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神守散中包含馬錢子,主要基於其強烈的興奮作用。馬錢子含有馬錢子鹼,可興奮脊髓運動神經元,提高肌肉張力,並具有止痛作用。
對於神守散而言,馬錢子能增強機體的抵抗力,改善因外邪入侵而導致的肢體麻木、疼痛等症狀。然而,由於馬錢子毒性較大,需謹慎使用,並由專業醫師根據患者體質及病情進行調整。
主治功效
神守散主治功效分析
《解圍元藪》中記載的「神守散」,其主治範圍廣泛,涵蓋「蛇皮、魚鱗、邪魅、癢風、顛風,一切危重之症」。細究其組成及古代文獻描述,可深入分析其治療原理。
組成與功效:
神守散的核心藥味為馬錢子,其性味苦溫,具有強烈的活血化瘀、消腫止痛之功。此藥峻猛,能通絡散結,針對瘀血阻滯、氣機不暢所致的病症,有明顯療效。文獻中提及,需經過炮製,以薑蔥汁拌濕後埋藏,再取出曬乾,此為減低其毒性、引導藥性的方法。
文獻中雖未明確指出其他草藥成分,但提及「加猴薑、木香、牛膝、紅花、當歸、萆薢、茄根」,這些藥物各自具有不同功效,與馬錢子相輔相成,共同增強療效:
- 猴薑: 溫中散寒、祛濕止痛,有助於溫化體內寒濕,減輕因寒邪導致的疼痛。
- 木香: 行氣止痛、健脾消食,可理氣通暢,改善氣滯引起的疼痛、不適。
- 牛膝: 活血通經、引藥下行,有助於引導藥力至下焦,治療下肢病症。
- 紅花: 活血通經、祛瘀止痛,增強活血化瘀之效,可改善血瘀相關病症。
- 當歸: 補血活血、調經止痛,可補血養血,與活血藥同用,增強療效。
- 萆薢: 利濕祛濁、通利關節,可祛除體內濕邪,改善關節不利。
- 茄根: 清熱解毒、消腫止痛,有助於清解體內熱毒,減輕腫痛。
此外,文獻中另提到一個配方,加入「乳香、沒藥、麝香、地龍」,這些藥物亦為活血化瘀、通絡止痛之品,其中:
- 乳香、沒藥: 活血止痛、消腫生肌,可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疼痛、腫脹。
- 麝香: 開竅醒神、活血通經,具有較強的開竅醒腦作用,能促進藥物的吸收。
- 地龍: 清熱通絡、平喘止痙,能疏通經絡,改善經絡瘀阻、痙攣等問題。
治療原理分析:
- 活血化瘀,通絡止痛: 神守散的核心治療原理為活血化瘀,通過馬錢子等峻猛的藥物,破除體內瘀血,疏通經絡,使氣血運行順暢,達到止痛的目的。此適用於「蛇皮、魚鱗」等因血瘀經絡痹阻所致的皮膚問題,亦可改善因氣滯血瘀引起的疼痛。
- 祛風除邪,鎮驚定癇: 「邪魅、癢風、癲風」等病症,在中醫理論中常與風邪、痰火內擾有關。神守散中,木香等行氣之品可疏理氣機,配合麝香、地龍等開竅醒神之藥,有助於驅除體內風邪、化痰開竅,達到鎮驚定癇的效果。
- 溫經散寒,祛濕止痛: 猴薑等溫性藥物,可溫化體內寒濕,改善因寒濕引起的疼痛、關節不利等問題,配合萆薢等利濕之品,可祛除體內濕邪,恢復身體的平衡。
- 峻補與攻邪並用: 此方雖以馬錢子為峻猛之藥,但加入當歸等補血之品,可緩解峻藥之弊,同時起到補血養血的作用,體現了中醫攻補兼施的治療原則。
總結:
神守散的治療特色在於其峻猛的藥性和多重藥效的疊加。它既能活血化瘀,疏通經絡,又能祛風除邪,化痰開竅,還能溫經散寒,祛濕止痛。因此,它適用於多種疑難雜症,尤其是因氣滯血瘀、風痰內擾所致的「蛇皮、魚鱗、邪魅、癢風、顛風」等危重病症。此方強調藥力迅猛,故能奏效迅速。
此方體現了中醫辨證論治、靈活運用藥物的思想,透過分析病因病機,選擇適當的藥物組合,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傳統服藥法
番木鱉(用銅刀刮去粗皮)。各風以此為主方,量加白花蛇、地龍、麝香、蠶蛻、蟬衣、僵蠶、當歸等品尤妙。
將麻油入瓦罐內煎滾,漸投下木鱉煎之,待三沈三浮,發泡焦黃,取出曬乾為末。
每服1分,臨臥白湯送下。避風待汗乾方可起,服至100日,眉生,斑退,腫消,瘡斂,如熱反增,乃內毒發出,甚妙。一方用藥末1兩,加甘草末5分更妙。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神守散, 出處:《解圍元薮》卷三。 組成:番木鱉(用銅刀刮去粗皮)。 主治:蛇皮魚鱗,邪魅癢風、癲風,一切危重之症及痰火、癲癇。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