代藥理分析,可以推斷其治療原理。

傳統服藥法


葛根半兩,麥門冬半兩,竹茹半兩,菝葜半兩。
止渴。
上為粗末。
水煎服。或熬粥食之亦佳。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清熱生津、養陰潤燥的功效,適合於消渴患者使用。但本方性寒,脾胃虛寒者慎用。

相關疾病


糖尿病原發性高血壓高血壓性心臟病高血壓性腎臟病口乾口渴心情煩燥

相同名稱方劑


葛根飲子, 出處:《雞峰》卷十九。 組成:葛根半兩,麥門冬半兩,竹茹半兩,菝葜半兩。 主治:止渴。主治:消渴。

葛根飲子, 出處:《聖惠》卷十七。 組成:葛根半兩(銼),赤芍藥半兩(銼),豉半合,蔥白3莖(切)。 主治:熱病,頭痛目疼,心中煩躁。

葛根飲子, 出處:《聖惠》卷七十四。 組成:葛根半兩(銼),石膏2兩,梔子仁2-7枚,白米半合,麻黃半兩(去根節),豉1合,蔥白1莖(并須)。 主治:妊娠時氣煩熱,口乾頭痛。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