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白及丸的組成中包含白芨,主要因為白芨具有以下兩項重要功效:
- 止血生肌: 白芨性寒,味甘苦,入肺、胃經,具有涼血止血、生肌斂瘡的功效。白及丸常用於治療外傷出血、潰瘍、燒傷燙傷等,白芨的止血生肌作用,能有效幫助傷口癒合,防止感染。
- 潤肺止咳: 白芨還有潤肺止咳的作用,可以緩解咳嗽、咽喉腫痛等症狀。白及丸中添加白芨,可以增強方劑的止咳化痰功效,提高療效。
總之,白芨在白及丸中的加入,是基於其止血生肌和潤肺止咳的功效,可以幫助治療多種病症,提高治療效果。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白及丸》傳統功效主治與組成分析
一、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此方主治「鼻淵」,即類似現代所指的慢性鼻竇炎、流膿涕或鼻黏膜潰瘍等症。古籍中鼻淵多因肺熱或氣虛不斂,導致濁涕不止、鼻塞頭痛。《白及丸》以白及末單味成方,取其收斂止血、生肌斂瘡之性,針對鼻淵膿涕日久、黏膜損傷之病機,通過內服「斂肺止濁」以改善症狀。
二、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白及(白芨)核心藥性
- 性味:苦甘澀、微寒,入肺經。
- 傳統作用:
- 收斂止血:能斂肺氣,止鼻衄及黏膜滲血。
- 生肌斂瘡:促進黏膜修復,對潰瘍、膿瘍有斂合之效。
- 抑菌消腫:現代研究驗證其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等具抑制作用,與「清肺熱」部分重合。
輔助用藥配伍
- 酒糊為丸:以酒行藥勢,助藥性上行頭面鼻竅,兼溫通血脈,改善鼻腔氣血瘀滯。
- 黃酒送服:加強活血散瘀效果,同時緩和白及寒性,避免過斂留邪。
整體方義推論
- 肺開竅於鼻,鼻淵久病多虛實夾雜。白及透過「斂肺氣→固鼻竅→斂濁涕」的途徑,標本兼顧:
- 治標:直接收澀過多分泌物,減少膿涕。
- 治本:修復受損黏膜,改善鼻腔內環境。
- 結合酒之辛散,防止單用收澀而氣滯,體現「斂中有行」的配伍智慧。
- 肺開竅於鼻,鼻淵久病多虛實夾雜。白及透過「斂肺氣→固鼻竅→斂濁涕」的途徑,標本兼顧:
三、可能的延伸應用
此方邏輯可推及其他黏膜慢性炎症,如咳血(肺結核支氣管擴張)、胃潰瘍等,凡屬「氣陰耗傷、瘡瘍不斂」者,或可藉白及「止血生肌」之共性調整運用。然須依具體證候加減,如熱盛配伍清熱藥,氣虛配伍補益藥等。
傳統服藥法
白芨末。
酒糊為丸。
每服3錢,黃酒送下。半月愈。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鼻竇炎鼻咽腫瘤
相同名稱方劑
白及丸, 出處:《外科大成》卷三。 組成:白及末。 主治:鼻淵。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