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化積止痢湯中加入神麴,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 消食化積:神麴性溫,味甘,入脾胃經,具有消食健胃、化積止滯的功效。對於積滯內停、食積不化導致的腹痛、腹瀉等症狀,神麴能有效促進消化,化解積滯,達到止痢效果。
- 理氣止痛:神麴亦有理氣止痛之效。對於因氣機不暢、腹痛腹脹所致的腹瀉,神麴能疏理氣機,緩解腹痛,進一步促進腸胃功能恢復,達到止痢之目的。
化積止痢湯中包含木香,主要原因如下:
一、木香味苦辛,性溫,入脾、胃、大腸經,具消食化積、行氣止痛之功效。其苦味能燥濕化積,辛味能行氣止痛,溫性則能溫中散寒,有助於治療積滯停滯於腸胃所導致的腹痛、腹脹、痢疾等症狀。
二、化積止痢湯多用於治療因飲食積滯、脾胃虛弱、寒濕內蘊所致的泄瀉、腹痛等症狀。而木香能化解積滯,行氣止痛,並能溫脾胃、燥濕氣,與其他藥材配合,可達到標本兼治的效果。
化積止痢湯中包含檳榔,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 消積導滯:檳榔性溫,味辛,入脾、胃經,具有消食導滯、行氣止痛之功。對於積滯內停、脘腹脹滿、食積不化所致的腹瀉,檳榔能幫助消導積滯,改善腸胃功能,從而止痢。
- 殺蟲止癢:檳榔對於蛔蟲、絛蟲等寄生蟲具有殺滅作用。部分腹瀉可能由腸道寄生蟲感染引起,檳榔可驅蟲止癢,達到止痢的效果。
此外,檳榔與其他藥材配伍,能發揮更好的止痢功效,例如與山楂、神曲等配伍,加強消食導滯作用;與白芍、甘草等配伍,緩解腸道痙攣,減少腹痛。
化積止痢湯中加入黃連,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 清熱燥濕:黃連味苦性寒,入心、胃、肝經,具有清熱瀉火、燥濕止瀉的功效。化積止痢湯主要針對積滯化熱、濕熱內蘊導致的腹瀉,黃連能清熱燥濕,消解腸道積滯,從而達到止瀉的效果。
- 抑菌止痢:黃連對多種致病菌具有抑制作用,能抑制腸道內細菌的繁殖,減少腸道炎症,進一步控制腹瀉症狀。
化積止痢湯中加入砂仁,乃因其具有以下兩大功效:
- 化積消食: 砂仁味辛、性溫,入脾胃經,能消食積、開胃進食。對於脾胃虛弱,飲食不消化所致的腹痛、腹瀉,砂仁可助其運化,改善消化功能,減輕腹痛腹瀉症狀。
- 溫中燥濕: 砂仁性溫,能溫中散寒,燥濕止瀉。對於脾胃虛寒,寒濕內停所致的腹瀉,砂仁可溫暖脾胃,祛除寒濕,改善腹瀉症狀。
因此,化積止痢湯中加入砂仁,可有效化解積滯、溫中燥濕,達到止痢的效果。
化積止痢湯中加入麥芽,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 消食化積:麥芽性味甘平,入脾胃經,具有消食化積、健脾開胃之效。對於因飲食積滯、脾胃不和而導致的腹瀉、痢疾等症狀,麥芽能促進消化,化解積滯,改善脾胃功能,從而達到止痢的目的。
- 和胃降逆:麥芽還具有和胃降逆的作用,可以緩解因積滯引起的胃氣上逆、嘔吐等症狀,進一步促進脾胃運化,達到止痢的效果。
因此,化積止痢湯中加入麥芽,是為了消食化積、和胃降逆,協同其他藥材共同發揮止痢作用。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化積止痢湯功效分析
傳統古代主治
本方專治「痘後久痢不止」,為痘症(如天花)後期,因餘毒未清或脾胃受損,導致積滯內停、濕熱下注所引起的慢性痢疾。症見腹脹腹痛、裡急後重、便下黏穢或挾未消化食物,病程纏綿難癒。
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消食化積:
- 神曲、麥芽:健脾消食,擅解穀食停滯,針對痘後脾胃虛弱、食積不化。
- 砂仁:醒脾行氣,助運化而止瀉,兼緩腹痛。
行氣導滯:
- 廣木香、檳榔:疏通腸胃氣機,木香調和中焦滯氣,檳榔破氣下行,共除腹脹裡急後重。
清熱燥濕:
- 黃連:清腸胃濕熱,解毒止痢,針對痘毒餘熱或濕熱蘊結之便穢黏膩。
全方配伍核心
以「消積行滯」為主,輔以「清熱止痢」。針對痘後特殊病機(正虛餘毒+食積氣滯),通過消導食積、通暢氣機,使腸腑運化恢復,佐黃連清熱而痢自止。此方體現「通因通用」之法,非單純止瀉,反以行氣消導治本。
備註
古人用於痘後痢,因痘毒易與積滯互結,今臨床或可延伸於「食積型痢疾」或「濕熱滯腸兼氣滯」之證,但須辨證加減。
傳統服藥法
神曲、廣木香、檳榔、黃連、砂仁、麥芽。
化積滯,止痢。
水煎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一定的刺激性,脾胃虛弱者慎用。
相同名稱方劑
化積止痢湯, 出處:《瘍醫大全》卷三十三。 組成:神曲、廣木香、檳榔、黃連、砂仁、麥芽。 主治:化積滯,止痢。主治:痘後久痢不止。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