蔥涎丸

CONG XIAN WAN | 更多圖表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6

寒性指數

13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25%
大腸經 25%
胃經 25%
肝經 12%
肺經 12%
脾經
大腸經
胃經
肝經
肺經

最後更新日:2024-02-04

主治功效


蔥涎丸

蔥涎丸,又名「血破丸」,出自中國清代醫家張璐所著的《本草綱目拾遺》,為治療產後血水混雜一起流出,腸胃空虛、體液不足,大便乾澀難以降解,五、六天都不通,腹中脹脹的。

組成

  • 火麻仁:又稱黃麻子,性平,味甘、滑,有瀉下、利水滲濕、活血化瘀、清熱利尿、潤肺、降氣和潤燥等功效。
  • 枳殼:又稱枳實,性寒,味苦、酸,有理氣行氣、止咳化痰、消食化積、降氣等功效。

主治

  • 產後血水混雜一起流出:蔥涎丸可幫助產後血水排出,避免血瘀積聚。
  • 腸胃空虛、體液不足:蔥涎丸可滋陰潤燥,補充人體津液。
  • 大便乾澀難以降解,五、六天都不通:蔥涎丸可潤腸通便,緩解便祕。
  • 腹中脹脹的:蔥涎丸可理氣行氣,緩解腹脹。

用法與用量

  • 口服,一次3-6克,一日2-3次。
  • 忌食辛辣、油膩、生冷食物。

注意事項

  • 孕婦慎用。
  • 脾胃虛寒、腹瀉者慎用。
  • 服用蔥涎丸可能會引起腹瀉、噁心、嘔吐等副作用。

總結

蔥涎丸是中藥方劑之一,由火麻仁、枳殼等中藥組成,具有瀉下、利水滲濕、活血化瘀、清熱利尿、潤肺、降氣和潤燥等功效,可治療產後血水混雜一起流出,腸胃空虛、體液不足,大便乾澀難以降解,五、六天都不通,腹中脹脹的等症狀。

傳統服藥法


蚰蜒(大者)7條,天南星1分(生為細末,摻在蚰蜒身上,用竹篦子刮下,不用蚰蜒),蜈蚣1條(塗酥,炙黃),全蠍7枚(去毒,用薄荷葉裹,慢火炙了,去薄荷),巴豆5枚(取霜)。
上為細末,生蔥涎為丸,如黍米大,用朱砂為衣。
每服5丸,壁塵湯送下,不拘時候。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蔥涎丸, 出處:《普濟方》卷四十六。 組成:芒消1兩,生明硫黃1兩。 主治:首風。

蔥涎丸, 出處:《普濟方》卷三五四。 組成:麻仁、枳殼各等分。 主治:潤腸。主治:産後水血俱下,腸虛津液不足,大便秘澀,5-6日不解,腹中悶脹。

蔥涎丸, 出處:《楊氏家藏方》卷十七。 組成:蚰蜒(大者)7條,天南星1分(生爲細末,摻在蚰蜒身上,用竹篦子刮下,不用蚰蜒),蜈蚣1條(塗酥,炙黃),全蠍7枚(去毒,用薄荷葉裹,慢火炙了,去薄荷),巴豆5枚(取霜)。 主治:小兒急慢驚風,涎潮搐溺,項背反折。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