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雌黃丸是一種傳統中藥方劑,其主要成分之一是雌黃。雌黃又稱為硫化砷,歷史上被廣泛應用於中醫中,因為它具有特定的藥理作用。首先,雌黃具備解毒、消腫的功效,能有效對抗一些由於火毒或濕熱引起的病症。其次,其獨特的化學成分可以促進血液循環,對於改善血瘀引起的疼痛和不適有顯著效果。此外,雌黃還被認為具有一定的鎮靜和安神作用,對於焦慮及失眠等問題能有所緩解。
然而,雌黃的使用必須謹慎,因其含有砷,過量可能導致毒性反應。因此,在中醫臨牀應用時,通常會將雌黃與其他藥材搭配,形成復方,旨在平衡其效果,減少副作用。透過科學合理的搭配,雌黃丸能夠在傳統中醫的框架下,發揮其獨特的療效,為患者帶來健康的希望。
雌黃丸中加入雲母,主要是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引導藥性: 雲母性滑,能引導藥性下行,使其藥力能更好地到達病竈部位,同時也有助於藥物在體內順暢運行。
- 保護胃腸: 雲母性滑,可保護胃腸黏膜,減輕藥物對胃腸的刺激,避免藥物對胃腸造成損傷,提升用藥安全性。
總而言之,雲母在雌黃丸中發揮著引導藥性及保護胃腸的輔助作用,是藥方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
雌黃丸為傳統中醫方劑之一,其配方中確含有蚯蚓,名為「地龍」。地龍於中醫藥理中,被視為活血化瘀、通經絡之佳品。蚯蚓富含多種活性物質,如蚓激酶,能溶解血栓,改善血液循環;又含蚓膠原蛋白,對修復組織有益。中醫認為,它性寒味咸,入肝、脾經,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利尿通淋之效。在雌黃丸中,地龍與其他藥材相輔相成,用以治療因血瘀引起的諸多病症,如跌打損傷、風濕疼痛等。其應用不僅體現了中醫辨證施治的原則,也彰顯了自然療法的智慧。
雌黃丸是一種中藥方劑,其組成中包含鉛丹,這在現代醫學中引起了廣泛的關注。鉛丹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鉛,古代中醫認為其具有解毒、清熱的功效,常用於治療某些疾病。然而,隨著對重金屬毒性的認識加深,鉛丹的使用卻變得極具爭議。鉛是一種對人體有害的重金屬,長期或高劑量接觸可導致中毒,損害神經系統、腎臟及其他器官。因此,雖然雌黃丸在古代被視為有效的治療方劑,但現代醫學專家強烈建議避免使用含鉛成分的產品。這引發了中醫是否應該繼續使用傳統方劑的討論,並促進了對中藥成分安全性及功效的進一步研究。針對藥物組成的檢討,對保護患者健康及推動中醫現代化具有重要意義。
雌黃丸中包含馬兜鈴,主要基於其清熱解毒的功效。馬兜鈴味苦性寒,入肺、膀胱經,具有清熱解毒、利尿通淋、消腫止痛的功效。
古籍記載,馬兜鈴可用於治療熱毒壅盛所致的咽喉腫痛、口舌生瘡、小便不利、熱淋等症狀。因此,在雌黃丸方劑中,馬兜鈴與雌黃、黃連等藥物配伍,可增強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以治療熱毒壅盛所致的疾病。
雌黃丸中加入甘草,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 調和藥性:雌黃性燥烈,易傷陰津,甘草味甘性平,能緩解雌黃的燥性,起到調和藥性的作用,防止藥物過於峻猛,避免對人體造成損傷。
- 保護脾胃:雌黃對脾胃有一定的刺激性,甘草能健脾益氣,保護脾胃,減少藥物對脾胃的損害,使藥物更好地發揮藥效。
甘草的加入,不僅能使雌黃丸的藥效更平穩,還能夠降低其副作用,提高藥物的安全性。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雌黃丸」
組成:
- 甘草:性味甘平,歸脾、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
- 馬兜鈴:味苦寒,清肺熱,利咽喉,消腫止痛。可治療肺熱壅盛所致的咽喉腫痛,聲音嘶啞等症。
- 雌黃:具有廣譜殺蟲、活血化瘀、解毒、止咳化痰、燥濕等功效。它可以殺滅多種腸道寄生蟲,治療皮膚感染,跌打損傷,瘀血腫痛,心腹疼痛,經閉痛經,蟲積腹痛,瘡瘍腫毒,蛇蟲咬傷等。
