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醋石榴子方中包含石榴,主要原因有二:
- 收斂止瀉: 石榴性涼,味酸澀,入脾、腎經,具收斂止瀉之效。醋可增強石榴的收斂作用,對於脾胃虛寒、久瀉不止,或因飲食不節導致的腹瀉,能起到很好的緩解作用。
- 殺蟲止癢: 石榴皮含有生物鹼,具有殺蟲止癢的功效,而醋能溶解部分生物鹼,使藥效更易發揮。對於因寄生蟲感染引起的腹痛、腹瀉,或皮膚瘙癢等症狀,具有良好的治療作用。
醋石榴子方中加入芒硝,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瀉下通便: 芒硝性寒,味苦鹹,具有瀉下通便的功效,能有效清除腸道積滯,緩解便祕症狀。石榴子則具有收斂止瀉的作用,兩者搭配使用,可平衡腸胃功能,達到瀉而不燥的效果。
- 活血化瘀: 芒硝還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能改善血液循環,促進瘀血消散。醋則能增強芒硝的活血效果,並與石榴子共同發揮消炎止痛的作用,適用於因瘀血阻滯引起的疼痛。
醋石榴子方中加入羌活,主要考慮其以下兩點功效:
- 疏散風寒,止痛止癢: 羌活性溫,味辛,具有疏散風寒、止痛止癢的作用。醋石榴子方主要針對寒濕引起的腹痛、腹瀉,而羌活能幫助驅散寒邪,緩解腸胃痙攣,進而止痛。
- 升散濕邪,利水通淋: 羌活具有升散濕邪、利水通淋的功效,能將體內的寒濕之邪向上引導排出,同時促進體內水液代謝,有利於緩解腹痛、腹瀉的症狀。
總而言之,羌活加入醋石榴子方中,可起到疏散風寒、止痛止癢、升散濕邪、利水通淋的作用,有效改善寒濕引起的腹痛、腹瀉症狀。
醋石榴子方中含有犀角,這主要是因為古人認為犀角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定驚止痙的功效,用於治療熱病神昏、發狂、吐血、衄血、癲癇等症。
犀角作為一種名貴藥材,在古代被視為珍品,其藥效被誇大,被用於治療各種疾病。但隨著犀牛的瀕危,現今已經禁止使用犀角,而醋石榴子方中也應以其他藥材替代,例如羚羊角、水牛角等,以達到同樣的治療效果。
醋石榴子方中包含防風,主要是利用其解表散寒、祛風止痛的功效,針對石榴子所致的寒邪外感、腹痛、腹瀉等症狀。
防風性味辛溫,入肺、膀胱經,能疏散風邪、止痛止癢,與石榴子共用,可協同驅散寒邪,溫暖脾胃,緩解腹痛腹瀉等症狀,進一步提升療效。此外,防風還能增強石榴子的收斂固澀作用,有助於止瀉止痢。
醋石榴子方中包含薄荷,主要是因為薄荷具有清熱解表、疏風散熱、利咽止痛的功效。
石榴子性收澀,易於導致腸胃燥熱,而薄荷性涼,可解石榴子的燥熱之性,使藥效更平和。此外,薄荷清利頭目,可緩解石榴子收斂引起的頭暈目眩等症狀,起到協調藥性的作用。同時,薄荷的清香氣味,可改善石榴子的苦澀味道,使藥物更易於服用。
醋石榴子方中加入茺蔚子,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相輔相成,增強效用: 茺蔚子性溫,入肝腎經,具有溫腎壯陽、固精縮尿之功效。與石榴子同用,可增強溫腎固精、止瀉止痢的功效,治療腎虛遺精、滑精、久瀉久痢等症。
- 藥性互補,調和脾胃: 石榴子性涼,茺蔚子性溫,兩者搭配,可起到寒熱互補、陰陽調和的作用,避免單一藥性過於偏寒或過於偏溫,使藥物更易於被脾胃吸收,提高藥效。
醋石榴子方中加入白附子,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祛風止痛:白附子性溫,入脾、胃經,具有祛風溼、止痛的作用。石榴子性寒,善清熱止瀉,與白附子配伍,寒溫相濟,可更有效地止痛,緩解因風寒溼邪侵襲導致的疼痛。
- 燥溼止瀉:白附子兼具燥溼止瀉之功,可與石榴子共同作用,治療因溼熱下注引起的腹瀉、痢疾等症。
