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保真護命丹中加入天麻,主要是因為天麻具有以下兩個方面的功效:
- 平肝熄風:天麻能平息肝陽上亢,鎮定神經,對於眩暈、頭痛、肢體麻木等症狀有較好療效。
- 祛風止痛:天麻能祛除風邪,止痛止痙,對於風濕痺痛、筋骨疼痛等症狀有一定緩解作用。
因此,保真護命丹中加入天麻,能夠有效地發揮其平肝熄風、祛風止痛的功效,達到治療相關疾病的目的。
保真護命丹方中包含川牛膝,主要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活血通絡,祛風止痛: 川牛膝性溫,味苦,入肝、腎經,具有活血通絡、祛風止痛的功效。其能通經活絡,改善血液循環,緩解疼痛,對於保真護命丹治療的病症,如跌打損傷、風溼痹痛等,具有良好的輔助作用。
- 利水消腫,通利關節: 川牛膝還能利水消腫,通利關節,對於因水溼阻滯導致的關節腫痛、活動不便等症狀,也有很好的治療效果。這與保真護命丹所針對的病症相吻合,可以起到協同治療的作用。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保真護命丹方劑分析
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保真護命丹"主治「陰氣太盛,五臟昏濁,食畢困乏,雖未中年,衰老先至」。此描述指出患者主要表現為:
- 陰盛陽虛:體內陰寒之氣過盛,陽氣不足
- 臟腑功能低下:五臟運化失司,氣血運行不暢
- 消化功能障礙:餐後明顯疲倦困頓
- 早衰現象:未達中年卻出現衰老徵兆
證屬腎陽不足、脾胃虛弱,導致元氣虧損,精氣神不充。
組成藥物分析
1. 天麻(四兩)
- 性味歸經:甘平,歸肝經
- 主要功效:息風止痙,平抑肝陽,通經活絡
- 方中作用:調理肝風內動,疏通經脈氣血
- 配伍意義:在此方中主要用其通絡功能,而非單純息風
2. 牛膝(四兩,去苗銼)
- 性味歸經:苦酸平,歸肝、腎經
- 主要功效:補肝腎,強筋骨,逐瘀通經
- 方中作用:補益肝腎,引藥下行,活血通絡
- 配伍意義:針對腎虛萎弱之證,強壯腰膝
3. 天仙子(一升,淨肉炒黃)
- 性味歸經:苦溫,有毒,歸心、胃、肝經
- 主要功效:溫陽散寒,止痛定驚
- 方中作用:驅散陰寒,振奮陽氣
- 配伍意義:用其溫熱之性對抗陰寒之氣
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組方配伍特點
- 溫陽與補益並用:天仙子溫散陰寒,牛膝補益肝腎
- 上行與下行協調:天麻偏於上行通絡,牛膝擅長下行強壯
- 補瀉兼施:補肝腎與祛陰寒同時進行
推測治療機理
- 振奮陽氣:天仙子溫熱之性可對抗體內陰寒,振奮臟腑功能
- 補益肝腎:牛膝補養肝腎之精,強壯先天之本
- 疏通經絡:天麻通絡作用幫助氣血運行,改善「五臟昏濁」
- 改善代謝:全方協同作用可提升整體代謝能力,減輕餐後睏倦
治法體現
此方體現了中醫「益火之源,以消陰翳」的治療原則,通過溫補腎陽、疏導經絡的方法,針對陽虛陰盛的病理基礎進行調整。丸劑緩圖,酒為引經,符合調理慢性虛損的治療特點。
此方劑組合簡潔但針對性強,體現了古代醫家對陽虛陰盛導致早衰現象的獨特認識和治療思路。
傳統服藥法
天麻(銼)4兩,牛膝(去苗,銼)4兩,天仙子1升(淨肉,炒黃)。
消陰。
上以絹袋盛,浸酒中七日七夜,取藥炒乾為末,用浸藥酒和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日20丸,空心酒送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保真護命丹, 出處:《普濟方》卷二六五。 組成:天麻(銼)4兩,牛膝(去苗,銼)4兩,天仙子1升(淨肉,炒黃)。 主治:消陰。主治:陰氣太盛,五臟昏濁,食畢睏乏,雖未中年,衰老先至。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