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成膏

SHUI CHENG GAO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7

寒性指數

5

熱/寒比例

(3.40)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38%
肺經 28%
胃經 14%
心經 9%
肝經 9%
脾經
肺經
胃經
心經
肝經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水成膏方劑中加入陳皮,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理氣健脾:陳皮味辛、苦,性溫,入脾、肺經。其性溫能溫脾散寒,理氣化痰,且能健脾和胃,增進食慾。對於脾胃虛寒、食積不消、脘腹脹滿等症,陳皮能有效緩解。
  2. 行氣止痛:陳皮具有行氣止痛的功效,能疏通經絡,緩解氣滯血瘀所致的疼痛。對於水成膏的某些病症,如胸腹脹悶、脅肋疼痛等,加入陳皮能起到輔助治療的作用。

總而言之,陳皮在水成膏方劑中起着理氣健脾、行氣止痛的作用,有助於改善患者的消化吸收功能,緩解疼痛,提升療效。

水成膏方劑中包含藿香,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解暑化濕: 藿香性辛溫,具有解暑化濕、芳香闢穢之功效。水成膏多用於暑濕困脾、脘腹脹滿、食慾不振等症,藿香可幫助化解暑濕,開胃健脾,改善消化不良的狀況。
  2. 行氣止痛: 藿香還具備行氣止痛的作用。水成膏中若含有胸腹脹痛、疼痛難忍等症狀,藿香可以促進氣血流通,緩解疼痛,達到止痛的效果。

因此,藿香在水成膏方劑中發揮著解暑化濕、行氣止痛的功效,有助於改善相關症狀,提升療效。

「水成膏」方劑中,加入麝香,主要是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開竅醒神: 麝香性溫,味辛,入心、脾經,具有開竅醒神、闢穢止痛、通經活絡的功效。對於因心神不寧、氣血瘀滯導致的頭昏腦脹、神志不清、肢體麻木等症狀,麝香能起到很好的改善作用。
  2. 活血化瘀: 麝香能活血化瘀,散結止痛,對於因氣血瘀滯導致的疼痛、腫脹等症狀,麝香能起到通經活絡、消腫止痛的效果。在一些治療跌打損傷、風濕痺痛等症狀的水成膏方劑中,常加入麝香以增強療效。

主治功效


水成膏主治功效分析

根據《解圍元藪》記載,「水成膏,治諸風破爛及面手足汙瘡能令生肉」,此方劑主要用於治療各種因風邪引起的皮膚破損潰爛,以及面部、手足部的汙穢瘡瘍,並具有促進瘡口生肌長肉的功效。

治療原理分析:

水成膏的組成包含陳皮、陳米、藿香、馬蹄香以及麝香。

  • 陳皮(炒黑): 經炒黑處理的陳皮,其理氣健脾、燥濕化痰的功效可能有所側重於收斂,且具止瀉作用。古籍雖未明確指出炒黑陳皮在此處的具體功效,但推測其可能用於收斂瘡口濕氣,使瘡瘍易於癒合。

  • 陳米(炒香): 炒香的陳米,雖未明確記載功效,但可推測其在方中可能作為賦形劑或具有收斂止瀉,吸濕的作用,有助於使藥物更好地附著於患處,且可能有助於吸收瘡面滲液,保持局部乾燥。

  • 藿香: 藿香具有解表散寒、芳香化濕、和胃止嘔的功效。在此,推測其主要用於祛除風邪,並可能有助於改善瘡瘍部位的氣血運行,促進癒合。

  • 馬蹄香: 馬蹄香又名野薑,性味辛溫,具有祛風散寒、消腫止痛、活血散瘀的功效。此處推測其作用為祛風止痛,加速瘡口周圍血液循環,有助於修復組織。

  • 麝香: 麝香具有開竅醒神、活血通經的功效。在治療瘡瘍方面,推測其微量的作用可能在於促進局部氣血運行,有助於改善組織營養供給,加速瘡口生肌。

綜合分析:

水成膏的治療原理,是通過陳皮收斂、陳米吸濕、藿香祛風、馬蹄香活血、麝香通絡,達到祛風邪、收斂濕氣、改善局部血液循環、促進瘡口生肌的目的。從方劑的組成來看,其並非針對特定病原體,而是從改善皮膚局部環境、促進機體自我修復的角度來治療瘡瘍。

古籍中記載的使用方法是將藥末以冷水調敷,有膿處破潰後用槐枝湯洗淨再敷。這說明此方主要應用於皮膚破損有膿的情況,先清創、去除膿液,再用藥促進瘡口癒合。此法不僅利用了藥物的功效,也重視了局部清潔對於瘡瘍恢復的重要性。

傳統服藥法


陳皮8兩(炒黑),陳米半升(炒香),藿香1兩,馬蹄香1兩,麝香1錢。
能令生肉。
上為末。
冷水調敷。有膿處如破,用槐樹湯洗淨敷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不宜長期服用。

相同名稱方劑


水成膏, 出處:《解圍元薮》卷四。 組成:陳皮8兩(炒黑),陳米半升(炒香),藿香1兩,馬蹄香1兩,麝香1錢。 主治:能令生肉。主治:諸風破爛,及面、手、足污瘡。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