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方隔紙膏

XIAN FANG GE ZHI GAO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秘傳外科方》

熱性指數

15

寒性指數

13

複方歸經比例

心經 24%
肝經 24%
脾經 21%
腎經 12%
膽經 6%
胃經 5%
大腸經 2%
肺經 2%
心經
肝經
脾經
腎經
膽經
胃經
大腸經
肺經

最後更新日:2024-12-17

方劑組成解釋

仙方隔紙膏中含有黃連,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1. 清熱解毒: 黃連味苦寒,入心、胃經,具有清熱解毒之功效,可抑制感染,消炎止痛,針對膏藥所治療的瘡瘍腫毒、濕熱等病症具有良好療效。
  2. 燥濕止癢: 黃連亦有燥濕止癢的功效,能抑制濕邪引起的皮膚病,如濕疹、皮炎等,配合其他藥材共同作用,達到治標治本的效果。

仙方隔紙膏中包含何首烏,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1. 補益肝腎,烏髮黑髮: 何首烏性味甘苦溫,入肝腎經,具有補益肝腎、養血烏髮的功效。仙方隔紙膏主要用於治療脫髮、白髮等症,而何首烏正是治療此類症狀的常用藥材,能有效改善頭髮的色澤和生長狀態。
  2. 活血化瘀,消腫止痛: 何首烏也具有一定的活血化瘀、消腫止痛作用。仙方隔紙膏中包含其他具有活血化瘀作用的藥材,與何首烏相輔相成,有助於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組織營養,進一步促進頭髮生長,並緩解脫髮伴隨的頭皮疼痛等症狀。

仙方隔紙膏中含有烏頭,乃因其溫經散寒、祛風止痛之效,且其毒性可透過隔紙炙烤,減輕藥性,方能安全應用。

烏頭性溫、味辛,入心、肺、腎經,為治風寒濕痹、肢體麻木、疼痛之要藥。隔紙炙烤可將烏頭毒性減輕,並能增強藥力,使其更能發揮溫經散寒之功效。因此,仙方隔紙膏中加入烏頭,並經過特殊處理,方能安全有效地治療相關疾病。

仙方隔紙膏中包含當歸,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活血化瘀,通經止痛:當歸性溫,味甘辛,入心、肝、脾經,具有活血化瘀、調經止痛之功效。仙方隔紙膏主要用於治療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症,當歸可促進血液循環,消散瘀血,緩解疼痛,達到治療目的。
  2. 補血養血,滋陰潤燥:當歸還有補血養血、滋陰潤燥的作用。跌打損傷常伴隨氣血不足,當歸可補充氣血,改善局部循環,促進組織修復。同時,當歸能滋潤肌膚,緩解因外傷引起的皮膚乾燥、疼痛等症狀。

仙方隔紙膏中加入白芷,主要是利用其解毒消腫活血止痛的功效。

白芷味辛性溫,入肺、胃經,具有祛風散寒通竅止痛消腫生肌等作用。在仙方隔紙膏中,白芷可以消散局部瘀血腫痛促進傷口癒合緩解疼痛不適,同時還可抗菌消炎,有效預防感染。

因此,白芷在仙方隔紙膏中起著重要的輔助作用,有助於加速傷口癒合減輕疼痛改善局部症狀

仙方隔紙膏是一種傳統中藥方劑,主要用於治療皮膚問題和促進傷口癒合。其中,鉛丹(即鉛的氧化物,一種中藥材)被用作其主要成分之一。鉛丹在中醫中被認為具有收斂和消腫的特性,能有效促進創傷癒合,同時對於某些皮膚病有良好的療效。

然而,鉛丹的使用必須謹慎,因為鉛是一種重金屬,其過量積累可能對人體造成毒害。因此,中醫師在使用這類方劑時,通常會考慮到患者的具體情況和身體狀況。鉛丹的用量和用法需要嚴格控制,避免對健康產生不良影響。

隨著現代醫學的發展,越來越多的研究揭示了鉛丹的潛在危害,部分地區已經對其使用做出了限制。因此,對於包含鉛丹的中藥方劑,在實際應用中需要慎重考量和必要的監管。

仙方隔紙膏中加入乳香,主要基於其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乳香性溫,入心、肝經,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生肌斂瘡之效。

方劑中加入乳香,一方面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組織的血液供應,加速瘀血的吸收消散;另一方面,乳香的消腫止痛作用可以緩解疼痛,減輕炎症反應。乳香的加入,對於治療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病症具有良好的輔助作用。

