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天王散方中包含天南星,主要源於其具有以下兩個方面的藥理作用:
- 祛風止痙: 天南星性溫,味辛,入肺、脾經,具有祛風止痙、化痰散結的功效。對於風寒濕邪阻滯經絡,引起肢體麻木、痙攣、抽搐等症狀,天南星可以起到很好的治療效果。
- 消痰止咳: 天南星能化痰散結,對於痰濁壅肺,咳嗽喘息等症狀,也有不錯的療效。
因此,天王散方中加入天南星,可發揮其祛風止痙、消痰止咳的功效,以達到治療風寒濕邪引起的肢體麻木、痙攣、抽搐以及咳嗽喘息等症狀的目的。
「天王散」中的黃土,實際上是指經過特殊處理的灶心土,具有溫中和胃、止血的作用。此方劑通常用於治療胃寒、吐血等症狀,灶心土的溫暖特性可以幫助改善脾胃虛寒的情況,從而達到治療的目的。
天王散中包含天麻,其主要原因在於天麻具有以下兩方面的作用:
- 平肝熄風: 天麻性平,味甘,歸肝經,能平息肝陽上亢,鎮靜安神,對於頭風眩暈、肢體麻木等症狀具有良好的療效。
- 祛風止痛: 天麻能祛除風邪,止痛止痙,對於風濕痺痛、筋脈拘攣等症狀具有緩解作用。
天王散作為治療頭痛眩暈、肢體麻木、風濕痺痛等症狀的常用方劑,天麻的加入有助於提升方劑的療效。
天王散中包含麝香,主要由於其開竅醒神,通經活絡之效。
麝香性溫,味辛,入心、脾、肝經,具有開竅醒神,通經活絡,散瘀止痛,消腫生肌之功效。其芳香走竄,可迅速穿透血腦屏障,直達病竈,達到開竅醒神、活血化瘀的效果。
天王散主要用於治療中風昏迷,痰濁壅塞,神志不清等症。麝香的開竅醒神功效,能幫助患者恢復神志,而通經活絡的功效,則有助於打通經絡,促進血液循環,改善中風後遺症。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天王散」主治功效分析
主治功效:
根據《本草綱目》與《古今醫統大全》的記載,「天王散」主要用於治療小兒因脾虛或誤服寒涼藥物所引起的吐瀉、慢驚等症狀,以及久咳噁心。其具體主治功效可歸納為:
- 止吐止瀉: 「天王散」針對小兒因脾虛或誤服冷藥導致的吐瀉症狀,具有止吐、止瀉的功效。
- 息風止痙: 針對脾虛生風所致的慢驚(抽搐)等症狀,「天王散」亦有息風止痙的作用。
- 化痰止咳: 根據古籍記載,「天王散」可治久嗽噁心,顯示其具備一定的化痰止咳功效。
治療原理分析:
「天王散」的治療原理主要體現在其藥物組成及其相互協同作用:
溫化寒痰,健脾化濕: 天南星經特殊炮製(?赤、炒熟)後,其溫燥之性得以緩解,更能發揮化痰散結、消腫解毒的功效。配合黃土的健脾和胃作用,有助於溫化體內寒痰,恢復脾胃運化功能,從根本上解決因脾虛導致的痰濕內生。
平肝息風,鎮靜安神: 天麻具有平肝息風、鎮靜安神的功效,針對脾虛生風導致的驚厥抽搐具有針對性療效。天麻的加入能有效緩解因肝風內動引起的慢驚症狀。
開竅醒腦,活血通經: 麝香具有開竅醒腦、活血通經的作用,可輔助其他藥物發揮療效,並有助於改善小兒因驚厥而導致的意識不清等狀況。
綜合分析:
「天王散」組方精巧,針對小兒脾虛、寒痰內聚、肝風內動的病機,採用溫化寒痰、健脾化濕、平肝息風、開竅醒腦的策略,達到止吐止瀉、息風止痙、化痰止咳的治療效果。其組方特點是充分利用藥物的協同作用,針對病機,療效顯著。
傳統服藥法
天南星1個(重八9錢者,去臍,黃土坑深三寸,炭火5斤,煅赤,入好酒半盞,安南星在內,仍架炭三條在上,候發裂取銼,再炒熟為末,用5錢),天麻(煨熟,研木)1錢,麝香1字。
上和勻。
三歲小兒用半錢,以生薑、防風煎湯調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有一定的毒性,不宜長期服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天王散, 出處:《本草綱目》卷十七引《錢乙小兒方》。 組成:天南星1個(重8-9錢者,去臍,黃土坑深3寸,炭火5斤,煅赤,入好酒半盞,安南星在內,仍架炭3條在上,候發裂取銼,再炒熟爲末,用5錢),天麻(煨熟,研木)1錢,麝香1字。 主治:小兒吐瀉,或誤服冷藥,脾虛生風痰慢驚,及久嗽惡心。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