蔥歸溻腫湯

CONG GUI TA ZHONG TANG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20

寒性指數

3

熱/寒比例

極熱 (6.67)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21%
胃經 21%
脾經 21%
心經 14%
腎經 7%
膀胱經 7%
肝經 7%
肺經
胃經
脾經
心經
腎經
膀胱經
肝經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蔥歸溻腫湯中加入獨活,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祛風濕止痛:獨活性溫,味辛,入肝經,具有祛風濕、止痛的功效,可有效改善因風濕寒邪引起的肢體疼痛、腫脹等症狀。而蔥歸溻腫湯主要用於治療風寒濕邪所致的四肢浮腫,疼痛、麻木等症,因此獨活的加入能發揮其祛風濕止痛的作用。
  2. 疏通經絡:獨活具有疏通經絡、利關節的作用,能促進血液循環,緩解因風寒濕邪阻滯經絡而引起的疼痛、腫脹。這也與蔥歸溻腫湯疏通經絡、利水消腫的功效相一致。

蔥歸溻腫湯中加入白芷,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疏風解表,通竅止痛:白芷味辛性溫,入肺經,具有疏散風寒、通鼻竅、止痛的功效。對於因風寒外襲引起的鼻塞、頭疼、面腫等症狀,白芷能有效緩解。
  2. 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白芷亦具有清熱解毒的作用,可以減輕因熱毒引起的腫痛。蔥歸溻腫湯多用於治療風寒外襲、熱毒壅滯所致的鼻塞、頭痛、面腫等症,白芷的這兩方面功效都能夠幫助緩解病情。

蔥歸溻腫湯中加入蔥白,主要是因為蔥白具有以下兩個功效:

  1. 發散風寒,通陽散結: 蔥白性溫,味辛,具有發散風寒、通陽散結的功效,可治療因風寒入侵所致的肢體腫脹、疼痛等症狀。
  2. 消腫止痛: 蔥白含有多種揮髮油成分,具有一定的消腫止痛作用,可以緩解因寒邪凝滯所致的局部腫痛。

因此,蔥白在蔥歸溻腫湯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可以幫助散寒解表,消腫止痛,緩解因風寒所致的肢體腫脹疼痛等症狀。

「蔥歸溻腫湯」中包含當歸,主要原因有二:

  1. 活血化瘀,消腫止痛: 當歸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能改善血液循環,促進局部組織的血液流通,有助於消除瘀血,緩解腫脹和疼痛。
  2. 補血益氣,滋陰潤燥: 當歸性溫,味甘辛,入心、肝、脾經,不僅能活血化瘀,同時也具有補血益氣、滋陰潤燥的功效,能改善氣血虛弱,提高人體抵抗力,促進傷口癒合,配合其他藥材共同發揮療效。

蔥歸溻腫湯中加入甘草,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調和藥性: 方中蔥、歸二味藥性辛溫,容易燥烈,甘草性甘平,味甘性緩,能緩和蔥歸的辛燥之性,避免傷陰耗氣。
  2. 增強療效: 甘草能調和脾胃,促進藥物吸收,增強藥效。同時,甘草亦具清熱解毒、緩解疼痛之效,有助於消除腫痛。

主治功效


蔥歸溻腫湯主治功效分析

蔥歸溻腫湯,為中醫外科常用方劑,其主要組成包含獨活、白芷、蔥白、當歸、甘草五味藥材。此方劑的功效主治,集中於癰疽瘡瘍的初期腫脹及將潰之際,通過外洗的方式,達到消腫止痛、促進癒合的目的。

治療原理分析:

蔥歸溻腫湯的治療原理,乃是基於其藥物的協同作用,從多個方面發揮療效:

  1. 祛風除濕、散寒解表: 方中獨活與白芷,皆具有祛風除濕之功,能疏散肌表風邪,緩解因風濕阻滯所致的腫痛。蔥白辛溫,善於發汗解表,可助機體驅散外邪,通陽散寒,改善瘡瘍初起時的局部寒象。

  2. 活血化瘀、消腫止痛: 當歸為補血活血之要藥,能活血化瘀,促進局部氣血運行,改善因氣血瘀滯引起的腫痛。當瘡瘍初起時,局部常有氣血阻滯,故當歸在此方中能有效改善此一狀況。

  3. 調和諸藥、緩急止痛: 甘草具有調和諸藥之性,能緩解藥物的峻烈之性,並能緩和疼痛。其甘溫之性,亦能補益中氣,有助於瘡瘍的恢復。

  4. 局部溫熱效應: 此方以水煎煮,取其藥汁,熱溻洗患處。溫熱的湯液,有助於加速局部血液循環,改善微循環,進一步加強藥物的吸收和作用,達到消腫止痛的效果。

綜合主治功效:

綜合上述分析,蔥歸溻腫湯的主要功效為:

  • 消腫止痛: 通過祛風除濕、活血化瘀、溫經散寒等多重作用,有效緩解癰疽瘡瘍初起時的腫脹、疼痛等症狀。
  • 促進氣血運行: 當歸的活血之功,可促進局部氣血循環,改善因氣血瘀滯所致的病理狀況,加速瘡瘍的恢復。
  • 加速瘡瘍成熟: 通過活血散瘀、疏通經絡,有助於瘡瘍的成熟,為後續的潰破創造條件。
  • 改善局部微循環: 熱湯溻洗的方式,能改善局部微循環,增強藥物的吸收和作用,提高療效。

總而言之,蔥歸溻腫湯為治療癰疽瘡瘍初期腫脹及將潰之時的有效方劑,其通過多方協同作用,達到消腫止痛、促進癒合的目的,是中醫外科中常用的外洗良方。

傳統服藥法


獨活3錢,白芷3錢,蔥頭7個,當歸3錢,甘草3錢。上以水3大碗,煎至湯醇,濾去滓,以絹帛蘸湯熱洗,如溫再易之,以瘡內熱癢為度。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宜在癰疽瘡瘍初起腫脹,即將潰破之時使用。若癰疽瘡瘍已潰破,則不宜使用本方。

相關疾病


癤和癰

相同名稱方劑


蔥歸溻腫湯, 出處:《金鑑》卷六十二。 組成:獨活3錢,白芷3錢,蔥頭7個,當歸3錢,甘草3錢。 主治:癰疽瘡瘍,初腫將潰之時。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