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及肺

白及肺

BAI JI FEI | 更多圖表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0

寒性指數

25

熱/寒比例

極寒 (0.04)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47%
胃經 26%
肝經 26%
肺經
胃經
肝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中藥方劑「白及肺」中含有豬肺,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補肺益氣:豬肺性味甘平,歸肺經,具有補肺益氣、潤肺止咳的功效。其富含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等營養物質,能為肺部提供所需營養,增強其功能,達到治療肺虛咳嗽、氣短乏力等症狀的作用。
  2. 引藥入肺:中藥方劑中常以動物器官入藥,稱為「以形補形」,取其與人體相應部位的功效。豬肺作為肺臟的替代品,可以引導藥物更有效地作用於肺部,加強治療效果。

因此,白及肺中加入豬肺,旨在通過補肺益氣、引藥入肺的方式,達到治療肺部疾病的目的。

中藥方劑「白及肺」中,包含「白芨」的原因主要有兩點:

  1. 潤肺止咳: 白芨性寒,味甘,入肺經,具有潤肺止咳、生津止渴的功效。其黏液質能潤燥生津,並能收斂止咳,對於肺燥咳嗽、咯血等症狀有顯著療效,與方劑中其他藥材配合,可達到潤肺止咳的功效。
  2. 止血生肌: 白芨還有止血生肌的功效,其黏液質能收斂止血,並能促進傷口癒合。對於肺部疾病引起的咯血、咳痰等症狀,白芨能起到止血和修復肺部的作用,提高療效。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白及肺」主治「肺痿肺爛」,此類病症屬中醫肺系虛損重證。「肺痿」多因久病耗傷肺陰、肺氣,致肺葉枯萎失潤,常見虛熱咳喘、痰黏帶血;「肺爛」則形容肺絡腐蝕潰爛,如癆瘵(肺結核)後期之咯血膿痰。此方針對肺體質虛而兼有損傷者,以食療緩補肺臟。

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1. 白芨

    • 性味苦甘澀、微寒,歸肺經,古籍載其「斂肺止血,生肌消腫」。
    • 其富含膠質,能物理性覆蓋損傷處,促進黏膜修復,對肺痿之燥熱傷絡或肺爛之潰瘍出血有直接收斂作用。
  2. 豬肺

    • 中醫「以形補形」思維,取豬肺補虛潤肺之效,且其質地柔潤,可滋養肺陰。
    • 現代觀點視為動物性蛋白質來源,提供修復組織所需營養。
  3. 酒與鹽佐制

    • 酒行藥勢,助白芨藥性滲透,兼溫通血脈;鹽微量調味,防滋膩礙胃,兼引藥入腎(肺腎相生)。

推理功效機理:
全方以白芨收斂止血、生肌修復為主,搭配豬肺滋養肺體,形成「標本兼顧」結構。白芨直接作用於受損肺絡,減少出血與潰瘍;豬肺緩補肺虛,支撐長期損耗。此配伍體現中醫「藥食同源」思維,通過緩和調養,逐步恢復肺之生理功能。

傳統服藥法


白葉豬肺1具, 白芨片1兩。
豬肺挑去血筋血膜,洗淨,同白及入瓦罐,加酒淡煮熟,食肺飲湯;或稍用鹽亦可,或將肺蘸白及末食更好。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肺癌四肢痿軟無力

相同名稱方劑


白及肺, 出處:《喉科心法》卷下。 組成:白葉豬肺1具,白及片1兩。 主治:肺痿肺爛。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