白附子與石榴子相配,可增強方劑的止痛、燥溼止瀉功效,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醋石榴子方是一種常見的中藥方劑,其組成中包含苦參,這在中醫理論中有其獨特的意義。苦參性味苦、寒,主要用於清熱解毒,涼血止血。其關鍵成分可促進血液循環,並具有抗菌消炎的作用,適合用於治療熱毒所引起的各類病症。醋石榴子本身擁有固腎縮尿、止瀉等特色,而苦參的加入能增強整個方劑的清熱解毒效果,特別在面對因腎虛或熱毒所引起的腹瀉、便血等情況時,能有效地調理腸胃,平衡陰陽。此外,苦參也常用於治療皮膚病、瘡癤等外科病變,與石榴子的收斂效果相輔相成,形成內外皆治的良好策略。因此,苦參在醋石榴子方中的運用,既體現了中藥的多元化功能,也彰顯了中醫整體調理的觀念。
醋石榴子方為傳統中醫方劑之一,其中人參作為君藥,其性溫味甘微苦,歸脾肺經,擅長補氣固表,益肺生津,安神增智。方中人參與石榴子相配,旨在強化補益效果。石榴子富含抗氧化物質,能滋養肝腎,而人參則能提升整體氣力,兩者結合可達至補虛扶正之效。此外,人參還能調節免疫系統,增強機體對疾病的抵抗力,適用于體弱多病、氣虛乏力之人。醋製則能引藥入肝,增強活血化瘀之力,使方劑更適合治療因氣血兩虛所致的各種病症,如疲勞乏力、面色萎黃、食慾不振等,是中醫臨床常用的補益方劑之一。
主治功效
《太平聖惠方》「醋石榴子方」主治功效分析
方劑組成:
醋石榴子方由以下藥材組成:
- 石榴:清熱止瀉,收斂固澀。
- 芒硝:軟堅散結,清熱潤燥。
- 羌活:祛風散寒,止痛解表。
- 犀角:清熱涼血,解毒消癥。
- 防風:散風解表,除濕止痛。
- 薄荷:疏風清熱,涼肝利咽。
- 荊蔚子:涼血止血,安神定志。
- 白附子:燥濕化痰,止痛散結。
- 苦參:清熱燥濕,殺蟲止癢。
- 人參:益氣生津,補脾養心。
主治病症:
根據《太平聖惠方》記載,本方主治「紫癜風」。
治療原理分析:
紫癜風,從現代醫學角度來看,可能與皮膚的微血管出血、炎症反應等相關。 從中醫角度分析,其病機可能涉及以下幾個方面,而本方正是針對這些病機進行治療:
- 清熱涼血,解毒消癥: 紫癜風的發病可能與體內蘊熱、熱毒有關,故方中選用犀角、苦參等清熱涼血解毒之品,以清除體內熱毒,涼血止血。
- 祛風散寒,除濕止痛: 某些紫癜風可能因風寒、濕邪侵襲而誘發或加重,故方中選用羌活、防風等祛風散寒、除濕止痛之藥,以驅散外邪,緩解疼痛。
- 疏風清熱,涼肝利咽: 薄荷具有疏散風熱、清利頭目咽喉的功效,可助解表熱,同時可疏解肝經之鬱熱,對於因肝經鬱熱引發的紫癜風亦有一定療效。
- 收斂固澀,止瀉: 石榴具收斂固澀之功,在此可能用於收斂瘡瘍滲液,或防止因病程過久而出現的瀉利。
- 軟堅散結,燥濕化痰: 芒硝具軟堅散結之功,白附子則能燥濕化痰、散結止痛,兩者合用可針對皮膚的瘀滯、結塊起到一定的改善作用。
- 涼血止血,安神定志: 荊蔚子能涼血止血,亦具有安神之功,或可針對紫癜風伴隨的情緒不安等情況。
- 益氣生津,補脾養心: 人參則可益氣生津,補脾養心,以扶助正氣,增強機體抗病能力。
綜合來看,醋石榴子方以清熱涼血解毒為主,兼以祛風散寒、除濕止痛、疏風清熱、收斂固澀、軟堅散結、益氣養心之效,多方合用,以達到治療紫癜風的目的。 本方以清熱解毒、散風祛邪為治病之根本,再以輔助之藥以增強療效,體現了中醫辨證論治的原則。
傳統服藥法
酸石榴7顆(去皮,置於盆內,炊飯甑上蒸爛,絞取汁),冬消梨20顆(去皮核,研絞取汁),羌活1兩,犀角屑半兩,防風1兩(去蘆頭),乾薄荷葉1兩,茺蔚子半兩,白附子半兩(炮裂),苦參半兩(銼),人參1兩(去蘆頭),烏喙半兩(炮裂,去皮臍)。
上藥除汁外,為末,取前二味煎如膏,和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20丸,以溫酒調下,不拘時候。
醋石榴丸(《聖濟總錄》卷十八文瑞樓本)、酸石榴丸(《聖濟總錄》卷十八人衛本)。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孕婦慎用。
相同名稱方劑
醋石榴子方, 出處:《聖惠》卷二十四。 組成:酸石榴7顆(去皮,置于盆內,炊飯甑上蒸爛,絞取汁),冬消梨20顆(去皮核,研絞取汁),羌活1兩,犀角屑半兩,防風1兩(去蘆頭),乾薄荷葉1兩,茺蔚子半兩,白附子半兩(炮裂),苦參半兩(銼),人參1兩(去蘆頭),烏喙半兩(炮裂,去皮臍)。 主治:紫癜風。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