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仙方隔紙膏中含有黃連,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 清熱解毒: 黃連味苦寒,入心、胃經,具有清熱解毒之功效,可抑制感染,消炎止痛,針對膏藥所治療的瘡瘍腫毒、濕熱等病症具有良好療效。
- 燥濕止癢: 黃連亦有燥濕止癢的功效,能抑制濕邪引起的皮膚病,如濕疹、皮炎等,配合其他藥材共同作用,達到治標治本的效果。
仙方隔紙膏中包含何首烏,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 補益肝腎,烏髮黑髮: 何首烏性味甘苦溫,入肝腎經,具有補益肝腎、養血烏髮的功效。仙方隔紙膏主要用於治療脫髮、白髮等症,而何首烏正是治療此類症狀的常用藥材,能有效改善頭髮的色澤和生長狀態。
- 活血化瘀,消腫止痛: 何首烏也具有一定的活血化瘀、消腫止痛作用。仙方隔紙膏中包含其他具有活血化瘀作用的藥材,與何首烏相輔相成,有助於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組織營養,進一步促進頭髮生長,並緩解脫髮伴隨的頭皮疼痛等症狀。
仙方隔紙膏中含有烏頭,乃因其溫經散寒、祛風止痛之效,且其毒性可透過隔紙炙烤,減輕藥性,方能安全應用。
烏頭性溫、味辛,入心、肺、腎經,為治風寒濕痹、肢體麻木、疼痛之要藥。隔紙炙烤可將烏頭毒性減輕,並能增強藥力,使其更能發揮溫經散寒之功效。因此,仙方隔紙膏中加入烏頭,並經過特殊處理,方能安全有效地治療相關疾病。
仙方隔紙膏中包含當歸,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 活血化瘀,通經止痛:當歸性溫,味甘辛,入心、肝、脾經,具有活血化瘀、調經止痛之功效。仙方隔紙膏主要用於治療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症,當歸可促進血液循環,消散瘀血,緩解疼痛,達到治療目的。
- 補血養血,滋陰潤燥:當歸還有補血養血、滋陰潤燥的作用。跌打損傷常伴隨氣血不足,當歸可補充氣血,改善局部循環,促進組織修復。同時,當歸能滋潤肌膚,緩解因外傷引起的皮膚乾燥、疼痛等症狀。
仙方隔紙膏中加入白芷,主要是利用其解毒消腫和活血止痛的功效。
白芷味辛性溫,入肺、胃經,具有祛風散寒、通竅止痛、消腫生肌等作用。在仙方隔紙膏中,白芷可以消散局部瘀血腫痛,促進傷口癒合,緩解疼痛不適,同時還可抗菌消炎,有效預防感染。
因此,白芷在仙方隔紙膏中起著重要的輔助作用,有助於加速傷口癒合,減輕疼痛,改善局部症狀。
仙方隔紙膏是一種傳統中藥方劑,主要用於治療皮膚問題和促進傷口癒合。其中,鉛丹(即鉛的氧化物,一種中藥材)被用作其主要成分之一。鉛丹在中醫中被認為具有收斂和消腫的特性,能有效促進創傷癒合,同時對於某些皮膚病有良好的療效。
然而,鉛丹的使用必須謹慎,因為鉛是一種重金屬,其過量積累可能對人體造成毒害。因此,中醫師在使用這類方劑時,通常會考慮到患者的具體情況和身體狀況。鉛丹的用量和用法需要嚴格控制,避免對健康產生不良影響。
隨著現代醫學的發展,越來越多的研究揭示了鉛丹的潛在危害,部分地區已經對其使用做出了限制。因此,對於包含鉛丹的中藥方劑,在實際應用中需要慎重考量和必要的監管。
仙方隔紙膏中加入乳香,主要基於其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乳香性溫,入心、肝經,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生肌斂瘡之效。
方劑中加入乳香,一方面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組織的血液供應,加速瘀血的吸收消散;另一方面,乳香的消腫止痛作用可以緩解疼痛,減輕炎症反應。乳香的加入,對於治療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病症具有良好的輔助作用。
仙方隔紙膏中加入沒藥,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活血止痛,消腫生肌: 沒藥性溫,味苦,入肝經,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生肌斂瘡之功效。仙方隔紙膏以治跌打損傷、骨折、外傷出血、瘡瘍腫毒等為主,而沒藥的活血化瘀、消腫生肌作用,有助於促進傷口癒合,減輕疼痛,達到治癒目的。
- 增強藥效,協同作用: 仙方隔紙膏中其他藥材如乳香、血竭等亦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之效,而沒藥能增強這些藥材的功效,起到協同作用,使藥效更顯著。
