萃仙丸

CUI XIAN W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飼鶴亭集方》

熱性指數

12

寒性指數

5

熱/寒比例

(2.40)

複方歸經比例

腎經 33%
肝經 22%
脾經 16%
肺經 11%
心經 5%
膀胱經 5%
大腸經 5%
腎經
肝經
脾經
肺經
心經
膀胱經
大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萃仙丸是一種常見的中藥方劑,主要用於補腎益精、強化免疫系統。其組成中包含沙苑子,這是一種在傳統中醫中廣泛使用的藥材。沙苑子的主要功效為補腎固精,能有效改善男性的性功能,並且對婦女生殖系統也有一定的調節作用。此外,沙苑子還具備抗氧化和抗衰老的特性,有助於提升整體健康水平。

沙苑子的成分中富含多種植物營養素,能促進人體的代謝,增強抵抗力。這使其在萃仙丸中的作用不僅是針對補腎,更是全方位的身心調理。特別在現代社會中,人們面臨的壓力和生活方式問題,常導致腎氣虛弱,而沙苑子恰好能夠弭補此虛,因此被選入該方劑中。綜合來看,沙苑子在萃仙丸中的添加,不僅增強了方劑的療效,還使其在日常養生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萃仙丸是一種傳統中藥方劑,其主要成分包含芡實,這一成分在中藥學中廣泛應用。芡實,又名芡實子,具有補脾止瀉、益腎固精的功效。其性平味甘,常被用於治療脾虧瀉泄、腎虛遺精等症狀。芡實富含蛋白質、脂肪及多種維生素,對於促進身體健康與增強免疫力有著很好的作用。

在萃仙丸中,芡實不僅能夠增強方劑的健脾作用,還能平衡其他成分的療效,使整體方劑更為協調。此外,芡實的學術研究顯示其具抗氧化、抗炎的特性,有助於提高身體抗病能力,對於調理身體、維持健康有額外的益處。因此,芡實的加入不僅基於其傳統療效,更是依據其現代科學研究的支撐,使得萃仙丸在現今的應用中具備更高的療效價值。這樣的組合,使萃仙丸成為一種全面而有效的健康產品。

萃仙丸中加入枸杞子,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一、 滋補肝腎,益精血:枸杞子性平味甘,入肝腎經,具有滋陰補腎、益精血、明目之效。對於肝腎不足,精血虧虛所致的腰膝酸軟、頭暈目眩、鬚髮早白等症狀,枸杞子能起到很好的改善作用。

二、 增強體質,延緩衰老:枸杞子富含多種營養成分,如多糖、氨基酸、維生素等,能增強人體免疫力,促進新陳代謝,延緩衰老。這對於提升整體健康狀況,提高抵抗力起到積極作用。

萃仙丸中包含菟絲子,主要原因有二:

一、 補腎益精: 菟絲子性溫,味甘,入腎經,具有補腎益精、強壯筋骨、固精縮尿的功效。對於腎虛精虧、腰膝酸軟、陽痿早泄、遺精滑精等症狀,菟絲子能起到很好的改善作用。

二、 滋陰潤燥: 菟絲子還能滋陰潤燥,改善腎陰不足導致的口乾舌燥、五心煩熱等症狀。

因此,在萃仙丸中加入菟絲子,可以起到補腎益精、滋陰潤燥的功效,以達到治療腎虛等症狀的目的。

萃仙丸中加入續斷,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補肝腎,強筋骨:續斷性味甘溫,入肝腎經,具有補肝腎、強筋骨、續筋接骨之功效。萃仙丸多用於治療腎虛腰痛、筋骨酸軟、腰膝無力等症,而續斷的補益作用,可以從根本上改善這些症狀。
  2. 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續斷還具有一定的活血化瘀功效,可以促進局部血液循環,改善組織營養供應,加速損傷部位的修復。對於因跌打損傷、風寒濕邪引起的疼痛,續斷亦有消腫止痛之效。

萃仙丸是一種在傳統中醫中應用廣泛的方劑,其組成中包含金櫻子,這是由於金櫻子具有特定的藥理作用,有助於增強方劑的療效。金櫻子性味甘、酸,具有收斂作用,能夠護肝健脾,促進消化,並且對於止瀉有良好的效果。在治療某些腸胃不適及脾胃虛弱的情況下,金櫻子能夠平衡脾胃的功能,減少腹瀉、腹痛等不適症狀。此外,金櫻子還有助於改善免疫系統,增強人體抵抗力,對於防治感冒和其他氣候變化引起的疾病也有一定的效果。這使得萃仙丸成為一種綜合性的方劑,能夠適應多種症狀,並在調理身體的同時,促進身體的自我修復,從而達到治療的目的。因此,金櫻子的加入,使得萃仙丸在中醫治療中更具全面性和實用價值。

