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胞飲

BU BAO YIN | 更多圖表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4

寒性指數

20

熱/寒比例

(0.20)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33%
心經 16%
脾經 16%
胃經 16%
肝經 16%
肺經
心經
脾經
胃經
肝經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補胞飲中加入白芨,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收斂止血:白芨性寒,味苦甘,入肺、胃經。其具有收斂止血之效,可針對胞宮出血、月經不調等症狀進行治療。補胞飲常用於治療婦科疾病,如月經不調、崩漏、帶下等,而白芨的收斂止血功效可以有效控制出血症狀,緩解患者的痛苦。
  2. 補虛生津:白芨亦具滋陰潤肺、生津止渴之效,可以緩解因氣血虧虛導致的口乾舌燥、津液不足等症狀。補胞飲中加入白芨,可以補充氣血,改善患者體質,增強其抵抗力,促進其康復。

補胞飲方劑中加入人參,主要有兩大原因:

  1. 補氣益血,固本培元:人參性溫,味甘,歸脾、肺、心經,具有大補元氣、生津止渴、安神益智的功效。補胞飲旨在滋補腎氣,固攝精血,而人參能補益氣血,提升機體抵抗力,為腎氣之源,有助於補腎之功。
  2. 扶正祛邪,增強療效:補胞飲治療腎虛所致的各種症狀,如腰膝酸軟、神疲乏力、頭暈耳鳴等。人參能增強機體免疫力,扶正祛邪,促進腎氣恢復,增強補胞飲的整體療效。

主治功效


補胞飲主治功效分析

綜觀古籍,補胞飲主要用於治療產後因胞破損傷,導致小便淋瀝不止的病症。 此方劑的治療原理著重於修復受損的膀胱,並輔以補氣養血,以達到止漏固攝的效果。

《世醫得效方》 中記載,補胞飲的應用情境為「治婦人產後傷動胞破,終日不能小便,但漏濕不幹」,點明了此方主要針對產後胞破導致小便失禁的症狀。方中以黃絲絹、白牡丹根皮末、白芨末煎服,其用意在於利用黃絲絹的收澀之性,配合白牡丹根皮的活血化瘀功效(在此為消腫止痛,而非破血),以及白芨的止血生肌作用,以修復受損的膀胱。

《醫述》 詳細闡述了產後小便異常的病因病機,認為其與產後氣血大虛,動傷臟腑有關。若肺氣虛不能約制則遺尿,若腎氣竭則熱移膀胱導致淋瀝。在此基礎上,程杏軒提出治療應以「補養氣血為主,酌加升提固竅」,強調了補虛固本的重要性。而張路玉的記載則明確指出,補胞飲適用於「產後損傷,脬破,終日小便淋漓」,並補充了人參的應用,進一步加強了補氣固脫的功效。他亦提到可以利用參、耆、朮、草熬膏配合豬羊胞煎湯,以加強修復的效果。

《張氏醫通》 中,則再次強調了補胞飲的適用情形,並點明了黃絲絹需用天然未染者。並將此方與另一組方劑做對比,該方劑中包含芎、歸、桃仁、陳皮等活血理氣之品,配合豬羊脬煎湯,主要用於修復膀胱。在治療理念上,則提出「使氣血驟長。匝月其脬自完」的觀點,認為氣血的充盈對於修復膀胱至關重要。此外,張璐亦提及若治療稍緩,則難以成功,說明了及時治療的重要性。

綜合分析,補胞飲的治療原理可歸納為以下幾點:

  1. 修復胞體: 利用黃絲絹的收澀之性、白芨的止血生肌功效以及牡丹皮的活血消腫作用,以修復受損的膀胱。
  2. 補氣固脫: 加入人參,以補益元氣,增強臟腑功能,達到固攝止遺的效果。
  3. 補養氣血: 針對產後氣血大虛的病機,以達到扶正固本,促進機體自癒能力。
  4. 整體調和: 透過多味藥材的配伍,達到整體調和,協同增效的作用。

由此可見,補胞飲並非單純的止漏之劑,而是從修復胞體、補氣固脫、補養氣血等多方面入手,以達到治療產後胞破淋瀝的目的。

傳統服藥法


天然黃絲2兩,白芨3錢,人參3錢。
水煎至絲爛如餳服。
服勿作聲,作聲則泄氣無效。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膀胱炎腎及輸尿管結石前列腺增生腎盂腎炎尿道膿傷小便疼痛

相同名稱方劑


補胞飲, 出處:《産孕集·補遺》。 組成:天然黃絲2兩,白及3錢,人參3錢。 主治:産婦尿胞損破,致作淋瀝。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