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膽丸

四膽丸

SI DAN W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2

寒性指數

46

熱/寒比例

極寒 (0.04)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51%
心經 20%
脾經 11%
胃經 9%
膽經 9%
肝經
心經
脾經
胃經
膽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四膽丸的組成中包含熊膽,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傳統觀念: 中醫傳統理論認為熊膽具有清熱解毒、鎮驚止痛、開竅醒神等功效。古籍記載其可治療熱病神昏、驚厥、瘡瘍腫毒等症狀。
  2. 藥理研究: 近代研究發現,熊膽中含有熊去氧膽酸等成分,具有一定的抗炎、抗菌、鎮痛作用。因此,在某些特定病症的治療中,熊膽仍被視為一種有效的藥材。

然而,隨著動物保護意識的提高,以及替代藥材的發展,現今已普遍呼籲減少甚至禁用熊膽入藥。

四膽丸中加入石決明,主要源於其清肝明目的功效。石決明性寒,味甘鹹,歸肝經,具有平肝潛陽、清肝明目的作用。

四膽丸常用於治療肝火上炎、目赤腫痛、視力模糊等症。石決明能清肝火,降肝陽,使肝氣下降,達到平肝熄風的效果。同時,它還能清熱明目,改善眼部炎症,有助於恢復視力。因此,石決明在四膽丸中起到重要的輔助作用,幫助藥物更有效地治療相關病症。

四膽丸中加入麝香,主要考量其開竅醒神活血止痛的功效。

麝香性溫,入心、脾、肝經,具有開竅醒神、活血止痛、通經止痛、解毒消腫的功效。其獨特的香味可穿透血腦屏障,促進腦部血液循環,對神經系統有良好的調節作用,能有效治療神志昏迷、驚厥抽搐等症狀。

此外,麝香還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能有效治療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症狀。因此,四膽丸中加入麝香,可以有效改善因外傷或其他原因導致的頭昏腦脹、神志不清、肢體麻木等症狀。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四膽丸傳統功效主治分析:
此方主治「偃月內障」與「內障棗花翳」,屬古代眼科難症,其翳膜形態具特徵性:

  1. 偃月內障:翳如凝脂,厚薄不均,形似弦月(偃月),多因肝腎陰虛、風熱上擾,或痰濕鬱滯所致。
  2. 棗花翳內障:翳膜如棗花狀,針後未癒,提示病深絡瘀,需化瘀散結。
    此二者皆屬「內障」範疇,古代認為與肝膽鬱熱、痰瘀互結相關,治療需清肝明目、退翳散結。

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1. 四膽協同,清肝退翳

    • 象膽(現多以熊膽代)熊膽:苦寒清肝瀉火,解毒明目,為退翳要藥。
    • 鯉魚膽:清熱消腫,《本草綱目》載其「點眼治赤腫翳痛」。
    • 牛膽:清肝利膽,化痰通絡,助消翳膜。
      四膽皆屬動物膽汁,中醫取「以膽入膽」之理,直瀉肝膽火熱,兼化痰瘀。
  2. 石決明:鹹寒質重,平肝潛陽,為眼科退翳明目第一要藥,尤善治內障翳膜。

  3. 麝香:辛香走竄,能開竅透絡,散結化瘀,助諸藥穿透翳障,促進復明。

配伍特點

  • 清熱與散結並行:四膽清肝膽火毒,石決明鎮肝明目,麝香散瘀通絡,標本兼顧。
  • 動物藥與礦物藥結合:膽汁類迅捷瀉火,石決明長於平肝,面糊為丸緩和藥性。
  • 茶清送服:茶性涼清上,助藥力上行頭目。

推理功效延伸
此方可能適用於現代眼科下列證型:

  • 肝膽火熾型白內障初期(翳膜未堅)。
  • 虹膜炎、角膜炎後遺翳障,屬痰熱瘀阻者。
  • 眼內術後(古代「針後」)促進組織修復,防止翳再生。

方劑思路體現
古人以「膽」為引,暗合「肝開竅於目」理論,結合動物藥活性成分(如膽酸類)直接作用於眼部病變,佐以礦物藥穩定藥效,體現「瀉火—退翳—通絡」的層次治療。

傳統服藥法


象膽半兩,鯉魚膽7枚,熊膽1分,牛膽半兩,石決明(搗,研)1兩,麝香(研)1錢。
上為末。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10丸,空心茶清送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有毒,不宜過量服用。
  • 孕婦及哺乳期婦女慎用。
  • 有出血性疾病、高血壓、心臟病等患者慎用。

相關疾病


白內障內障

相同名稱方劑


四膽丸, 出處:《聖濟總錄》卷一一二。 組成:象膽半兩,鯉魚膽7枚,熊膽1分,牛膽半兩,石決明(搗,研)1兩,麝香(研)1錢。 主治:偃月內障,翳如凝脂,一邊厚,一邊薄,狀如偃月,針後;及內障棗花翳針後。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