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仙方內消丸中加入青皮,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 理氣消積:青皮味辛、苦,性溫,歸脾、胃經,具有理氣消積、行滯化痰的作用。方劑中加入青皮,可有效緩解因氣滯痰阻所致的腹痛、腹脹、便祕等症狀,促進脾胃消化功能恢復。
- 疏肝解鬱:青皮兼具疏肝解鬱之效,對於因肝氣鬱結所致的胸脅脹痛、食慾不振、情緒抑鬱等症狀也有幫助。仙方內消丸針對的是脾胃氣滯、肝氣鬱結所導致的消化不良問題,青皮的加入,可起到協同作用,提高療效。
仙方內消丸中包含陳皮,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一、 理氣健脾: 陳皮味辛、苦,性溫,歸脾、肺經。具有理氣健脾、燥濕化痰之功效。可助消化,緩解脾胃氣滯所致的腹脹、消化不良等症狀,提升藥效。
二、 和中降逆: 陳皮氣味芳香,可醒脾開胃,促進食慾。同時,其降逆止嘔的功效,可緩解因脾胃虛弱引起的噁心嘔吐等症狀,提升藥物療效及患者舒適度。
仙方內消丸中加入蒼朮,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 燥濕化痰:蒼朮味辛、苦,性溫,入脾、胃經,具有燥濕化痰、健脾利濕之效。仙方內消丸主治痰濕內阻、胸悶氣喘等症,蒼朮的加入有助於祛除痰濕,改善胸悶氣喘等症狀。
- 行氣止痛:蒼朮亦具有行氣止痛的功效,可以促進氣血運行,緩解胸腹疼痛。仙方內消丸中常加入一些具有止痛作用的藥材,蒼朮的加入可以增強藥效,達到更好的止痛效果。
仙方內消丸中包含肉桂,主要原因如下:
- 溫陽散寒,助陽補腎: 肉桂性熱,味辛甘,入心、腎、肝經,具有溫陽散寒、助陽補腎之效。對於寒凝血瘀、腎陽不足所致的痛經、月經不調等症狀,肉桂能溫經散寒,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宮寒,起到緩解疼痛的作用。
- 活血化瘀,通經止痛: 肉桂能活血化瘀,通經止痛,對於瘀血阻滯經脈所致的痛經、經期腹痛等症狀,肉桂能促進血液流通,疏通經絡,緩解疼痛。
總而言之,仙方內消丸中加入肉桂,主要是利用其溫陽散寒、助陽補腎和活血化瘀、通經止痛的功效,以達到治療女性月經不調、痛經等疾病的目的。
仙方內消丸中包含三稜,主要基於其破血行氣、消癥止痛的功效。三稜性溫,入肝、脾經,能活血化瘀,消散積塊,對於婦科疾病,特別是血瘀導致的癥瘕、痛經、經閉等症狀,具有良好的治療效果。此外,三稜還能消食化積,對於食積脹滿、脘腹疼痛等症,也有輔助治療作用。因此,仙方內消丸中加入三稜,可有效提升其活血化瘀、消癥止痛的療效。
仙方內消丸中加入蓬莪朮,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消積化滯: 蓬莪朮性溫,味辛,歸脾、胃經,具有消食化積、行氣止痛之效。對於食積停滯、脘腹脹痛等症,蓬莪朮能有效促進消化,緩解不適。
- 活血化瘀: 蓬莪朮還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仙方內消丸主治血瘀氣滯所致的月經不調、痛經等症,蓬莪朮的加入有助於改善血液循環,促進瘀血消散,達到治療目的。
因此,蓬莪朮在仙方內消丸中的加入,可以有效提升方劑的消積化滯和活血化瘀效果,使其在治療相關疾病方面更具療效。
仙方內消丸中包含乾漆,主要是由於其具有消腫止痛、散瘀止血的功效。乾漆為漆樹科植物漆樹的乾燥樹液,性寒,味苦,具有清熱解毒、散結消腫、止痛止血的藥理作用。
在仙方內消丸中,乾漆主要用於治療腫瘤,如乳腺癌、肝癌、胃癌等,其能夠抑制腫瘤細胞的增殖,並促進腫瘤的消退。此外,乾漆還能夠緩解腫瘤引起的疼痛,並減少手術後的出血。
仙方內消丸中含有芫花,主要原因在於其 燥濕祛寒,殺蟲止癢 的功效。芫花性溫,味辛,入肺、脾、腎經,具有較強的毒性,但用於治療濕邪寒凝、蟲積內阻引起的疾病時,能發揮明顯療效。
例如,對於寒濕凝滯所致的風濕痹痛、濕疹瘙癢,芫花可配合其他藥物,溫經散寒、燥濕止癢,達到治病目的。然而,由於其毒性,仙方內消丸需在醫師指導下服用,不可自行使用。
仙方內消丸中加入附子,主要基於其溫陽散寒、回陽救逆之效。附子性熱,味辛甘,入心、腎、脾經,具有強烈的回陽救逆作用,可溫暖陽氣、驅散寒邪,對於寒性體質、陽氣不足者,可起到溫補陽氣、改善體質的作用。
