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瘋丹

LI FENG DAN | 更多圖表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0

寒性指數

47

熱/寒比例

極寒 (0.02)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50%
脾經 50%
肝經
脾經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利瘋丹是一種傳統的中藥方劑,主要用於治療瘋狂症狀及精神疾病等。其組成中包含馬錢子,這是一種有毒的藥材,主要成分為馬錢子鹼,具有明顯的興奮作用。馬錢子的使用原因主要在於其強烈的刺激效果,可以用來調節神經系統,對於一些精神症狀的緩解有一定的幫助。

馬錢子能夠促進中樞神經系統的活性,提升患者的精神狀態,這在某些瘋狂或癲狂症狀中是必要的。然而,應用馬錢子時需謹慎,因其毒性較大,過量可能引起中毒反應。因此,在使用利瘋丹時,必須在專業醫師的指導下進行,確保用藥的安全性與有效性。此外,合併其它藥材來調和馬錢子的性質,能進一步降低其毒性,提升療效,達到治療的最佳效果。

主治功效


利瘋丹主治功效分析

利瘋丹主要用於治療以下幾種皮膚病症:

  • 蛇皮瘋: 古文描述為“先發臀股間,皮膚迸裂,形如蛇腹之紋,或痛或癢,蔓延周身,發極迅速”。從症狀描述來看,可能類似於現代醫學的銀屑病或某些類型的皮癬
  • 鱗癲瘋: 古文未明確描述其症狀,僅將其與蛇皮瘋、蛓毛瘋並列,推測可能也是一種以皮膚鱗屑為主要表現的皮膚病。
  • 魚鱗瘋: 古文描述為“初發起於遍身乾白,浮癢麻木,漸生小瘡,變成梅花片,如刀刮魚靨之皮,癢而搔之則痛,或出黃水,冷熱俱怕”。從症狀描述來看,與現代醫學的魚鱗病極為相似。
  • 蛓毛瘋: 古文未明確描述其症狀,僅將其與蛇皮瘋、鱗癲瘋並列,推測可能與毛髮脫落或異常有關。
  • 大麻瘋: 古文僅提及大麻瘋,並未進一步說明。

治療原理分析

利瘋丹的主要成分為馬錢子(古文稱“番木鱉”),其性味苦、寒,有毒。根據古文記載,馬錢子需經炮製(“刀刮去皮毛,入麻油內,煎至焦黃色為度”),取其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

古文也提到利瘋丹的服用方法:“每服一分,臥時白湯下,須擇無風處出汗,一月方可起身。” 這種服藥後發汗的療法,在古代中醫看來,是通過發汗將體內的“毒”排出體外,以達到治療目的。

結合古文對蛇皮瘋、魚鱗瘋等病症的描述,這些疾病可能與血瘀、氣血不暢有關。馬錢子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可能有助於改善局部血液循環,從而緩解皮膚症狀。此外,馬錢子還具有一定的止痛作用,可以減輕患者的痛苦。

由於古文並未詳細描述藥方中其他成分,僅在《雜病廣要》中提到搭配紅花,紅花也具有活血通絡、散寒止痛之功效,可能與馬錢子協同作用,增強療效。

總體而言,利瘋丹的治療原理可能是通過馬錢子等藥物的活血化瘀、消腫止痛作用,改善皮膚局部的血液循環,並通過發汗的方式排出體內的“毒素”,從而達到治療蛇皮瘋、鱗癲瘋、魚鱗瘋等皮膚病症的目的。但此方劑中主藥馬錢子毒性較大,需謹慎使用,並且隨著現代醫學的發展,已有更多安全有效的治療方法,因此利瘋丹在現代臨床上已較少使用。

傳統服藥法


番木鱉。上藥刀刮去皮毛,入麻油內煎至焦黃色為度,取出為末。
大瘋發表用之,每服1分,臥時白湯下。須擇無風處,出汗1月,方可起身。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腹瀉癡呆智能低下

相同名稱方劑


利瘋丹, 出處:《瘍醫大全》卷二十八。 組成:番木鱉。 主治:蛇皮瘋,鱗癲瘋,毛瘋。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