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烏丸

SHEN WU W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濟生》卷三

熱性指數

23

寒性指數

8

熱/寒比例

(2.88)

複方歸經比例

腎經 31%
肝經 26%
心經 12%
脾經 8%
胃經 8%
膀胱經 8%
大腸經 5%
腎經
肝經
心經
脾經
胃經
膀胱經
大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神烏丸方劑中含有烏頭,乃因其具有強烈的溫經散寒、祛風止痛之效。烏頭性溫,味辛,入心、脾、腎經,能驅散寒邪,溫通經絡,舒筋活絡。在治療寒性疾病如風寒濕痹、肢體麻木、關節疼痛等方面,烏頭可發揮重要作用,尤其對於寒性疼痛或風寒濕痹導致的麻木、肢體僵硬等症,烏頭能起到迅速緩解疼痛、恢復肢體功能的功效。

然而,烏頭亦有毒性,使用需謹慎。神烏丸中含有其他藥材,如附子、川芎等,與烏頭配合使用,可降低毒性,提高療效。此外,神烏丸的制備過程通常會經過炮製,以減低烏頭的毒性,確保藥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神烏丸方劑中包含虎骨,主要原因如下:

  1. 強筋健骨: 虎骨在中醫理論中被認為具有強筋健骨的功效,可以治療因風寒濕邪引起的腰膝酸軟、肢體麻木等症狀。神烏丸主治肝腎不足、風寒濕邪侵襲所致的腰膝酸軟、筋骨疼痛等症,因此加入虎骨以增強其強筋健骨的效果。
  2. 祛風除濕: 虎骨還具有祛風除濕的功效,可以治療風濕痹痛、筋骨拘攣等症。神烏丸除了強筋健骨外,也兼具祛風除濕的作用,因此加入虎骨可以加強其祛風除濕的效果,進一步達到治療目的。

神烏丸方劑中包含海桐皮,主要是因為海桐皮具有以下兩種作用:

  1. 收斂止血: 海桐皮味苦性寒,具有收斂止血的功效,能有效止住因血熱妄行而引起的出血症狀,如鼻衄、咯血、尿血等。
  2. 清熱解毒: 海桐皮亦具清熱解毒的功效,能清熱涼血,解毒消腫,對於因熱毒上攻而導致的口舌生瘡、咽喉腫痛等症狀也有一定療效。

因此,神烏丸方劑中加入海桐皮,可起到收斂止血、清熱解毒的作用,有助於治療因血熱妄行或熱毒上攻引起的各種出血症狀。

神烏丸方劑中包含萆薢,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補腎壯陽,祛風除濕:萆薢性味甘溫,入腎經,具有補腎壯陽、祛風除濕的功效。神烏丸主治腎虛陽痿、腰膝酸軟、風濕痺痛等症,萆薢的補腎壯陽作用可以增強腎氣,而祛風除濕作用可以緩解風濕痺痛,與方劑整體功效相契合。
  2. 配合其他藥材:萆薢與神烏丸中其他藥材如杜仲、肉桂、淫羊藿等配合,可以增強補腎壯陽、祛風除濕、溫腎壯陽等功效,協同作用,提高療效。

神烏丸方劑中包含川牛膝,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補腎壯陽,祛風濕: 川牛膝性溫,味苦甘,入肝腎經,具有補腎壯陽、祛風濕、通經絡的作用。神烏丸方劑主治腎虛腰痛,風濕痺痛,而川牛膝的補腎壯陽及祛風濕功效,正好可以針對病症,起到標本兼治的效果。
  2. 引藥下行,活血通絡: 川牛膝善於引藥下行,且具活血通絡之效。神烏丸方劑中,其他藥材多偏於補益,而川牛膝可引藥下行至腎經,並促進血液循環,使藥力更易到達病所,達到更好的療效。

神烏丸方中加入肉蓯蓉,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補腎壯陽: 肉蓯蓉味甘性溫,入腎經,具有補腎壯陽、潤腸通便之效。神烏丸乃滋腎壯陽之劑,而肉蓯蓉可增強其補腎之力,使藥效更為顯著。
  2. 補精益髓: 肉蓯蓉富含多種營養成分,可補精益髓,強健筋骨。神烏丸除補腎壯陽外,亦有益精填髓之功,肉蓯蓉的加入可進一步增強此功效,使藥效更為全面。

