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生散

回生散

HUI SHENG S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百一》卷六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16

寒性指數

5

熱/寒比例

(3.20)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40%
肺經 40%
胃經 20%
脾經
肺經
胃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回生散中添加陳皮,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理氣健脾:陳皮味辛、苦,性溫,入脾、肺經,具有理氣健脾、燥濕化痰之效。回生散中常與其他藥材配伍,如白朮、茯苓等,共同作用於脾胃,增強脾胃運化功能,促進氣血生化,有助於回補元氣。
  2. 調和藥性:陳皮味辛,可以調和藥性,避免其他藥材過於寒涼或燥烈,使藥效更趨平和,減少副作用。

總之,陳皮在回生散中起著理氣健脾、調和藥性的作用,與其他藥材相互協同,共同達到回補元氣、改善體虛的功效。

回生散中加入藿香,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芳香化濕,解暑闢穢:藿香氣味辛溫芳香,具有良好的化濕解暑功效。其揮發油能抑制腸道內有害菌的生長,並促進消化液分泌,有助於驅除暑濕之邪,防止暑熱侵襲。
  2. 解表止嘔,醒脾開胃:藿香辛溫芳香,能散寒解表,並可止嘔醒脾,促進食慾。對於因暑濕侵襲導致的脾胃不和,出現惡心嘔吐、食慾不振等症狀,藿香能有效改善。

因此,回生散中加入藿香,有助於提升方劑的解暑化濕、醒脾開胃之效。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回生散方劑分析

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回生散主要治療以下兩種狀況:

  1. 霍亂吐瀉危症:針對霍亂劇烈吐瀉導致陰液耗損、陽氣衰微之危象,當患者出現極度虛弱、"但存一點胃氣"的垂危狀態時使用。
  2. 孕婦嘔瀉脈虛:治療妊娠期間因中焦氣機逆亂導致嘔吐腹瀉,兼見脈象虛弱無力者,顯示脾胃氣虛兼有濕濁內阻的病機。

此方特色在於:

  • 為"吹鼻"給藥的急救方劑
  • 針對胃氣將絕、脈氣虛弱的危急狀況
  • 特別考慮孕婦體質特點(避免過強攻伐)

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分析

半夏(1錢)

  • 為君藥,具降逆止嘔、燥濕化痰功效
  • 針對霍亂、孕吐之嘔逆主症
  • 通過降胃氣而止嘔,祛中焦濕濁而止瀉
  • 生半夏毒性經鼻黏膜吸收可能產生剌激作用以醒神

藿香(1錢)

  • 為臣藥,芳香化濕、和中止嘔
  • 助半夏化濕濁,特別針對夏季濕濁困脾
  • 其辛散之性可宣通鬱滯的脾胃氣機
  • 芳香走竄之性適合鼻吸給藥途徑

牙皂(1錢2分)

  • 為佐使藥,辛咸溫,有小毒
  • 強烈剌激性氣味,通竅開閉
  • 吹鼻可產生強烈噴嚏反應,具"通關開竅"之急救功效
  • 通過剌激鼻黏膜反射性興奮呼吸與循環系統

配伍特點

  1. 給藥途徑特殊:吹鼻法避開脾胃吸收,直接通過鼻黏膜與嗅神經發揮作用,適合胃氣衰敗無法口服的情況。
  2. 醒神與止瀉並行:半夏、藿香針對脾胃病機,牙皂側重急救醒神。
  3. 藥性強度控制:考慮孕婦體質,藥量皆在1錢左右,避免過度攻伐。

治療機轉推論

  1. 反射調節:牙皂剌激鼻黏膜產生噴嚏反射,可能通過神經反射調節自主神經系統,改善胃腸痙攣狀態。
  2. 藥理作用:半夏抑制嘔吐中樞,藿香調節胃腸蠕動,牙皂局部剌激後可能有中樞興奮作用。
  3. 氣機調節:辛香之品宣通鬱滯,疏通三焦氣機,使清升濁降而吐瀉自止。

此方體現了中醫"急則治標"的急救思維,特別是在胃氣衰敗無法進藥時,採用吹鼻給藥這種"變通之法"的治療智慧。

傳統服藥法


半夏1錢,藿香1錢,牙皂1錢2分。
上為細末,用瓷瓦瓶裝好。
每用1錢,用竹管向鼻孔吹入。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扁桃腺炎霍亂大便秘結細菌性食物中毒麻疹嘔吐黃熱病食慾不振上吐下瀉睪丸疼痛腫脹皮膚顏色發黃皮膚瘀血斑疹昏迷

相同名稱方劑


回生散, 出處:《內經拾遺》卷二。 組成:沙參。 主治:寒疝疼痛,汗出欲死。

回生散, 出處:《萬氏家抄方》卷六。 組成:防風5錢,白芷4錢,黃耆1兩。 主治:痘正起壯灌漿時癢者。

回生散, 出處:《魏氏家藏方》卷九。 組成:鴨嘴膽礬(别研)、草烏頭(不去皮)各等分。 主治:喉閉危急之疾。

回生散, 出處:《百一》卷六。 組成:陳皮(去白)、藿香葉(去土)各等分。 主治:霍亂吐瀉,但存一點胃氣;孕婦嘔瀉脈虛者。

回生散, 出處:《靈藥秘方》卷上。 組成:番木鱉(淨末)4兩(用水泡透,去皮淨,咀片,少用麻油,炒緊黃色,以透爲度,研細),川山甲1兩(麻油炒透),瓜兒血竭5錢(炙),乳香3錢(去油淨),沒藥3錢(去油淨)。 主治:腫毒初起。

回生散, 出處:《喉科紫珍集》卷下。 組成:生白醜1兩,熟白醜1兩,桔梗5錢,五加皮2兩,甘草5錢,熟白鮮皮2兩,生白鮮皮2兩,連翹2兩,花粉1兩,銀花1兩,蘇薄荷2兩,皂角子1兩(炒),山梔1兩,山豆根2兩,上茯苓4兩(1方有玄參)。 主治:一切口鼻喉疳。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