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兒粉

香兒粉

XIANG ER FE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4

寒性指數

32

熱/寒比例

極寒 (0.13)

複方歸經比例

心經 24%
肝經 20%
肺經 18%
脾經 13%
腎經 7%
大腸經 7%
小腸經 7%
心經
肝經
肺經
脾經
腎經
大腸經
小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香兒粉中包含麝香,其原因主要有二:

  1. 開竅醒神: 麝香性辛溫,氣味強烈,入心經,具有開竅醒神、活血通絡之功效。對於昏迷、驚厥、神志不清等症狀,麝香能迅速透過血腦屏障,刺激中樞神經,起到醒腦開竅的作用。
  2. 消腫止痛: 麝香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之效。對於跌打損傷、瘀血腫痛、風濕痹痛等症狀,麝香能促進血液循環,消散瘀血,達到止痛消腫的效果。

因此,香兒粉中加入麝香,旨在利用其開竅醒神、消腫止痛的特性,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香兒粉方劑中加入孩兒茶,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解毒: 孩兒茶性寒,味苦,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痢的功效。其可有效清除體內熱毒,對於因熱毒引起的各種症狀,如發熱、口渴、咽喉腫痛、腹痛腹瀉等,有較好的緩解作用。
  2. 利濕止癢: 孩兒茶還具有一定的利濕止癢功效,可有效去除體內濕熱,並減輕皮膚瘙癢、濕疹等症狀。對於一些因濕熱引起的皮膚病,孩兒茶可起到輔助治療作用。

香兒粉中包含輕粉,其原因主要有二:

  1. 驅蟲止癢:輕粉具有較強的毒性,能有效殺滅體內寄生蟲,如蛔蟲、蟯蟲等。同時,其亦能抑制皮膚瘙癢,用於治療濕疹、疥瘡等皮膚病。
  2. 化濕消腫:輕粉性寒,能清熱利濕,並具有較強的抗炎作用,可用於治療濕熱蘊結所致的腹脹、腹痛、黃疸等症。

然而,輕粉毒性較大,需謹慎使用,不可擅自服用,以免造成中毒。

香兒粉中包含冰片,主要是利用其清涼止痛、消腫止癢的功效。

冰片性寒,味辛,入心、肺經。其清涼解毒,可有效緩解因外感風熱或濕熱引起的頭痛、牙痛、咽喉腫痛等症狀。同時,冰片能透皮消腫止癢,對於皮膚瘙癢、濕疹、瘡瘍等皮膚病也有很好的療效。

因此,香兒粉中添加冰片,可以起到清熱解毒、消腫止癢的作用,有助於緩解相關病症。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一、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香兒粉為外用軟膏,主攻「麻風潰瘍」。麻風古稱「癘風」,屬慢性疫病,因風濕毒邪侵蝕肌膚經絡,後期氣血壅滯,化熱腐肉而成潰瘍。此方透過強效解毒歛瘡、活血生肌之品,針對潰瘍膿腐不脫、久不收口之重症。


二、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1. 麝香(0.3克)

    • 性辛溫,徹內透外,善開竅通絡、活血散結。
    • 於潰瘍中能破瘀透毒,引藥深入病所,促進氣血運行以助生肌。
  2. 兒茶(15克)

    • 苦澀涼,為收斂止血要藥,兼能燥濕解毒。
    • 直接吸附潰瘍創面滲液,減少腐敗,形成保護層,為方中「歛瘡基底」。
  3. 輕粉(6克)

    • 辛寒有毒,攻毒殺蟲、祛腐生新。
    • 以汞劑之烈性剝蝕死肌腐肉,掃清潰瘍基底,為「化腐主力」。
  4. 冰片(6克)

    • 辛涼走竄,清熱止痛、防腐消腫。
    • 協麝香透皮,兼緩輕粉刺激性,並抑菌防感染,為「佐使之翼」。

配伍邏輯

  • 攻毒化腐:輕粉為君,直擊潰瘍腐肉;兒茶為臣,吸附濕毒並緩和輕粉毒性。
  • 透達生肌:麝香引藥透入,冰片清涼防腐,二者助氣血復行,奠定新肌生長環境。
  • 動靜相制:麝香、冰片之「動」性,平衡兒茶、輕粉之「靜」歛,使腐去而不留邪,歛瘡而不瘀滯。

治療原理
以「蝕腐→解毒→歛瘡→生肌」為核心,針對麻風潰瘍「濕毒壅盛、血肉腐敗」之病機,透過金石毒藥與芳香透竅之品的配伍,強行清除病理產物,重建局部微環境。

傳統服藥法


麝香0.3克,兒茶15克,輕粉6克,冰片6克。
配成軟膏。
外用。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孕婦、哺乳期婦女、兒童不宜服用。
  • 本方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如果有出血傾向的患者,應慎用。
  • 本方有刺激性,不宜長期服用。

相同名稱方劑


香兒粉, 出處:《中醫皮膚病學簡編》。 組成:麝香0.3g,兒茶15g,輕粉6g,冰片6g。 主治:麻風潰瘍。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