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安胎涼膈飲中使用知母,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清熱瀉火,除煩止嘔: 知母性寒,味苦,入心、肺、胃經,具有清熱瀉火、除煩止嘔的功效。安胎涼膈飲多用於妊娠期出現胎熱、心煩、口渴、嘔吐等症狀,知母能有效清熱降火,緩解孕婦的燥熱不適。
- 滋陰潤燥,養胎安胎: 知母還具有滋陰潤燥的作用,能滋養胎兒,避免因燥熱導致的胎動不安、流產等問題。安胎涼膈飲中常與其他滋陰養胎的藥材搭配使用,共同發揮安胎功效。
安胎涼膈飲中加入麥門冬,主要考慮以下兩點:
- 滋陰清熱,養胎安胎: 麥門冬性寒,味甘,入心、肺經,具有滋陰生津、清心除煩、養陰潤肺之效。孕婦懷孕期間,體內激素水平升高,容易出現陰虛火旺,心煩失眠、口渴咽乾等症狀。麥門冬可滋陰降火,清熱安胎,緩解孕婦不適,有利於胎兒安穩發育。
- 健脾和胃,助消化吸收: 麥門冬亦具健脾和胃之效,可幫助孕婦改善脾胃運化功能,促進營養吸收,有利於胎兒的生長發育。
安胎涼膈飲中加入人參,主要考量其補氣固胎之效。人參味甘性溫,入脾肺經,具有大補元氣、益氣復脈、健脾益胃、生津止渴之效。對於孕婦因氣虛所致的胎動不安、妊娠嘔吐等症狀,人參能補益氣血,固攝胎氣,起到安胎作用。同時,人參亦能健脾胃,改善孕婦脾胃虛弱導致的食慾不振、消化不良等問題,從而起到涼膈之效。因此,安胎涼膈飲中加入人參,可謂是兼顧了安胎和涼膈兩方面的功效。
安胎涼膈飲中包含蘆根,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 清熱利濕,涼膈止嘔: 蘆根性寒,入肺、胃經,具有清熱生津、利尿消腫的功效。孕婦懷孕期間,體內容易積熱,導致心煩口渴、嘔吐等症狀,蘆根可清熱解暑,涼膈止嘔,緩解孕婦的不適。
- 疏散胎熱,安胎保胎: 蘆根入肺經,可疏散胎熱,預防因胎熱引起胎動不安、小產等現象。同時,蘆根利尿消腫的功效,可減少孕婦水腫,有利於胎兒的正常發育,起到安胎保胎的作用。
安胎涼膈飲中加入葛根,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 清熱解毒,涼血止血: 葛根性涼,味甘,入脾、胃經,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功效。孕婦懷胎期間,容易出現口乾舌燥、便祕、胎熱等症狀,葛根能有效清熱解毒,緩解孕婦的不適。
- 舒筋活絡,止痛安胎: 葛根具有舒筋活絡、止痛的作用,對於孕婦因氣滯血瘀引起的腹痛、腰痛等症狀,有一定的緩解作用。同時,葛根可以幫助孕婦放鬆身心,穩定胎兒,起到安胎的作用。
總之,葛根在安胎涼膈飲中發揮著清熱解毒、涼血止血以及舒筋活絡、止痛安胎的作用,有助於緩解孕婦懷胎期間的各種不適,提高妊娠安全。
安胎涼膈飲中加入竹茹,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清熱解暑: 竹茹性寒,味甘,具有清熱解暑、除煩止渴的功效。孕婦懷孕期間,體質偏燥,容易出現口渴、煩躁等暑熱症狀,竹茹可有效緩解這些不適。