主治功效


萃仙丸主治功效分析

組成及藥物功效

萃仙丸由以下藥材組成:

  • 沙苑子:補腎益精,固精止瀨
  • 芡實:健脾養胃,益氣止瀉
  • 枸杞子:滋陰補肝,明目養血
  • 菟絲子:壯陽補腎,固精止瀉
  • 續斷:強筋健骨,調經活血
  • 金櫻子:補腎固精,止帶止瀉

古籍記載的主治

  • **《張氏醫通》《救生集》**等古籍記載,萃仙丸主治「神思恍惚,夜多異夢,腰腿痠軟,精洩不收者。」
  • **《雜病廣要》**指出:「敗精失道,脾腎俱虛,敗精失道,精滑不固者…然不若萃仙丸尤妙。所謂敗精失道者,非敗精不泄而有所蓄滯也,以精竅屢開,不能閉密,失其常度,而流溢不止,故宜止澀之劑。」
  • 《經驗良方全集》:「萃仙丸,此藥專能固精止遺,填補精力,健脾進食。」
  • **《張氏醫通》**亦云:「斫喪太過,滑泄不禁。兼心脾氣虛,飲食少進者…脾腎俱虛,敗精失道,精滑不固者…然不若萃仙丸尤妙。」
  • **《重訂廣溫熱論》**將其列為「平補之法」的代表方劑之一,用於「補精」。

治療原理分析

綜合上述古籍內容,可推斷萃仙丸的治療原理主要基於以下幾點:

  1. 補腎固精:方中沙苑子、菟絲子、金櫻子皆為補腎固精要藥,針對「精洩不收」、「精滑不固」、「滑泄不禁」等症狀,有助於收斂固澀,防止精氣過度流失。
  2. 健脾益氣:芡實健脾養胃,益氣止瀉,有助於改善脾虛導致的消化不良、食慾不振等問題。《經驗良方全集》中也提到本方能「健脾進食」。
  3. 滋陰補肝:枸杞子滋陰補肝,對於肝腎陰虛導致的腰膝酸軟、頭暈目眩等症狀也有一定的緩解作用。
  4. 強筋健骨、調經活血:續斷能強筋健骨,調經活血,可進一步改善腰腿痠軟等症。
  5. 多臟腑兼顧:萃仙丸的配伍,不只針對腎,也涵蓋脾、肝,達到多臟腑兼顧。如《雜病廣要》所云「脾腎俱虛」;《張氏醫通》中「兼心脾氣虛」皆有相關描述。

總結

萃仙丸是一個以補腎固精為主,兼顧健脾益氣、滋陰補肝等多重功效的方劑。其主治病症為腎虛精關不固,兼有脾虛、肝陰不足的表現,如遺精滑泄、腰膝酸軟、神疲乏力、食少納呆等。通過補益腎精、健運脾胃、滋養肝陰,達到固精止遺、強身健體的目的。古籍記載也表明此方有其獨到之處,針對「敗精失道」之症,優於其他方劑。

傳統服藥法


潼蒺藜、山茱萸、芡實、連須、枸杞子、菟絲子、川斷、覆盆、金櫻子。
煉蜜為丸。淡鹽場送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萃仙丸不宜長期服用,以免引起上火。孕婦、哺乳期婦女、兒童不宜服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萃仙丸, 出處:《飼鶴亭集方》。 組成:潼蒺藜、山茱肉、芡實、連須、枸杞子、菟絲子、川斷、覆盆、金櫻子。 主治:神思恍惚,夜多異夢,腰腿酸軟,精泄不收者。

萃仙丸, 出處:《中國醫學大辭典》。 組成:何首烏4兩(制),枸杞子4兩,芡實4兩,蓮須4兩,白茯苓2兩,核桃肉2兩,龍骨2兩,山藥2兩,沙苑2兩,蒺藜2兩,破故紙2兩,菟絲子2兩,韭子2兩,覆盆子2兩,建蓮肉2兩,人參1兩,魚鳔膠3兩,銀杏肉3兩,續斷肉3兩。 主治:補精,益髓,添血,強腰。主治:真元不足,腎氣虛弱,命門火衰,目昏盜汗,夢遺失精。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