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避穢香中包含蒼朮,主要原因如下:
- 辟邪化濁: 蒼朮味辛性溫,具有燥濕化濕、祛風散寒、解毒闢穢之效。古人認為蒼朮氣味濃烈,能驅散穢氣,闢除邪祟,故常用於避穢香中以淨化環境,預防疾病。
- 增強藥效: 蒼朮與其他藥材配合,可增強其功效。例如,與艾葉、菖蒲等藥材搭配,可更有效地驅散濕氣、淨化空氣,達到防病保健的目的。
避穢香方劑中使用大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清熱解毒: 大黃味苦寒,性急,入肝、胃、大腸經,具有清熱瀉火、涼血解毒之功。避穢香旨在驅除穢氣、預防疾病,而大黃的清熱解毒功效可有效抑制病邪入侵,防止疾病發生。
- 瀉下通便: 大黃能促進腸蠕動,加速糞便排出,有助於清除腸道積滯,減少毒素累積,進一步降低感染風險。避穢香方劑中,大黃的瀉下通便作用可清除體內毒素,預防疾病。
避穢香方劑中包含茵陳蒿,主要源於其 清熱解毒 和 闢穢止疫 的功效。
茵陳蒿味苦性寒,入肝膽經,具有清熱利濕、利膽退黃、解毒止癢之效。其對於濕熱疫毒引起的瘟疫、發熱、腹痛、黃疸等症狀有顯著療效。
古代醫家認為,茵陳蒿能 闢除穢氣,預防疫病,故將其納入避穢香方劑中,以期達到 驅除瘟疫、淨化環境 的目的。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避穢香」由蒼朮、大黃和茵陳蒿三種中藥組成,具有清熱解毒、利濕退黃、止癢的功效。常用於治療邪毒侵襲、痘瘡發作、瘙癢難耐等症狀。
蒼朮性溫,味辛、苦,歸脾、胃經。具有燥濕健脾、芳香化濕、散風寒、健脾胃、補腎、溫裡溫中、清肝明目、利水滲濕等功效。在傳統中醫中,蒼朮常與厚朴、陳皮等配伍,用於治療脾運不健所致的脘腹痞脹、食慾不振、泄瀉痢疾等症。此外,蒼朮還可外用,驅除穢惡之氣,治療皮膚瘡瘍。
大黃性寒,味苦、微辛,歸大腸、胃經。具有清熱利尿、瀉下、止血、活血化瘀、清熱解毒、降氣、清熱涼血、清熱瀉火等功效。大黃清熱利尿,可治療實熱便祕、積滯腹痛、瀉痢不爽、濕熱黃疸。大黃瀉下,可治療熱結便祕、實熱結而兼氣血虛虧、脾陽不足、冷積便祕、濕熱痢疾初起、食積腹痛等症。大黃止血,可治療血熱妄行所致之吐血、衄血等症。大黃活血化瘀,可治療產後瘀阻腹痛、惡露不盡、瘀血腫痛等症。大黃清熱解毒,可治療實熱便祕、積滯腹痛、瀉痢不爽、濕熱黃疸、血熱吐衄、目赤、咽腫、腸癰腹痛、癰腫疔瘡、瘀血經閉、跌打損傷、水火燙傷等。大黃降氣,可治療腹痛、脹氣、嘔吐等消化系統問題。大黃清熱涼血,可治療血熱妄行之吐血、咳血、衄血等症。大黃清熱瀉火,能使感染所致發熱患者和致熱動物體溫明顯降低。
茵陳蒿性微寒,味苦、辛,歸肝、膽經。具有清熱利濕、退黃、利水滲濕、清熱瀉火、平肝息風、清熱利尿和止癢等傳統功效。它可治療濕溫、濕疹、濕瘡等疾患;退熱、退黃、縮肝等症狀;治療下焦濕熱瘙癢、足脛跗腫和濕瘡流水;具有止癢的作用。茵陳蒿性味苦辛,微寒,入肝膽經,可促進體內水分代謝,治療水濕、水腫等相關症狀。常被用作平肝息風的輔助藥物,用於治療肝氣不舒、風邪內擾所導致的頭痛、頭暈、失眠等症。
中藥方劑「避穢香」將蒼朮、大黃和茵陳蒿三種中藥材搭配使用,可以有效治療邪毒侵襲、痘瘡發作、瘙癢難耐等症狀。蒼朮具有芳香化濕、健脾胃的功效,可以增強人體的抵抗力,預防邪毒侵襲。大黃具有清熱解毒、瀉下的功效,可以清除體內的毒素,緩解痘瘡發作引起的瘙癢難耐。茵陳蒿具有清熱利濕、退黃的功效,可以幫助身體排出多餘的水分,減輕痘瘡造成的黃疸症狀。三種中藥材搭配使用,可以起到協同增效的作用,有效緩解痘瘡症狀,促進患者康復。
傳統服藥法
蒼朮、大黃、茵陳。
避邪穢。
上銼細,棗肉為餅。
置爐中燒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瀉下通便的功效,因此脾胃虛弱、大便溏泄者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避穢香, 出處:《金鑑》卷五十八。 組成:蒼朮、大黃、茵陳。 主治:避邪穢。主治:穢氣觸犯,痘瘡暴癢。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