此外,附子還能溫通經絡、散寒止痛,對於因寒邪阻滯經絡而引起的腰膝冷痛、四肢麻木等症狀也有很好的療效。
仙方內消丸中包含補骨脂,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 溫腎助陽、散寒止痛: 補骨脂性溫,入腎經,能溫腎壯陽,散寒止痛。對於腎陽虛所致的腰膝冷痛、陽痿早洩、宮寒不孕等症狀有良好的改善作用。
- 祛風濕、止痛: 補骨脂亦能祛風濕,對於風寒濕痹所致的關節疼痛、筋骨麻木等症狀也有一定的療效。
總而言之,補骨脂在仙方內消丸中的加入,旨在溫腎助陽、散寒止痛,並兼具祛風濕之效,從而達到治療相關疾病的目的。
仙方內消丸中加入皁莢,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 消積化滯: 皁莢味苦性寒,具有消積化滯、通便潤腸的功效。其含有皁苷成分,可促進腸胃蠕動,幫助消化食物,緩解腹脹、便祕等症狀。
- 清熱解毒: 皁莢還具備清熱解毒的作用,可用於治療熱毒壅滯所致的瘡瘍腫毒、咽喉腫痛等病症。
因此,仙方內消丸中加入皁莢,旨在通過其消積化滯、清熱解毒的作用,治療積滯、熱毒等病症,達到內消的目的。
仙方內消丸中包含黑牽牛,主要原因是其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散結的功效。黑牽牛為旋花科植物牽牛的種子,性寒味苦,入肝、腎經。其有效成分可抑制細菌生長、降低炎症反應、促進組織修復,對於治療由熱毒引起的瘡瘍腫毒、癰疽、瘰癧等疾病有顯著療效。因此,黑牽牛被列為仙方內消丸的組成成分,以發揮其清熱解毒、消腫散結的功效,達到治療目的。
主治功效
仙方內消丸主治功效分析
仙方內消丸,出自《奇效良方》,其組成藥味繁多,針對「酒食過傷脾胃」之病機,具有綜合調理之效。
組成功效分析:
此方以理氣健脾、活血化瘀、溫陽散寒、攻逐水邪為主要治療方向。
- 理氣健脾: 青皮、陳皮皆具理氣之功,能疏暢氣機,消脹止痛。陳皮更兼健脾之效,有助於恢復脾胃運化功能。
- 燥濕止瀉: 蒼朮能燥濕健脾,針對酒食內傷引起的脾虛濕盛、泄瀉等症狀。
- 活血化瘀: 三棱、莪朮均為活血化瘀之藥,能破除體內瘀血,散結止痛。
- 溫陽散寒: 肉桂、附子皆具溫陽之效,能溫補腎陽,散寒止痛,適用於脾胃虛寒、陽氣不足之證。
- 攻逐水邪: 黑牽牛能利水消腫,針對脾虛水濕停滯之證。
- 其他輔助藥:
- 乾漆:具有殺蟲解毒之效,可能用於治療酒食積滯引起的腸道問題。
- 芫花:驅寒通便,有助於排出體內積滯。
- 補骨脂:固精壯腰,可能起到輔助溫陽的作用。
- 皁莢:祛痰散結,可輔助清除體內痰濕。
治療原理:
酒食過傷脾胃,易致脾胃運化失司,氣機阻滯,濕濁內生,甚則瘀血停滯。仙方內消丸針對此病機,綜合運用多種藥物,達到以下治療目的:
- 疏肝理氣、健脾和胃: 青皮、陳皮等藥,能疏肝解鬱,暢達氣機,使脾胃運化恢復正常。
- 燥濕健脾、消積導滯: 蒼朮能燥濕健脾,幫助脾胃運化水濕。黑牽牛則能利水消腫,排泄體內水濕。
- 活血化瘀、散結止痛: 三棱、莪朮能活血化瘀,破除體內瘀滯,緩解因氣滯血瘀引起的疼痛。
- 溫補腎陽、散寒止痛: 肉桂、附子能溫補腎陽,驅散寒邪,用於治療脾胃虛寒所致的諸證。
總而言之,仙方內消丸通過多種藥物的協同作用,能全面調理脾胃功能,理氣、化濕、活血、散寒,達到消積導滯,緩解酒食過傷脾胃引起的各種不適症狀。 本方組方考量周全,針對病機對症下藥,具有較強的治療作用。
傳統服藥法
青皮3兩(去白),陳皮3兩(去白),蒼朮3兩(米泔浸),桂3兩(去皮),三稜3兩(煨),蓬朮3兩(煨),乾漆3兩(炒出煙),芫花3兩(醋煮),草霜3兩,附子3兩,故紙3兩(炒),皂角3兩,黑牽牛半兩(半生半熟)(一方加半夏3兩)。
上為末,醋和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30丸,隨湯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一定的毒性,孕婦、哺乳期婦女、小兒及脾胃虛弱者慎用。
相同名稱方劑
仙方內消丸, 出處:《普濟方》卷一七二。 組成:青皮3兩(去白),陳皮3兩(去白),蒼朮3兩(米泔浸),桂3兩(去皮),三棱3兩(煨),蓬朮3兩(煨),乾漆3兩(炒出煙),芫花3兩(醋煮),草霜3兩,附子3兩,故紙3兩(炒),皂角3兩,黑牽牛半兩(半生半熟)(一方加半夏3兩)。 主治:酒食過傷脾胃。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