仙方隔紙膏中加入血竭,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 活血化瘀,消腫止痛:血竭性味甘、微辛,入心、肝經,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對於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症狀,血竭能夠促進血液循環,消散瘀血,緩解疼痛。
- 促進傷口癒合:血竭含有豐富的活性成分,如鞣質、樹脂、多醣等,具有促進肉芽組織生長、加速傷口癒合的作用。對於外傷出血、潰瘍、燒傷等,血竭能夠促進傷口癒合,預防感染。
主治功效
仙方隔紙膏主治功效與治療原理分析
主治功效:
仙方隔紙膏,又名神應膏,其主治範圍廣泛,主要針對各種瘡瘍腫毒,包括:
- 發背: 指背部發生的嚴重疔瘡,常伴有紅腫熱痛,甚至化膿。
- 癰疽: 較發背更為嚴重的化膿性感染,病竈較大,侵犯深層組織,常伴有全身症狀。
- 外臁: 指小腿外側的潰瘍,多因氣血瘀滯、濕熱下注所致。
- 下蛀: 指生於下部(如足部)的瘡瘍,通常較為頑固,不易癒合。
- 諸般惡毒瘡癤: 泛指各種性質惡劣、難以治癒的瘡瘍腫毒。
總體而言,仙方隔紙膏主要針對體表深層的化膿性感染,以及各種頑固性瘡瘍,具有消腫止痛、去腐生肌之功效。
治療原理分析:
仙方隔紙膏的治療原理,可從其組成藥物的功效及整體配伍分析:
- 清熱解毒、消炎止痛:
- 黃連: 味苦性寒,能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為治療瘡瘍腫毒之要藥。其苦寒之性,可有效清除局部熱毒,減輕炎症反應,緩解疼痛。
- 活血化瘀、散寒止痛:
- 烏頭 (草烏、川烏): 辛溫大熱,具有祛風散寒、活血通絡、止痛之功。能溫經散寒,通經活絡,促進局部血液循環,緩解寒凝血瘀引起的疼痛。
- 當歸尾: 具有活血化瘀、調經止痛之效,能促進瘡瘍部位的血液循環,加速瘀血消散,緩解疼痛。
- 乳香、沒藥: 均為活血行氣、消腫止痛之藥,能促進氣血運行,消散腫塊,緩解疼痛。二藥合用,增強活血化瘀、消腫止痛之力。
- 血竭: 具有涼血止血、活血散瘀之功,能涼血止血,消腫止痛,促進瘡瘍部位的血液循環,加速傷口癒合。
- 祛風除濕、解表透疹:
- 白芷: 味辛性溫,能祛風除濕、解表透疹,能疏散表邪,祛除局部風濕,改善瘡瘍周圍的微循環。
- 滋陰補腎、養血生肌:
- 何首烏: 具有滋陰補腎、養血生精之功,能補益精血,促進瘡瘍部位的組織修復,增強機體抗病能力。
- 殺菌消毒、收斂止癢:
- 鉛丹: 具有殺菌消毒、收斂止癢之功,外用可殺滅局部細菌,收斂瘡面,減輕滲出,並有止癢效果。
總體配伍:
仙方隔紙膏配伍精妙,集清熱解毒、活血化瘀、祛風除濕、滋陰補腎等功效於一體,寒熱並用,補瀉兼施,標本兼顧。其中,黃連清熱解毒,烏頭、乳香、沒藥、血竭活血散瘀、消腫止痛,白芷祛風除濕,何首烏滋陰補腎,當歸尾補血活血,鉛丹殺菌收斂。諸藥合用,共奏清熱解毒、活血化瘀、消腫止痛、收斂生肌之功效,從而達到治療各種瘡瘍腫毒的目的。
此外,該方以清油煎熬,取其滋潤之性,可保護皮膚,緩解藥物刺激。並經冷水浸泡,去除火毒,使藥性更加溫和,提高療效。方中黃丹的加入,亦能增強收斂之效,有助於瘡面癒合。
綜上所述,仙方隔紙膏的治療原理是多方面的,它不僅能消除局部炎症,更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環,促進組織修復,從根本上解決瘡瘍腫毒的問題。
傳統服藥法
黃連半兩,何首烏半兩(去皮),草烏半兩(去皮),當歸尾半兩,白芷半兩,川烏(去皮)2分半,黃丹(夏用)2兩,乳香半兩,沒藥半兩,血竭半兩。前六味,總為(口父)咀,用清油5兩,同藥一處入於銚子內,以文武火熬,待藥黑色,用布濾去滓,仍將藥油入銚內,下黃丹,用桃柳枝一把,不住手攪之,又黑色,即將血竭、乳、沒細末入內,攪勻略煎,滴在水中,成珠不散,卻用瓦碗盛之,沈在冷水中,浸一晝夜出火毒。
貼患處。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仙方隔紙膏有毒,使用時應遵醫囑。
- 仙方隔紙膏不宜長期使用。
- 仙方隔紙膏不宜用於孕婦和兒童。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仙方隔紙膏, 出處:《秘傳外科方》。 組成:黃連半兩,何首烏半兩(去皮),草烏半兩(去皮),當歸尾半兩,白芷半兩,川烏(去皮)2分半,黃丹(夏用)2兩,乳香半兩,沒藥半兩,血竭半兩。 主治:發背,癰疽,外臁,下蛀,諸般惡毒瘡癤。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