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鳳膏

JIN FENG GAO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4

寒性指數

29

熱/寒比例

極寒 (0.14)

複方歸經比例

心經 21%
肝經 21%
脾經 21%
胃經 9%
大腸經 9%
膽經 9%
肺經 6%
心經
肝經
脾經
胃經
大腸經
膽經
肺經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金鳳膏中加入冰片,主要原因有二:

一、 清熱止痛:冰片性寒,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可有效緩解因外傷、燙傷、濕疹等引起的疼痛、紅腫、發熱等症狀。

二、 消炎止癢:冰片能抑制細菌和真菌的生長,並促進傷口癒合,對於因感染而引起的炎症、瘙癢等症狀,具有良好的緩解作用。

因此,冰片在金鳳膏中起到清熱止痛、消炎止癢的功效,有助於快速緩解外傷、燙傷、濕疹等症狀。

金鳳膏中加入麝香,主要源於其獨特的藥性與功效:

  1. 活血通絡:麝香氣味辛香,性溫,具有通經活絡、行氣止痛的功效,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組織的血液供應,有助於緩解疼痛。
  2. 消腫止痛:麝香能促進炎症消退,加速傷口癒合,對於跌打損傷、骨折、肌肉拉傷等症狀具有一定的消腫止痛作用。

金鳳膏多用於跌打損傷、骨折等症狀,而麝香的藥性正好可以與其他藥材協同作用,發揮更好的療效。

金鳳膏中含有黃連,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解毒: 黃連味苦寒,具有清熱解毒之效。金鳳膏多用於治療濕熱引起的瘡瘍、濕疹等症,而黃連能有效清除體內濕熱,消腫止痛,促進傷口癒合。
  2. 燥濕止癢: 黃連性燥,可燥濕止癢,對於因濕熱引起的皮膚瘙癢、紅腫等症狀,黃連能起到抑菌止癢的作用。

總之,黃連在金鳳膏中起到清熱解毒、燥濕止癢的功效,有助於治療濕熱引起的皮膚病。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金鳳膏」主治功效及治療原理分析

關於「金鳳膏」的描述主要出自明代龔廷賢所著的《壽世保元》。

主治功效

古文記載,「金鳳膏」主要用於治療 血崩,且療效「如神」。

治療原理

「金鳳膏」的藥方組成較為特殊,以 白毛烏肉雄雞 為主,並以 金櫻子根 為輔。

  • 白毛烏肉雄雞: 烏雞在中醫理論中具有滋陰補腎、益氣養血的功效,特別是對於女性氣血虧虛引起的疾病有良好的療效。選擇白毛烏肉雄雞,可能更強調其滋補的特性。
  • 金櫻子根: 金櫻子本身具有固精縮尿、澀腸止瀉的功效。其根部可能也具有類似的作用,並可能有收斂止血的效果。

「金鳳膏」的治療原理,可以推測為:以烏雞大補氣血,以金櫻子根收斂止血,兩者合用,達到補虛止崩的效果。烏雞的烹調方式為酒煮,酒可以引藥入經,增強藥效,並具有活血的作用,有助於藥效的發揮。

其他方劑

古文中也提到了另一個治療血崩的方劑,其組成包括:

  • 黃耆(蜜炒)
  • 人參
  • 甘草(炙)
  • 陳皮(炙)
  • 白朮(去蘆)
  • 當歸
  • 柴胡
  • 升麻
  • 神麯(炒)
  • 生黃芩

此方以補氣升提、健脾益血為主,其中黃耆、人參、白朮、甘草為補氣健脾的經典組合,當歸補血活血,柴胡、升麻升舉陽氣,神麯消食和胃,黃芩清熱。加減方面,腹痛加白芍、肉桂,口渴加葛根。

總結

「金鳳膏」是一個以動物藥為主的特殊方劑,通過烏雞的滋補和金櫻子根的收斂,達到治療血崩的目的。其獨特的組方和顯著的療效,體現了古代醫家在治療婦科疾病方面的豐富經驗和獨到見解。而另一個方劑則是以補氣升提、健脾益血為主。

傳統服藥法


白毛烏肉雄雞1只(吊死,水泡去毛,去腸雜不用)、金櫻子根。
將金櫻子根洗淨,切片,裝入雞肚內,酒煮令熟,去藥。將雞酒任意食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孕婦慎用。

相關疾病


痔瘡脫肛

相同名稱方劑


金鳳膏, 出處:《夀世保元》卷七。 組成:白毛烏肉雄雞1隻(吊死,水泡去毛,去腸雜不用)、金櫻子根。 主治:血崩。

金鳳膏, 出處:《普濟方》卷四十。 組成:鮮魚膽1個,龍腦1錢,麝香5分,飛礬5分,黃連末少加些(炒)。 主治:痔瘡破者,脫肛。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