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霜塞清笳散中包含血竭,主要原因如下:
- 活血化瘀,止痛消腫:血竭具有活血化瘀、止痛消腫之效,對於因寒凝血瘀引起的鼻塞、鼻淵、鼻息肉等症狀,能促進局部血液循環,消散瘀血,達到止痛消腫的效果。
- 溫經散寒,通竅止痛:血竭性溫,入心、肝經,能溫經散寒,通利鼻竅,對於因寒邪侵襲引起的鼻塞、流涕、頭痛等症狀,能起到溫經散寒、通竅止痛的作用。
因此,血竭在霜塞清笳散中起著活血化瘀、溫經散寒、通竅止痛的作用,有助於治療鼻塞、鼻淵、鼻息肉等鼻部疾病。
霜塞清笳散中包含孩兒茶,主要原因如下:
- 清熱解毒:孩兒茶性寒,味苦,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能有效清除因外感風熱引起的鼻塞、流涕、咽喉腫痛等症狀。
- 宣肺利咽:孩兒茶還能宣肺利咽,有助於改善因肺熱引起的呼吸道阻塞,促進痰液排出,減輕鼻塞、咳嗽等不適。
孩兒茶在霜塞清笳散中,與其他藥材配伍,能更好地發揮清熱解毒、宣肺利咽的功效,達到治療鼻塞、流涕等症狀的目的。
霜塞清笳散中包含硃砂,乃因其具有鎮靜安神之效。硃砂性寒,入心經,能清熱解毒,涼血止血,並能鎮心安神,對於因熱邪擾心而致的煩躁不安、失眠多夢等症狀有顯著療效。
此外,硃砂還具有收斂止血的作用,可治療因熱毒內攻所致的鼻衄、咯血等症。因此,在霜塞清笳散中使用硃砂,可起到清熱解毒、鎮心安神、收斂止血之功效,有助於改善患者的臨牀症狀。
霜塞清笳散中添加薄荷,主要基於其清熱解表、疏風散寒、止痛止癢的功效。
薄荷性涼,味辛,入肺經,具有疏散風熱、清利頭目、止痛止癢的作用。霜塞清笳散以清熱解表為主,而薄荷的清熱解表之功有助於疏散風寒,宣通鼻竅,緩解鼻塞、流涕、頭昏腦脹等症狀。此外,薄荷還可清利頭目,緩解因風寒引起的頭痛、頭暈等不適,配合其他藥物,共同達到治療鼻炎的目的。
霜塞清笳散中包含雄黃,乃取其燥濕解毒之功效。雄黃性溫,味辛,入肝、肺經,能燥濕止癢,且具解毒殺蟲之效。霜塞清笳散主治鼻淵、鼻塞、流涕等症,其病機多為濕濁內阻,肺氣不宣,雄黃可燥濕化濁,通竅止涕,配合其他藥物,共奏清熱解毒,通竅止痛之效。
霜塞清笳散中包含硼砂,主要原因在於其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硼砂性寒,味甘鹹,入心、肺經,可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用於治療咽喉腫痛、口舌生瘡、目赤腫痛等症。
霜塞清笳散主要用於治療風熱上攻、鼻塞流涕、咽喉腫痛等症,而硼砂的清熱解毒功效有助於消散風熱之邪,同時其消腫止痛功效則可緩解咽喉腫痛、鼻塞等症狀。因此,硼砂的加入對於霜塞清笳散的療效起到重要作用。
霜塞清笳散方中包含荊芥,主要原因有二:
- 疏散風熱,宣肺止咳:荊芥性辛溫,入肺經,具有疏散風熱、宣肺止咳之效。霜塞清笳散主要用於治療風寒襲肺,症見鼻塞、流涕、咳嗽等,荊芥可有效疏散肺中風熱,宣通鼻竅,止咳化痰。
- 配合其他藥物,增強療效:霜塞清笳散中,除荊芥外,還包含其他藥物如辛夷、薄荷等,共同作用於肺經,相輔相成。荊芥與辛夷、薄荷等藥物合用,可增強疏散風熱、宣肺通竅之效,更有效地治療鼻塞、流涕、咳嗽等症狀。
霜塞清笳散中包含細辛,主要是由於其具有以下作用:
- 通鼻竅、止鼻塞: 細辛辛溫走散,能通鼻竅,散寒止痛,對於因風寒阻滯所致的鼻塞、流涕、頭痛等症狀有顯著療效。霜塞清笳散以散寒通竅為主要功效,故以細辛為君藥,以達到通暢鼻竅、緩解鼻塞之目的。
- 輔助解表散寒: 細辛與其他藥材配合,如辛夷、蒼耳子等,可增強解表散寒之效,進一步達到驅散風寒、改善鼻炎症狀的目的。
