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仙方萬安散」中包含「黑牽牛」的原因主要有兩點:
- 瀉下通便: 黑牽牛性寒,味苦,有瀉下通便之效。在「仙方萬安散」中,黑牽牛可幫助清除腸胃積熱,促進排便,以達到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效果。
- 驅蟲殺蟲: 黑牽牛對寄生蟲具有驅除作用,可有效殺滅腸道寄生蟲,改善消化不良、腹痛等症狀。在「仙方萬安散」中,黑牽牛的加入可配合其他藥材,共同發揮驅蟲殺蟲的功效。
總而言之,黑牽牛在「仙方萬安散」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其瀉下通便和驅蟲殺蟲的功效,有助於整體方劑的療效。
仙方萬安散中加入雷丸,主要是利用其驅蟲和消積的功效。雷丸性寒,味苦,入脾、胃經,具有殺滅腸道寄生蟲,消食化積的作用。
對於腸胃積滯、蟲積腹痛等症狀,雷丸能有效驅除寄生蟲,改善腸胃功能,並配合其他藥材的功效,達到消食化積、止瀉止痛的效果。因此,雷丸在仙方萬安散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有助於整體藥效的發揮。
仙方萬安散中包含大黃,主要基於其以下兩個原因:
- 清熱瀉火: 大黃性寒,味苦,入肝、大腸經,具有清熱瀉火、通便止痛的功效。仙方萬安散中常用於治療熱毒壅盛、實熱便祕等症,大黃可以有效清解熱毒,緩解便祕症狀,達到清熱瀉火的目的。
- 活血化瘀: 大黃亦具活血化瘀的功效,可用於治療瘀血阻滯、腹痛、腫痛等症。仙方萬安散中可能因其他成分存在瘀血阻滯的情況,而大黃可幫助活血化瘀,改善血液循環,促進疾病康復。
仙方萬安散中包含管仲,主要基於其驅蟲止癢之效。管仲性溫燥,味辛苦,入肺、脾經,具有殺蟲止癢、祛風止痛之功。
仙方萬安散主治濕熱蘊結、蟲毒作祟所致的皮膚瘙癢、瘡瘍腫毒等症。而管仲能有效驅除體內外寄生蟲,並止癢消腫,故而成為方劑中重要組成成分。
此外,管仲與其他藥物配伍,可增強其療效,例如與苦參、蛇牀子等藥物合用,可加強殺蟲止癢之功;與地膚子、白鮮皮等藥物合用,可清熱解毒、消腫止痛。
仙方萬安散中加入檳榔,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驅蟲止癢: 檳榔性溫,味辛,具有驅蟲、殺蟲、止癢的功效。對於因蟲積、濕熱導致的皮膚瘙癢、瘡瘍、疥癬等疾病,檳榔能起到很好的治療作用。
- 消積化滯: 檳榔能促進腸胃蠕動,幫助消化積滯,對於食積不化、脘腹脹滿等症狀有明顯改善效果。在仙方萬安散中,檳榔配合其他藥物,共同起到消積化滯、健脾開胃的作用。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仙方萬安散之傳統功效與主治分析
此方為峻下逐積之劑,主治範圍極廣,涵蓋氣、血、水、痰、食諸般積滯,屬「通泄攻邪」之代表方。
積滯與實邪:
- 「沉深積塊」「氣蠱、水蠱、食蠱」指氣滯、水濕、食積結聚之證;「小腸膀胱奔豚」為下焦氣逆;「疝氣偏墜」「木腎」屬寒濕瘀阻肝經。
- 方中牽牛子(黑丑)瀉水通便、雷丸殺蟲消積、大黃瀉熱攻下,合檳榔行氣破滯,針對有形實邪。
痰飲與氣逆:
- 「痰飲咳嗽」「肺脹」「吐食」「喘」為痰壅氣逆之象,牽牛子兼具逐痰之功,大黃導熱下行,檳榔降氣,共奏「上病下取」之效。
血證與濕熱:
- 「腸風瀉血」「淋血」多因濕熱下注,「赤白帶下」亦屬濕熱瘀阻。大黃涼血化瘀、管仲(貫眾)清熱解毒,佐牽牛子利濕濁,使邪從二便出。
婦科經帶:
- 「血崩」「經脈不調」若屬實熱瘀結者,可藉此方通因通用,然需辨證精準。
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君藥:黑牽牛(生熟各半)
- 生用峻下,炒用緩攻,兼顧速效與持續力,主瀉水濕、消積滯,通利三焦。
臣藥:雷丸、大黃
- 雷丸殺蟲消積,針對「蠱毒」類寄生蟲病;大黃生用瀉熱通腑,與牽牛子協力蕩滌腸胃。
佐使:管仲、檳榔
- 管仲(貫眾)清熱解毒,防積滯化熱生毒;檳榔行氣利水,助諸藥導滯下行。
- 生薑嚼服既可護胃,其辛散之性亦能助藥力布散,緩和峻藥之烈性。
推論原理:
全方以「通泄」為核心,通過瀉下、行氣、利水、殺蟲,使有形邪氣(積、蟲、痰、水)從二便排出。其治證雖繁,但病機不離「實邪壅滯」,故異病同治。
注意:此方藥性峻烈,適用於體實證急者,若虛中夾實或老弱,須依證加減,慎防過泄傷正。
傳統服藥法
黑牽牛3兩(生熟各半,熟黃色,不用焦黃),雷丸3個(生用),大黃2兩(生用),管仲3兩,檳榔3兩(生用)。
上為細末。
每服4錢,重者5錢,用沸湯浸至明晨服。服畢,細嚼生薑3片過藥,一時刻取下。四時著病,皆可服之,10歲者,分作2服。老幼衰弱,臨時加減。
忌魚腥三五日。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有瀉下作用,孕婦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仙方萬安散, 出處:《普濟方》卷一九四。 組成:黑牽牛3兩(生熟各半,熟黃色,不用焦黃),雷丸3個(生用),大黃2兩(生用),管仲3兩,檳榔3兩(生用)。 主治:男子婦人,不以老幼,一切沉深積塊,氣蠱,水蠱,食蠱,小腸膀胱奔豚,疝氣偏墜,木腎,腳氣;十膈五噎,翻胃吐食,脾痛氣喘,痰飲咳嗽,肺脹;吐血,咯血,淋血者;諸般瘡癬,腸風瀉血;婦人赤白帶下,經脈不調,或後或前,血崩,積聚。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