仙方隔紙膏中加入沒藥,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活血止痛,消腫生肌: 沒藥性溫,味苦,入肝經,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生肌斂瘡之功效。仙方隔紙膏以治跌打損傷、骨折、外傷出血、瘡瘍腫毒等為主,而沒藥的活血化瘀、消腫生肌作用,有助於促進傷口癒合,減輕疼痛,達到治癒目的。
  2. 增強藥效,協同作用: 仙方隔紙膏中其他藥材如乳香、血竭等亦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之效,而沒藥能增強這些藥材的功效,起到協同作用,使藥效更顯著。

仙方隔紙膏中加入血竭,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活血化瘀,消腫止痛:血竭性味甘、微辛,入心、肝經,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對於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症狀,血竭能夠促進血液循環,消散瘀血,緩解疼痛。
  2. 促進傷口癒合:血竭含有豐富的活性成分,如鞣質、樹脂、多醣等,具有促進肉芽組織生長、加速傷口癒合的作用。對於外傷出血、潰瘍、燒傷等,血竭能夠促進傷口癒合,預防感染。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仙方隔紙膏」

「仙方隔紙膏」為中藥方劑,主要成分包括黃連、何首烏、烏頭、當歸、白芷、鉛丹、乳香、沒藥、血竭等。具備發背、癰疽、外臁、下蛀、諸般惡毒瘡癤等主治功效。

  1. 白芷:

    • 性溫,味辛;
    • 功能發汗解表、祛風除濕、利水消腫、固崩止帶、散風寒、活絡止痛、燥濕、排膿、止咳化痰等;
    • 可治療頭痛、鼻淵、齒痛及風濕痹痛,適用於風濕痹痛、腰膝酸軟、筋骨疼痛等症狀,可溫暖陽氣,散寒除濕,利水消腫,改善經血過多或經期不調,以及陰道分泌物過多等。
  2. 當歸:

    • 性溫,味甘、辛;
    • 功能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止血、活血化瘀、止咳平喘等;
    • 能促進造血功能,增加血細胞數量,達到補血效果;其活性成分能調節子宮平滑肌,緩解痛經,促進內膜生長,改善月經不調;當歸所含的維生素K等活性成分能增強血管壁張力,促進血小板聚集,達到止血效果。此外,當歸的揮發油等成分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補血生肌的作用,可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微循環,抑制血小板聚集,達到活血化瘀的目的;同時,當歸亦有止咳平喘之效,其所含的揮發油等成分具有鎮咳、祛痰、平喘的作用,可抑制氣管平滑肌收縮,緩解咳嗽、氣喘等症狀。
  3. 何首烏:

    • 性微溫,味苦、辛;
    • 功能補血、補氣、祛風除濕、益精、解毒、活絡止痛、通便、強筋骨、補益肝腎等;
    • 補血養肝,益精固腎,烏鬚髮,強筋骨。何首烏亦有補氣功效,可促進人體內氧氣運輸,增強紅血球含氧量,提升身體能量水平。何首烏具有祛風除濕的功效,其內含的黃酮與三萜皁苷成分可促進血行、活血化瘀,疏通關節,同時具有抗炎、抗氧化的作用,可減輕炎症反應,緩解風濕痹痛。何首烏另有益精的功效,其藥性甘、澀、溫,入肝、腎經,能益精補髓、固腎強腰、養血安神。何首烏還具有解毒功效,可治癒癰疽、瘰癧等疾病。何首烏有活絡止痛的功效,其所含多種類黃酮與三萜皁苷,能促進血液循環、增強免疫功能,達到活絡止痛之效。何首烏具有通便的功能,生用何首烏具有潤腸通便之效。何首烏在強筋骨方面也有出色表現,制首烏補益肝腎,填精養血,烏鬚發,強壯筋骨。何首烏在補益肝腎方面功效顯著,可治療肝腎陰虧,發須早白、血虛頭暈、腰膝軟弱,筋骨痠痛、遺精、崩帶,久瘧、久痢、慢性肝炎、癰腫、瘰癧、腸風、痔疾等證。
  4. 黃連:

