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寶散

六寶散

LIU BAO S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仙拈集》卷四

熱性指數

4

寒性指數

29

熱/寒比例

極寒 (0.14)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19%
腎經 18%
心經 17%
肝經 16%
大腸經 9%
脾經 9%
胃經 5%
小腸經 3%
肺經
腎經
心經
肝經
大腸經
脾經
胃經
小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六寶散中包含五倍子,主要源於其收斂止瀉的功效。五倍子為蓼科植物五倍子樹的蟲癭,富含鞣質,具有強烈的收斂作用,能抑制腸道蠕動,減少腸液分泌,從而達到止瀉的效果。

此外,五倍子亦能止血、消炎,對治療因濕熱或脾虛所致的腹瀉具有較好的療效。因此,六寶散中加入五倍子,可協同其他藥物共同發揮止瀉、消炎等功效,達到治療目的。

六寶散中包含硃砂,主要基於其鎮心安神之效。硃砂性寒,味甘鹹,入心經,能鎮心安神,清熱解毒,具有鎮靜、安眠的作用。古人認為心主神志,心火亢盛則神志不安,而硃砂能清心火,使心神寧靜。此外,硃砂亦有解毒作用,可用於治療熱毒入心所致的神昏譫語、心煩不安等症。因此,在六寶散中加入硃砂,旨在以其鎮心安神、清熱解毒之效,達到治療心神不寧、心煩失眠等症的目的。

六寶散中包含孩兒茶,主要基於其清熱解毒的功效。孩兒茶性寒,味苦,入肝、胃經,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對於因熱毒蘊結所致的各種炎症、瘡瘍、腫毒等疾病具有較好的療效。

六寶散常用於治療小兒疳積、腹瀉、發熱等症,孩兒茶的加入能有效清熱解毒,緩解炎症,配合其他藥材,起到協同作用,增強藥效。

六寶散是一種傳統中藥方劑,主要用於補益脾胃、強壯體質。其中,輕粉的添加具有深遠的意義。輕粉,主要成分為鉛華,其性質輕而細膩,能夠有效促進藥效的吸收。輕粉在中醫理論中被認為能夠引導其他藥材向心肺等重要臟腑發揮作用,有助於提升整體方劑的療效。

此外,輕粉具有一定的矯味作用,可以調和其他藥材的口感,使得方劑更易於服用,提高患者的依從性。再者,由於輕粉性平,它能夠平衡方劑中的其他成分,使得整體療效更加和諧,減少因藥材性質差異而產生的相剋情況。

需要注意的是,輕粉的使用需謹慎,過量或不當使用可能導致副作用。因此,在使用六寶散或類似方劑時,應依據醫師建議,合理搭配,方能發揮其應有的作用。透過這樣的組合,六寶散能夠更好地達到補益健脾、增強元氣的效果。

六寶散是中醫中的一種經典方劑,主要用於補益氣血、健脾益腎,對於虛損、疲乏有良好的療效。其中的組成包括多種藥材,以達到協同增益的效果。然而,六寶散中包含水銀的原因則相對特殊。水銀在中醫理論中被視為一種重金屬藥材,具有一定的藥理作用,能夠清熱解毒以及消腫止痛。在某些特定的臨牀狀況下,水銀被用來調節體內的陰陽平衡,促進氣血流通。然而,因為水銀的毒性以及對人體的潛在危害,現今中醫界對其應用非常謹慎,且多數情況下已經淘汰。當代醫學強調安全與無害,許多傳統方劑中的水銀成分也逐漸被更加安全有效的替代品替換。這使得六寶散的應用更加註重於調和藥材的搭配,以實現理想的療效而不影響患者的健康。

六寶散中加入冰片,主要基於其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

冰片性涼,味辛,入心、肺經。其清熱解毒作用能有效抑制炎症反應,消腫止痛作用則能緩解疼痛,並促進組織修復。

六寶散主治熱毒瘡瘍,症狀多伴有紅腫熱痛。冰片的加入,既能清熱解毒,又能消腫止痛,配合其他藥材,共同發揮療效,達到治療目的。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六寶散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此方載於古代醫籍,主治「陰頭疳瘡」,即男性外生殖器(陰莖龜頭或包皮)因濕熱毒邪浸漬,或感染穢毒而生的潰瘍瘡瘍,臨床表現多為局部紅腫、糜爛、滲液,甚則流膿出血,伴有疼痛或瘙癢。其病機多與下焦濕熱、毒火蘊結相關,治當清熱解毒、斂瘡生肌、殺蟲止癢。


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1. 五倍子(燒存性)

    • 性味酸澀,燒存性後增強收斂止血、燥濕斂瘡之效,用於潰瘍滲液、瘡面不收。
    • 現代可推測其鞣酸成分有凝固蛋白、抑菌作用。
  2. 朱砂(7分)

    • 傳統用於「攻毒殺蟲」,清心鎮驚,其硫化汞成分對局部黴菌、寄生蟲有一定抑制作用。
    • 古代外用治瘡瘍腫毒,但需注意其毒性,此方比例較高,可能以毒攻毒。
  3. 兒茶(5分)

    • 苦澀性涼,清熱止血、生肌斂瘡,促進潰瘍愈合,現代研究含鞣質、黃酮,具抗炎收斂效果。
  4. 輕粉(2分半)

    • 即氯化亞汞,古代用於殺蟲攻毒,對濕疹、疥癬、潰瘍有效,但具腐蝕性,可能用以蝕腐生新。
  5. 水銀(1分)

    • 直接殺蟲攻毒,古代外用治頑癬惡瘡,抑制微生物,但毒性強,此方用量極低,可能用於頑固性潰瘍。
  6. 冰片(半分)

    • 辛香走竄,清熱止痛、防腐生肌,促進藥物滲透,改善局部循環,緩解疼痛。

加減邏輯

  • 狗骨燒灰:從一邊爛加用,或取其溫斂止血、強骨生肌之效,或含礦物質輔助收斂。
  • 鱉殼燒灰:從周圍爛加用,可能取其鹹寒清熱、軟堅散結,或因鈣質促進瘡面乾燥。

全方思路
以「清熱解毒+收斂生肌+殺蟲止癢」為主軸:

  • 攻毒殺蟲:朱砂、輕粉、水銀針對濕熱穢毒或寄生蟲感染。
  • 收斂生肌:五倍子、兒茶減少滲出、促進瘡口愈合。
  • 止痛透散:冰片緩解疼痛,助藥力滲透。

此方劑體現古代「以毒攻毒」與「斂瘡生肌」並用的外治理念,適用於腐肉未脫、新肌未生的潰瘍階段,然組方含重金屬,需嚴格控制劑量與使用週期。

傳統服藥法


五倍(燒存性),朱砂各7分,兒茶5分,輕粉2分半,水銀1分,冰片半分。
如從一邊爛,加狗骨燒灰2分;從周圍爛,加鱉殼燒灰2分。
上為細末。
敷患處。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六寶散具有一定的毒性,使用時應注意用量,避免過量使用。

相關疾病


軟性下疳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