神烏丸是一種廣泛應用於中醫的方劑,其主要功能是補腎壯陽、強筋骨。方劑中包含狗脊,主要是因為狗脊具有良好的補腎強腰的效果。狗脊,即狗脊草,性溫,味甘,入腎經。它能夠促進腎氣的生發,增強人體的陽氣,對於腰膝酸軟、四肢無力等症狀有顯著的療效。

在神烏丸的配方中,狗脊不僅用以補腎,還可增強方劑的整體療效。中醫講究藥性相生相剋,狗脊的補益特性與其他藥材搭配,可以使方劑的功能更加協調,提升血液循環,促進新陳代謝,從而達到療效增強的目的。此外,狗脊還有助於改善骨骼健康,符合神烏丸強壯筋骨的主要作用。因此,狗脊的加入是神烏丸組方的重要考量之一。

主治功效


神烏丸主治功效分析

根據《奇效良方》、《嚴氏濟生方》及《濟陽綱目》等古籍記載,神烏丸主要用於治療「遠年近日乾濕腳氣」。所謂「腳氣」,在中醫範疇並非單指現代醫學的腳氣病(維生素B1缺乏症),而是指因風、寒、濕等邪氣侵襲下肢經絡,導致氣血運行不暢,所產生的腿足痠麻、腫脹、疼痛等症狀。

治療原理分析:

神烏丸的組方,以辛溫散寒、祛風除濕、補益肝腎為主要治療原則,針對腳氣病機的複雜性,兼顧多個病理環節:

  • 散寒止痛,溫經通絡: 方中重用川烏(炮製後)辛熱大毒,具有強力的散寒止痛、溫經通絡之功,能祛除經絡中的寒邪,緩解疼痛。
  • 祛風除濕,舒筋活絡: 海桐皮能祛風除濕,通經活絡,與川烏協同作用,加強散寒祛濕之效。川萆薢利濕通絡,亦可幫助清除下肢濕邪,?解??疼痛。
  • 補益肝腎,強筋健骨: 虎脛骨酥炙後,能補腎強筋,強壯筋骨,對於久病耗損腎精者尤為適用。肉蓯蓉補益精血,壯陽固本,可加強補腎壯筋之效。川牛膝補肝腎,強腰膝,並引藥下行,直達病所。金毛狗脊則能補虛養身,強筋骨。
  • 木瓜膏為丸: 古方採用木瓜膏為丸,木瓜本身具有舒筋活絡、和胃化濕之功效,不僅能使藥物成丸,更能加強整體治療效果。
  • 溫酒送服: 方劑選用溫酒送服,酒性溫熱,可助藥力通行,加速祛除體內寒邪,並能引藥下行,直達病所。

綜合來看,神烏丸透過辛溫散寒、祛風除濕、補益肝腎的多重作用,達到通經活絡、舒筋止痛的目的,從而有效治療因風寒濕邪侵襲、肝腎虧虛所致的腳氣病症。此方針對遠年近日,乾濕之腳氣皆可使用,反映其較廣泛的適應症。

傳統服藥法


川烏(炮,去皮臍,切片,炒令變色)1兩,虎脛骨(酥炙)1兩,海桐皮1兩,川萆薢1兩,川牛膝(去蘆,酒浸)1兩半,肉蓯蓉(酒浸)1兩半,金毛狗脊(燎去毛)半兩。
上為細末,用木瓜膏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70丸,空心、食前溫酒送下。
造木瓜膏法:先用好艾葉以鹽水灑濕,蒸炊久,再灑再蒸,凡三次;用宣木瓜一個(生),去皮瓤,切下蓋子作一甕子,填艾葉在內,將蓋子合定,再蒸極軟,去艾不用,只將木瓜研細為膏。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有毒,臨床應用應慎重。

相關疾病


腳氣病

相同名稱方劑


神烏丸, 出處:《濟生》卷三。 組成:川烏(炮,去皮臍,切片,炒令變色)1兩,虎脛骨(酥炙)1兩,海桐皮1兩,川萆薢1兩,川牛膝(去蘆,酒浸)1兩半,肉蓯蓉(酒浸)1兩半,金毛狗脊(燎去毛)半兩。 主治:遠年近日乾濕腳氣。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