    • 性寒,味苦;
    • 功能清熱燥濕、瀉火解毒;
    • 可治療濕熱痞滿、嘔吐吞酸、瀉痢、黃疸、高熱神昏、心火亢盛、心煩不寐、血熱吐衄、目赤、牙痛、消渴、癰腫疔瘡等症狀。黃連亦可清熱瀉火,清胃火、清肝火,用於治療胃火熾盛的嘔吐,肝火犯胃,肝胃不和,脇肋脹痛、嘔吐吞酸等症狀。黃連止嘔之功用本草皆載。黃連具有解毒功能,乃其寒涼苦燥之性使然。故黃連可清熱解毒,瀉火除煩,尤擅清解濕熱毒邪。黃連性寒,味苦,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之功,可治療腸溜腹痛下痢。黃連止血、斂瘡、止瀉,功能更強。
  5. 沒藥:

    • 性溫,味苦;
    • 功能活血調經、散瘀止痛、消腫生肌;
    • 沒藥中含有的沒藥酸等樹脂酸類化合物可以刺激腎臟排泄過多的水和鈉離子,達到利水消腫的效果。沒藥常與乳香相須為用,用於治療跌打損傷瘀滯腫痛、外科癰疽腫痛、瘡瘍潰後久不收口,以及一切瘀滯心腹諸痛。沒藥偏於散血化瘀,而乳香偏於行氣、伸筋。
  6. 乳香:

    • 性溫,味辛;
    • 功能活血化瘀、化腐生肌、利水消腫、活絡止痛、清熱解毒等;
    • 能有效治療心腹諸痛、筋脈拘攣、跌打損傷、瘡癰腫痛等,兼具活血化瘀、止痛、消炎、抗氧化等多重功效,促進傷口癒合與修復。乳香中的樹脂酸類化合物具有利尿作用,能促進多餘水分排出,減輕水腫。其辛散溫通之性,能活血行氣止痛,緩解疼痛。此外,乳香清熱解毒,能清熱散結,消腫解毒,常與金銀花、白芷、沒藥等配伍,治療瘡瘍腫毒、癰疽、痰核等。
  7. 烏頭:

    • 性溫,味辛;
    • 功能散風寒、祛風除濕、活絡止痛等;
    • 用於治療風寒感冒、頭痛、鼻塞、喉嚨痛、風濕痹痛、腰痠背痛、中風半身不遂、頭風頭痛、心腹冷痛、陰疽腫毒、瘀血腫痛等症。烏頭性溫辛、有毒,歸肺、腎經,具有活絡止痛之功,常與五靈脂同用,治一切癱瘓風。
  8. 血竭:

    • 性微溫,味苦、澀;
    • 功能活血化瘀、止血、化腐生肌等;
    • 它可以幫助去除淤血,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組織的血供;還能止住出血,促進傷口癒合;並且可以改善創傷、摔打等原因引起的局部瘀血,促進傷口癒合和修復,使損傷的組織得以再生。
  9. 鉛丹:

    • 性微寒,味甘、澀,有毒;
    • 外用治瘡瘍腫毒、丹瘤諸瘡、蛇蟲咬傷。鉛丹辛能散結,寒能清熱,以其辛寒之性,故能散腐肉之結,清腐肉之熱。鉛丹外用時,應注意避免接觸眼睛、口鼻等粘膜部位,不宜久用,久用則傷正氣,應在醫生或藥師的指導下使用。

傳統服藥法


黃連半兩,何首烏半兩(去皮),草烏半兩(去皮),當歸尾半兩,白芷半兩,川烏(去皮)2分半,黃丹(夏用)2兩,乳香半兩,沒藥半兩,血竭半兩。前六味,總為(口父)咀,用清油5兩,同藥一處入於銚子內,以文武火熬,待藥黑色,用布濾去滓,仍將藥油入銚內,下黃丹,用桃柳枝一把,不住手攪之,又黑色,即將血竭、乳、沒細末入內,攪勻略煎,滴在水中,成珠不散,卻用瓦碗盛之,沈在冷水中,浸一晝夜出火毒。
貼患處。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1. 仙方隔紙膏有毒,使用時應遵醫囑。
  2. 仙方隔紙膏不宜長期使用。
  3. 仙方隔紙膏不宜用於孕婦和兒童。

相關疾病


癤和癰背部膿瘡

相同名稱方劑


仙方隔紙膏, 出處:《秘傳外科方》。 組成:黃連半兩,何首烏半兩(去皮),草烏半兩(去皮),當歸尾半兩,白芷半兩,川烏(去皮)2分半,黃丹(夏用)2兩,乳香半兩,沒藥半兩,血竭半兩。 主治:發背,癰疽,外臁,下蛀,諸般惡毒瘡癤。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