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壁宮丸中包含熊膽,主要因其具有清熱解毒、定驚止痙的功效。
熊膽性寒味苦,入心、肝、膽經,具有清熱解毒、定驚止痙、開竅醒神之效。壁宮丸主治小兒驚風、抽搐、發熱、煩躁、口渴、舌苔白厚等症狀,而熊膽的清熱解毒、定驚止痙功效正好可以針對這些症狀。
此外,壁宮丸中亦包含其他藥材,如龍膽草、黃芩等,與熊膽相輔相成,共同發揮藥效。
壁宮丸中包含麝香,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開竅醒神: 麝香性溫,味辛,入心、脾經,具有開竅醒神、活血通絡的功效。壁宮丸多用於治療中風昏迷、痰濁阻竅等症,而麝香的開竅醒神之效,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意識狀態,使其恢復神志。
- 活血化瘀: 麝香亦能活血化瘀,通經絡,對於中風後引起的肢體麻木、癱瘓等症狀,具有良好的治療作用。
因此,壁宮丸中加入麝香,可以起到醒神開竅、活血化瘀的雙重作用,提高治療效果。
壁宮丸中加入黃連,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清熱解毒:黃連味苦性寒,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壁宮丸常用於治療熱毒蘊結、咽喉腫痛等症,黃連能清熱瀉火,消炎解毒,配合其他藥物,達到清熱解毒的目的。
- 燥濕止癢:黃連還具有燥濕止癢的功效。壁宮丸中常加入一些滋潤的藥材,黃連可以起到平衡作用,防止藥物過於滋潤,導致濕氣停滯,引起瘙癢等不適。
主治功效
壁宮丸主治功效分析
古籍依據:
《太平聖惠方》記載:「治小兒一切疳。心腹虛脹。愛食泥土。四肢壯熱。壁宮丸方。」
方劑組成:
壁宮(一枚,去頭腳尾麵裹煨熟)、熊膽(一錢,研入)、麝香(半錢,細研)、黃連(一錢,去須)
主治功效分析:
壁宮丸主要針對小兒疳積所導致的各種症狀。疳積,中醫認為多因脾胃虛弱,運化失常,導致飲食停滯,積聚成疳。其主要症狀包括:
小兒一切疳: 「一切疳」指廣泛的疳積病症,包括因消化不良、營養不良引起的各種病狀,如面色萎黃、形體消瘦、毛髮稀疏等。
心腹虛脹: 疳積導致脾胃運化失常,氣機阻滯,故出現心腹脹滿之症。
愛食泥土: 這是疳積的典型表現之一,由於脾胃功能失調,導致機體缺乏某些物質,引起異食癖。
四肢壯熱: 「壯熱」在此指高熱,此為疳積日久化熱之象,也可因積滯阻滯氣機,鬱而化熱。
治療原理分析:
壁宮丸的治療原理是多方面綜合作用的結果:
- 清熱解毒、消炎止痛: 方中熊膽味苦性寒,具有清熱解毒、消炎止痛之功效,能有效清除體內積熱,緩解因熱毒引起的相關症狀。
- 活血化瘀、散寒通絡: 麝香辛溫,具有活血化瘀、散寒通絡的作用,可促進氣血運行,改善因氣滯血瘀引起的腹脹等症狀。
- 清熱燥濕、殺菌抗病毒: 黃連苦寒,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殺菌抗病毒的功效,針對因濕熱蘊積導致的腹脹、發熱等症狀,能有效清除體內濕熱。
整體分析:
壁宮丸以熊膽清熱解毒、麝香活血通絡、黃連清熱燥濕為組方核心,結合壁宮本身的藥理作用,共同作用,可達到清熱解毒、活血化瘀、燥濕健脾的目的,針對小兒疳積所引起的各種症狀具有較好的療效,能有效地緩解小兒疳積所引起的腹脹、異食、發熱等症狀,使機體恢復正常功能。此方注重清熱散瘀,同時兼顧健脾,體現了中醫整體辨證、綜合施治的原則。
傳統服藥法
壁宮1枚(去頭腳尾,面裹煨熟),熊膽1錢(研入),麝香半錢(細研),黃連1錢(去須)。
上為末,蟾酥為丸,如黍米大。
每眼5丸,研豬肝汁送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一定的毒性,不宜長期服用。
相同名稱方劑
壁宮丸, 出處:《聖惠》卷八十六。 組成:壁宮1枚(去頭腳尾,面裹煨熟),熊膽1錢(研入),麝香半錢(細研),黃連1錢(去須)。 主治:小兒一切疳。心腹虛脹,愛食泥土,四肢壯熱。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