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神仙活血丹方中加入當歸,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活血化瘀,養血補血: 當歸性溫,味甘辛,入心、肝、脾經。其具有活血化瘀、養血補血的功效,可改善氣血循環,促進血液運行,緩解瘀血阻滯所致的疼痛、腫脹等症狀,同時還能滋養血液,改善血液品質。
- 調和藥性,協同作用: 方劑中其他藥材可能偏寒涼或燥熱,而當歸性溫和,可以調和藥性,避免藥性過於偏激,更能協同其他藥材發揮療效,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神仙活血丹方劑中加入肉桂,主要出於以下兩點考慮:
1. 溫經散寒,促進血液循環: 肉桂性熱,入心、肝、腎經,具有溫經散寒、活血通絡的功效。方劑中加入肉桂,可溫暖經脈,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寒凝血瘀所致的疼痛、麻木等症狀。
2. 助藥力,增強藥效: 肉桂辛溫,可引藥入血,助其他藥物發揮藥效。同時,肉桂與其他藥物配伍,可增強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
因此,神仙活血丹方劑中加入肉桂,可以有效改善寒凝血瘀所致的疼痛、麻木等症狀,提高藥效。
「神仙活血丹」方劑中加入「三稜」,乃因其具備活血化瘀、消腫止痛之效。三稜入肝經,善於破瘀血,消積塊,故可有效解決因血瘀而引起的疼痛、腫脹等症狀。此外,三稜還具有一定的理氣作用,可幫助氣血運行,促進瘀血消散。因此,將三稜納入「神仙活血丹」方劑中,可加強活血化瘀之效,提升治療效果。
神仙活血丹方劑中加入木香,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 行氣止痛:木香味苦辛,性溫,入脾、胃經,具有行氣止痛、健脾消食的功效。方劑中加入木香,有助於疏肝理氣,緩解氣滯血瘀所致的疼痛,並促進血液循環。
- 健脾和胃:木香可健脾和胃,增進食慾,改善消化功能。神仙活血丹方劑常用於治療婦科疾病,如痛經、閉經等,這些疾病往往與脾胃虛弱相關,加入木香有助於調理脾胃,提高身體抵抗力,促進疾病康復。
神仙活血丹方劑中包含穿山甲,主要源於其藥性特點:
1. 活血化瘀: 穿山甲性微寒,味甘鹹,入肝、胃經。其鱗甲具有活血化瘀、通絡止痛之效,能有效改善氣血運行不暢、瘀血阻滯所致的疼痛、腫脹等症狀,與方劑的活血化瘀功效相輔相成。
2. 舒筋通絡: 穿山甲具有一定的舒筋通絡作用,能促進血液循環,緩解筋骨疼痛,改善關節活動受限等問題。對於一些因瘀血阻滯引起的肢體麻木、疼痛等症狀,穿山甲也能起到一定的緩解作用。
總之,穿山甲在神仙活血丹方劑中起到活血化瘀、舒筋通絡的作用,有助於改善氣血循環,緩解疼痛,促進康復。
「神仙活血丹」方劑中加入蒲黃,主要考慮以下兩點:
- 活血化瘀: 蒲黃性味甘平,入肝、膀胱經,具有活血化瘀、止血消腫之效。方劑中加入蒲黃,有助於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瘀血情況,達到活血止痛的效果。
- 利尿通淋: 蒲黃具有利尿通淋的功效,可以幫助排除體內多餘的水分和毒素,減輕水腫和炎症反應,進一步促進傷口癒合。
神仙活血丹中加入白芍,主要出於以下兩點原因:
- 緩解疼痛,止血止痛:白芍性微寒,味苦酸,入肝脾經,具有養血柔肝,斂陰止痛,收斂止血的功效。方劑中加入白芍,可以有效緩解因氣血瘀滯引起的疼痛,並止住因血瘀引起的出血。
- 調和藥性,促進藥效:神仙活血丹通常用於治療瘀血阻滯引起的疼痛,方劑中可能含有較為辛辣燥熱的藥物,白芍的性寒可以有效調和藥性,避免燥熱傷陰,同時又能促進活血化瘀藥物的藥效發揮,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神仙活血丹中加入水蛭,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活血化瘀: 水蛭性寒,味鹹,具有破血逐瘀、通經活絡之功效。對於血瘀所致的疼痛、腫脹、閉經等症狀,水蛭能有效改善。
