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冰池散中加入黑豆,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清熱解毒: 黑豆性寒,味甘,入脾、腎經,具有清熱解毒之效。冰池散主要用於治療熱毒熾盛、內蘊熱毒所致的瘡瘍腫毒,黑豆可以清熱解毒,消腫止痛,配合其他藥物共同發揮療效。
- 滋陰潤燥: 黑豆富含蛋白質、脂肪、維生素和礦物質,具有滋陰潤燥的作用。冰池散治療的瘡瘍腫毒往往伴隨皮膚乾燥、瘙癢等症狀,黑豆的滋陰潤燥功效可以緩解這些症狀,促進傷口癒合。
冰池散中使用芒硝,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 清熱瀉火: 芒硝性寒,味苦鹹,入肝、胃、大腸經,具有清熱瀉火、解毒消腫的作用。用於治療熱毒壅盛、熱結便祕、口渴煩躁、咽喉腫痛等症,與冰池散清熱瀉火之功效相符。
- 通腑泄熱: 芒硝能瀉下通便,使熱毒從大便排出,有利於緩解熱毒內蘊所致的各種症狀。同時,芒硝亦能引熱下行,使熱毒散佈,達到清熱解毒之效。
綜上所述,芒硝在冰池散方劑中,一方面可以清熱瀉火,另一方面可通腑泄熱,兩者共同作用,達到清熱解毒、瀉火通便的療效。
冰池散中加入青黛,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清熱解毒,涼血止血: 青黛性寒,味苦,入肝、肺經,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之效。對於熱毒蘊結、血熱妄行所致的咽喉腫痛、口舌生瘡、牙齦腫痛等症狀,青黛能有效清熱解毒,涼血止血,起到緩解疼痛、消腫止痛的作用。
- 散瘀止痛,消腫生肌: 青黛還具有活血化瘀、散瘀止痛的作用。對於外傷引起的瘀血腫痛、骨折疼痛等症狀,青黛能促進血液循環,消散瘀血,減輕疼痛,促進傷口癒合。
因此,冰池散中加入青黛,旨在通過其清熱解毒、涼血止血、散瘀止痛的功效,治療相關疾病。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冰池散」主治功效分析
根據《御藥院方》所載,冰池散主治「眼目赤」。此方由黑豆、芒硝、青黛組成,並佐以少量腦子(即冰片,此處省略分析)。
治療原理分析:
病機推斷: 「眼目赤」多為熱邪上擾所致。中醫認為,肝開竅於目,肝經火熱上炎,或外感風熱、熱毒侵襲,皆可導致眼部紅腫疼痛。
藥物分析:
- 黑豆: 本方取其「滋陰、補腎、養血」之功。眼部疾病,常與肝腎陰虛有關,黑豆能滋養肝腎之陰,以達到釜底抽薪之效,從根本上改善體質,有助於緩解因陰虛導致的虛火上炎。
- 芒硝: 具「瀉下通便、消炎止痛」之效。芒硝雖為瀉下之藥,但其在此處非以通便為主,而是取其清熱瀉火、散結消腫之功。熱邪蘊結,易致腫脹疼痛,芒硝能清泄火熱,使邪有出路,並緩解局部紅腫。
- 青黛: 具有「解毒殺菌、涼血化瘀」之效。眼部紅赤,往往伴隨熱毒之象,青黛能清熱解毒,涼血散瘀,消退因熱毒引起的紅腫。
組方原理: 本方以黑豆滋陰養血,為治療根本;以芒硝清熱瀉火、消腫止痛,為治療標;佐以青黛清熱解毒、涼血化瘀,增強療效。三藥合用,標本兼顧,共奏清熱解毒、消腫止痛、滋陰養血之功,故能有效治療眼目赤之症。外敷於太陽穴,更可取局部給藥之效,加速藥物吸收,直達病所。
總結: 冰池散以黑豆補虛,芒硝瀉實,青黛解毒,針對眼目赤的病機,標本兼治,使熱邪得清,陰血得養,故能有效緩解眼部紅腫疼痛。
傳統服藥法
黑豆(去皮,生,搗為末)1兩,馬牙消(研)1兩,腦子(研)1錢,青黛(研)1兩。
上為細末。
每用半錢,涼蜜水調如面糊,攤子圓絹帛上,貼兩太陽穴,涼水時時頻潤。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宜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 本方有瀉下作用,脾胃虛弱者慎用。
- 本方不宜長期服用。
相關疾病
結膜炎眼睛紅痛
相同名稱方劑
冰池散, 出處:《禦藥院方》卷十。 組成:黑豆(去皮,生,搗爲末)1兩,馬牙消(研)1兩,腦子(研)1錢,青黛(研)1兩。 主治:眼目赤。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