- 和胃降逆: 竹茹還能和胃降逆,緩解孕婦孕吐、胃氣上逆等症狀。孕婦孕期胃腸功能較弱,容易出現消化不良,竹茹可以幫助消化,促進胃腸功能恢復正常。
安胎涼膈飲中加入蔥白,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 解表散寒:蔥白性溫,味辛,入肺經,具有解表散寒、通陽開竅之效。孕婦胎氣虛弱,易受寒邪侵襲,導致胎動不安、腹痛等症狀。蔥白可溫散寒邪,平復胎氣,有助於安胎。
- 和胃降逆:蔥白還有和胃降逆的功效,能緩解孕婦因脾胃虛弱、氣逆上衝而引起的嘔吐、噁心等不適,使孕婦食慾改善,營養充足,有利於胎兒生長發育。
主治功效
安胎涼膈飲之主治功效分析
主治病症:
根據《高淑濂胎產方案》記載,安胎涼膈飲主要用於治療「妊娠病熱,嘔吐不食,胸中煩燥」之症。此方劑針對孕婦因熱邪所引起的相關不適,特別是熱盛導致的嘔吐、食慾不振及胸膈煩悶等症狀,具有顯著的療效。
治療原理:
安胎涼膈飲的組方精妙,兼顧清熱、養陰、益氣、和胃等多重功效,其治療原理可歸納如下:
清熱滋陰,潤燥生津: 方中知母善於清熱瀉火,同時滋陰潤燥,可解決熱邪耗傷陰液導致的口渴、煩躁等症狀;麥門冬則養陰潤肺,清心除煩,二藥相合,能有效清除體內熱邪,並補充陰液,使身體恢復陰陽平衡。
益氣固表,扶正固本: 人參在此方中發揮益氣固表之功,補益孕婦虛弱之體,增強抵抗力,並扶助正氣,使身體有能力抵抗外邪。
清熱解毒,利尿生津: 蘆根能清熱生津,解毒利尿,有助於清除體內熱毒,並通過利尿作用將熱邪排出體外,同時補充因熱邪損耗的津液。
疏表解肌,透邪外出: 葛根可昇陽解肌,透疹止瀉,在此處有助於疏解體表之熱邪,使熱邪得以發散,從而減輕體內熱盛之象。
清熱化痰,和胃止嘔: 竹茹善於清熱化痰,和胃止嘔,能有效緩解因熱邪引起的嘔吐、噁心等胃部不適。
解表散寒,通竅止痛: 蔥白雖屬辛溫之品,但在本方中主要發揮解表散寒,通竅止痛的作用,旨在驅散表層之微寒,並協調諸藥,使藥效更好地發揮。
整體而言,安胎涼膈飲透過清熱、滋陰、益氣、和胃等多重功效,針對妊娠期間因熱邪引起的嘔吐、不食、煩躁等症狀,標本兼治,達到安胎的目的。此方劑並非僅僅針對「熱」而來,更是在清熱的同時,注重扶正固本,使孕婦體質得以改善,從而達到安胎的目的。
方劑辨證應用:
高氏更指出,若熱勢更甚,出現「發赤黑斑,小便如血,胎漸落將危者」,應急用「梔子石膏湯」救之, 可見其對於熱邪之鑑別診斷與治療皆有詳述。而若出現「火熱痰壅,心煩口渴」則宜用「清心潤肺湯」,更體現了因證施治、辨證論治的中醫精髓。安胎涼膈飲,正是在這種因證施治的框架下,針對「妊娠病熱,嘔吐不食,胸中煩燥」之症所設計的有效方劑。
綜上所述,安胎涼膈飲是治療妊娠期間因熱邪引起的嘔吐、不食、煩躁等症狀的有效方劑,其治療原理在於清熱滋陰、益氣固表、和胃止嘔等多重功效的協同作用,以達到標本兼治的安胎目的。
傳統服藥法
知母、麥冬、人參、蘆根、葛根、黑梔、竹茹、蔥白。
水煎服。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安胎涼膈飲, 出處:《胎産秘書》卷上。 組成:知母、麥冬、人參、蘆根、葛根、黑梔、竹茹、蔥白。 主治:孕婦熱嘔。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