2. 消腫止痛: 水蛭的唾液中含有水蛭素,具有抗凝血、溶栓、抗炎等作用,能促進血液循環,消散瘀血,並減輕炎症反應,起到止痛的效果。
因此,神仙活血丹中加入水蛭,可以有效地活血化瘀、消腫止痛,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神仙活血丹方劑中加入石灰,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 引火歸元: 石灰性寒,入肝經,能引火下行,將上焦之熱引導至下焦,達到清熱解毒、活血化瘀的效果。尤其在處理因熱毒壅滯、血脈瘀阻所致的瘡瘍腫毒、跌打損傷時,石灰能引熱下行,配合其他藥物,促進血液循環,消腫止痛。
- 引藥入經: 石灰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藥物,使其更容易被吸收,並將藥力引導至患處,增強藥效。例如,在治療外傷骨折時,石灰可以將活血化瘀藥物吸附,並帶入骨骼部位,促進骨折癒合。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神仙活血丹之傳統功效與組成分析
一、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此方主治「婦人血氣凝滯,月信不來,日漸羸瘦」,乃針對女性因血瘀內阻、經脈不通所致的閉經(月信不來)與氣血不榮形體(羸瘦)而設。血瘀日久,新血不生,故身體日漸虛弱;瘀阻胞宮,則經閉不行。其機理為活血破瘀、通經散結,以解血瘀爲核心,兼顧行氣調血。
二、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一)藥物分類與配伍
活血破瘀主力
- 水蛭、蛀蟲:蟲類藥善走竄,破血逐瘀力猛,直入血絡攻堅,針對久瘀不散之頑症。
- 穿山甲、鯉魚鱗:穿山甲「炮焦」後通絡散結,鯉魚鱗取其「鱗介走血」之性,二者均能破瘀通經,尤擅消解血絡瘀阻。
- 荊三稜、蒲黃:三棱破血行氣,蒲黃活血止血,一攻一守,防破血過猛而留瘀。
行氣活血輔助
- 木香:辛溫行氣,氣行則血行,助活血藥疏通經絡。
- 當歸、芍藥:養血和血,調理血分,避免過度攻伐傷正,符合「瘀去新生」之理。
溫通血脈
- 桂(肉桂):溫陽散寒,血得溫則行,寒凝得散則瘀滯自消。
賦形與護正
- 糯米粥為丸:緩和峻藥之性,顧護脾胃,使攻瘀不傷正。
- 朱砂為衣:取其鎮心安神之效,或兼防腐之用。
(二)方劑特點
- 蟲鱗並用,攻瘀為先:水蛭、蛀蟲配穿山甲、鯉魚鱗,形成「血肉有情」與「鱗介走血」的組合,集中攻逐深層血瘀。
- 攻補兼施:當歸、芍藥養血,糯米護胃,使破血不耗血,適合「瘀久兼虛」之證。
- 酒助藥力:溫酒送服,增強活血通絡之效,促藥達病所。
(三)治療原理
此方以「破瘀通經」為主軸,透過蟲鱗藥破血、行氣藥疏導、溫藥散寒、養血藥調和,共奏「去瘀生新」之效。瘀血去則經脈通,新血生則羸瘦漸復,符合《內經》「疏其血氣,令其條達」之旨。其設計反映古代對「久瘀成癥」的治療思路,展現中醫「以通為補」的辯證智慧。
傳統服藥法
當歸(焙)1兩,桂1兩,荊三稜1兩,木香1兩,穿山甲(炮焦)1兩,鯉魚鱗1兩,蒲黃1兩,芍藥1兩,水蛭(銼,石灰炒)半錢,蛀蟲(去頭翅足,炒)半錢。上為細末,糯米粥為丸,如梧桐子大,朱砂為衣。
每服10丸,食前溫酒送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孕婦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神仙活血丹, 出處:《醫方類聚》卷二一○引《施圓端效方》。 組成:當歸(焙)1兩,桂1兩,荊三棱1兩,木香1兩,穿山甲(炮焦)1兩,鯉魚鱗1兩,蒲黃1兩,芍藥1兩,水蛭(銼,石灰炒)半錢,蛀蟲(去頭翅足,炒)半錢。 主治:婦人血氣凝滯,月信不來,日漸羸瘦。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