霜塞清笳散中加入麝香,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通竅開鬱: 麝香性溫通開竅,可直達病竈,解除鼻塞、頭痛等症狀。霜塞清笳散主要針對風寒侵襲導致的鼻塞、頭痛、流涕等症,麝香的通竅開鬱作用,可幫助藥物快速滲透鼻腔,緩解鼻塞,並改善頭痛。
- 芳香闢穢: 麝香氣味芳香,可醒脾開胃,並能闢穢濁之氣。霜塞清笳散中加入麝香,除了治療鼻塞、頭痛外,還可以緩解因寒邪入侵導致的食慾不振、胸悶等症狀,並起到預防感染的作用。
霜塞清笳散中加入冰片,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一、清熱解毒,消腫止痛:冰片性寒,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可有效緩解鼻塞、流涕等症狀,並抑制鼻腔內炎症的發展。
二、開竅通竅,醒腦提神:冰片具有芳香開竅的特性,可促進鼻腔通氣,改善鼻塞,並有助於提神醒腦,減輕頭昏腦脹等症狀。
綜上所述,霜塞清笳散中加入冰片,可有效發揮清熱解毒、消腫止痛、開竅通竅等功效,達到治療鼻塞、流涕等症狀的目的。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霜塞清笳散分析
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此方劑傳統主治「一切風火實證乳蛾」。乳蛾即現代所稱之扁桃體炎,分為急性和慢性,此方針對急性期風熱或實火證型,主要表現為咽喉紅腫疼痛、吞咽困難、發熱、口乾等實熱症狀。
組成分析與治療原理
方劑組成邏輯
- 血竭(2兩):活血散瘀、消腫止痛,針對咽喉局部充血腫脹。
- 兒茶(1兩):清熱解毒、收斂生肌,能減輕炎症反應。
- 朱砂(3錢):鎮靜安神、清熱解毒,古代用於熱毒咽喉腫痛。
- 薄荷(3錢):疏散風熱、清利咽喉,緩解局部不適感。
- 雄黃(5錢):解毒殺蟲、燥濕祛痰,對咽喉部感染有抑菌作用。
- 硼砂(5錢):清熱解毒、消腫防腐,直達咽喉病灶。
- 荊芥(3錢):祛風解表、利咽透邪,處理風熱外感因素。
- 細辛(5分):散寒止痛、通竅開閉,助藥力直達病所。
- 麝香(1分):開竅醒神、活血通經,增強藥物穿透力。
- 冰片(1錢):清熱止痛、開竅醒神,快速緩解疼痛。
整體功效特點
此方集清熱解毒、消腫止痛、利咽開音於一體,具有以下治療特點:
- 多層次作用:既有清熱解毒的治本作用(血竭、兒茶、硼砂),又有消腫止痛的治標效果(冰片、薄荷)。
- 局部直達:採取吹喉方式使藥物直接作用於病灶,方中麝香、冰片能增強藥物穿透力。
- 標本兼治:既處理風熱外邪(荊芥、薄荷),又解決熱毒壅滯(雄黃、硼砂)。
治療原理
本方針對「風火實證乳蛾」的發病機理設計:
- 風熱外邪侵襲咽喉,導致局部氣血壅滯→用荊芥、薄荷疏散風熱
- 熱毒熾盛,灼傷咽喉黏膜→用雄黃、硼砂、朱砂清熱解毒
- 局部氣血瘀阻,紅腫疼痛→用血竭、兒茶活血消腫
- 竅道閉塞,吞咽困難→用麝香、冰片開竅通閉
諸藥合用共奏清熱解毒、消腫止痛、利咽開音之效,針對急性咽喉炎症的實熱證型有直接治療作用。
傳統服藥法
血竭2兩,兒茶1兩,朱砂3錢,薄荷3錢,雄黃5錢,硼砂5錢,荊芥3錢,細辛5分,麝香1分,冰片1錢。
共乳細末,瓷瓶固封儲用。吹喉。
孕婦與婦女熱入血室及一切虛寒喉痛皆不可用。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霜塞清笳散具有一定的毒性,孕婦、哺乳期婦女、小兒以及有出血傾向者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霜塞清笳散, 出處:《喉科種福》卷四。 組成:血竭2兩,兒茶1兩,朱砂3錢,薄荷3錢,雄黃5錢,硼砂5錢,荊芥3錢,細辛5分,麝香1分,冰片1錢。 主治:一切風火實證乳蛾。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