- 鉛丹:性微寒,味甘、澀,有毒。外用治瘡瘍腫毒、丹瘤諸瘡、蛇蟲咬傷。
- 雲母:具有安神、止瀉、斂瘡和止血的功效。
主治功效:
- 吐血:指從口中吐出血來。
- 衄血:指從鼻子中流血。
方劑組成介紹:
- 甘草:甘草性味甘平,歸脾、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臨牀上,甘草可適用於治療熱毒瘡瘍、咽喉腫痛、藥物中毒、心氣不足、脾氣虛弱、熱毒發熱、口渴、咳嗽、痺痛、泄瀉、咽喉腫痛、口腔潰瘍、肺熱咳嗽、痰多氣喘、咽喉腫痛、口瘡、胃炎、十二指腸潰瘍等症狀。
- 馬兜鈴:馬兜鈴味苦寒,清肺熱,利咽喉,消腫止痛。可治療肺熱壅盛所致的咽喉腫痛,聲音嘶啞等症。馬兜鈴具有降低氣機的作用,可理肺氣、寬胸隔,增強「降氣」功能。馬兜鈴具有祛痰止咳、平喘化痰的作用,可抑制咳嗽反射,稀釋痰液,促進痰液排出。馬兜鈴性寒,味苦,有清熱利尿之功,可治療熱淋澀痛,小便不通,水腫脹滿,泄瀉腹痛。馬兜鈴含有馬兜鈴酸,具有止咳平喘的功效。馬兜鈴性味苦、寒,入肝、肺、大腸經,具清腸消痔之功效。
- 雌黃:雌黃具有廣譜殺蟲、活血化瘀、解毒、止咳化痰、燥濕等功效。它可以殺滅多種腸道寄生蟲,治療皮膚感染,跌打損傷,瘀血腫痛,心腹疼痛,經閉痛經,蟲積腹痛,瘡瘍腫毒,蛇蟲咬傷等。雌黃還可以解一切金石毒,如砒霜、雄黃、巴豆、曼陀羅、烏頭、狼毒等,皆可解之。雌黃性溫辛,入肺脾經,具有溫肺化痰、止咳平喘之功效。雌黃性味辛、甘、溫,有毒。燥濕殺蟲,解毒散結。主治陰疽,濕疹,疥癬,頭瘡。雌黃能燥化濕邪,祛除體內的濕熱之氣。
- 鉛丹:鉛丹,性微寒,味甘、澀,有毒。外用治瘡瘍腫毒、丹瘤諸瘡、蛇蟲咬傷。鉛丹辛能散結,寒能清熱,以其辛寒之性,故能散腐肉之結,清腐肉之熱。鉛丹外用時,應注意避免接觸眼睛、口鼻等粘膜部位,不宜久用,久用則傷正氣,應在醫生或藥師的指導下使用。
- 雲母:一種中藥,具有多種功效,包括安神、止瀉、斂瘡和止血。雲母安神定魄,長期服用可安撫神經,鎮靜心神,緩解焦慮和失眠等症狀。雲母能止咳平喘,益氣健脾,止瀉固精。雲母還能斂瘡,清熱涼血,涼血消腫。此外,雲母具有止血的功效,其水提取物、醇提取物、煎劑均能延長大鼠的出血時間。
總結: 中藥方劑「雌黃丸」的主要成分是雌黃、雲母、蚯蚓、鉛丹、馬兜鈴、甘草,具有吐血、衄血的功效。
傳統服藥法
雌黃1兩(細研,炒令褐色),黃丹1兩(炒令褐色),麝香1錢(細研)。
上藥相和,研令勻,用牛乳1升,慢火熬成膏,候可丸,即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7丸,以溫酒送下,不拘時候。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有毒,不宜久服。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雌黃丸, 出處:《聖惠》卷三十六。 組成:雌黃1分(細研),蟾酥粉。 主治:口瘡。多痰涎,久不癒。
雌黃丸, 出處:《聖濟總錄》卷六十五。 組成:雌黃半兩(研),丹砂1錢,鉛霜1錢,膩粉1錢(研)。 主治:大人小兒呀呷嗽。
雌黃丸, 出處:《聖濟總錄》卷九十六。 組成:雌黃(研如粉)1兩半,乾薑半兩(銼,入鹽4錢匕,同炒黃色)。 主治:小便滑數,腎消尿數。
雌黃丸, 出處:《聖惠》卷二十二。 組成:雌黃1兩(細研,炒令褐色),黃丹1兩(炒令褐色),麝香1錢(細研)。 主治:風癇。欲發即精神不定,眼目不明,瘈瘲惡聲,嚼舌吐沫。
雌黃丸, 出處:《聖惠》卷八十八。 組成:雌黃1分(細研),雄黃1分(細研),朱砂1分(細研),川大黃1分(銼碎,微炒),麝香半分(細研),白頭翁1分,徐長卿1分,羚羊角屑1分。 主治:小兒屍疰,及諸蠱魅,精氣入心腹,使兒刺痛,黃瘦。
雌黃丸, 出處:《博濟》卷一。 組成:雌黃1兩(用小瓷盒子內盛,上用不灰木末1錢,雲母末1錢,蚯蚓糞1錢,水飛黃丹1錢,滴水和勻作餅子,蓋頭石脂(钅巢)口灰半碗,蓋盒子上,用3斤炭燒。如不聞藥香,未得住火,如聞藥香,即住火爲度,放冷取出,淨去上面樻子藥滓,令淨,研細末,秤約及錢許,入下2味),馬兜鈴子(去皮)4錢,甘草4錢半。 主治:吐血,衄血。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