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春方

長春方

ZHANG CHUN FANG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3

寒性指數

9

熱/寒比例

偏熱 (1.44)

複方歸經比例

腎經 32%
肺經 20%
肝經 12%
心經 12%
脾經 7%
膀胱經 7%
胃經 4%
大腸經 3%
腎經
肺經
肝經
心經
脾經
膀胱經
胃經
大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長春方中加入文蛤,主要考量以下兩點:

  1. 清熱解毒,利濕化痰:文蛤性寒,味甘鹹,入肺、胃經。具有清熱解毒、利濕化痰之效。長春方中若有熱毒蘊結、痰濕阻滯等症狀,文蛤可起到清熱解毒、化痰利濕的作用,配合其他藥物共同發揮療效。
  2. 軟堅散結,消腫止痛:文蛤還有軟堅散結、消腫止痛的功效。若患者因病理因素導致局部腫塊或疼痛,文蛤可以幫助軟堅散結,消腫止痛,緩解病患不適。

總之,文蛤在長春方中起到清熱解毒、利濕化痰、軟堅散結的作用,配合其他藥物共同治療疾病。

長春方中加入石斛,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滋陰潤燥: 石斛性寒味甘,入胃、腎經,具有滋陰生津、清熱除煩的功效。長春方多用於治療陰虛燥熱、津液不足所致的病症,石斛的滋陰潤燥作用可以緩解患者的口渴、咽乾、皮膚乾燥等症狀,起到平衡陰陽、滋潤機體的作用。
  2. 益胃生津: 石斛具有益胃生津的功效,可以改善胃腸功能,促進消化吸收,對於長春方治療的某些疾病,如胃陰不足、脾胃虛弱等,可以起到輔助治療的作用。

長春方中加入蓮鬚,主要基於其清熱利濕、止血涼血的功效。

蓮鬚性寒,味甘,入心、肝、腎經。其清熱利濕功效,有助於清除體內濕熱,改善因濕熱所致的各種不適。此外,蓮鬚的止血涼血作用,可以緩解熱毒引起的出血症狀,並降低體內熱氣。

因此,長春方中加入蓮鬚,可以有效協同其他藥材,達到清熱利濕、涼血止血的功效,改善患者的症狀。

長春方中加入金櫻子,主要考量其兩方面的功效:

  1. 固澀止遺: 金櫻子味酸澀,性溫,入肝、腎經,具有收斂固澀、止遺泄的作用。對於因腎氣不足、脾虛不固導致的遺精、滑精、尿頻等症狀,金櫻子能起到收斂固精、止遺止瀉的作用。
  2. 補腎固精: 金櫻子不僅能固澀止遺,更能補益腎氣,改善腎虛所致的腰膝酸軟、耳鳴、頭暈等症狀。與方中其他藥物配合,共同達到補腎固精、強壯身體的效果。

因此,長春方中加入金櫻子,可有效改善腎虛所致的各種症狀,提升藥效。

「長春方」中加入「菟絲子」,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補腎益精:菟絲子味甘性溫,入腎經,具有補腎益精、壯陽固精之效。對於腎虛精虧所致的腰膝酸軟、陽痿早泄、遺精滑精等症,均有較好的治療效果。
  2. 滋養肝腎:長春方常用於治療肝腎不足所致的目眩、耳鳴、頭昏等症。菟絲子能滋養肝腎,改善肝腎功能,從而緩解肝腎不足引起的相關症狀。

因此,在長春方中加入菟絲子,能夠起到補腎益精、滋養肝腎的功效,進一步增強方劑的治療效果。

長春方中使用沙苑子,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1. 補腎固精:沙苑子性溫,味甘鹹,入腎經,具有補腎益精、固精縮尿的功效。對於腎虛所致的腰膝酸軟、遺精滑精、早泄等症狀,沙苑子能起到很好的改善作用。
  2. 滋陰潤燥:沙苑子還具有滋陰潤燥的功效,可用於治療陰虛所致的口乾舌燥、咽乾、便祕等症狀。

因此,長春方中加入沙苑子,旨在通過補腎固精、滋陰潤燥等作用,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長春方中加入枸杞子,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滋補肝腎,益精明目: 枸杞子性平味甘,入肝腎經,具有滋補肝腎、益精明目的功效。長春方多用於治療肝腎陰虛所致的頭暈目眩、腰膝酸軟、耳鳴耳聾等症狀,枸杞子的加入可以起到滋補肝腎,改善這些症狀的作用。
  2. 緩解藥性,增強療效: 長春方中可能含有某些性質較為寒涼或燥烈的藥材,枸杞子性平味甘,可以緩解藥性,防止藥物對機體造成損傷。同時,枸杞子與其他藥材配伍,可以起到相輔相成的作用,增強藥效,提高療效。

長春方中使用五味子,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補益心肺,固澀止汗: 五味子味酸甘,入心、肺、腎經,具有益氣生津、斂肺止咳、固澀止汗的功效。長春方中常因氣虛津傷、心肺不固而出現盜汗、心悸、失眠等症狀,五味子則可補益心肺,固澀止汗,改善相關症狀。
  2. 助益其他藥物發揮功效: 長春方中常配伍其他滋陰補腎、清熱解毒的藥物,五味子可起到輔助作用,增強藥效。例如,五味子與麥冬、生地等滋陰藥物合用,可加強滋陰生津的效果;與黃芪、黨參等補氣藥物合用,可增強補氣固表的作用。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長春方方劑分析

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長春方主要用於治療「腎虛精冷」之證。腎虛精冷指的是腎中精氣不足,導致生殖機能衰退,常見症狀包括陽痿、遺精、早洩、腰膝酸軟、畏寒肢冷、性功能減退等。此方藉由溫補腎陽、固精止遺、益精填髓的作用,改善腎氣虧損與精關不固的病理狀態。

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主藥分析

  1. 魚鰾(蛤粉炒成珠)

    • 性味甘平,歸腎經,具有補腎益精、固攝止遺的作用,尤擅長治療遺精滑泄。
    • 蛤粉炒製後增強其收澀固精之效,適用於精關不固之證。
  2. 棉花子仁(去油炒,酒蒸)

    • 具有溫腎助陽、固精止血之效,常用於腎虛陽衰、遺精白濁。
    • 酒蒸後增強溫通之性,助陽而不過於燥烈。
  3. 鹿角(熬膏)

    • 鹿角為血肉有情之品,能補腎壯陽、益精填髓,並促進氣血運行。
    • 熬膏後易於吸收,增強全方溫補腎陽之效。

輔佐藥物

  1. 金櫻子(去子毛)

    • 酸澀收斂,固精縮尿,專治遺精滑泄、尿頻遺尿。
  2. 菟絲子

    • 補腎益精,養肝明目,兼具補陽與固攝之效,適用於腎虛精虧。
  3. 沙蒺藜(沙苑子)

    • 補腎固精,養肝明目,主治腎虛遺精、帶下。
  4. 枸杞子

    • 滋補肝腎,益精明目,平衡全方溫補之性,以免過燥傷陰。
  5. 五味子(炒)

    • 酸澀收斂,補腎寧心,固精止遺,並能益氣生津。
  6. 金釵石斛

    • 滋陰清熱,養胃生津,緩和溫補藥的燥性,兼顧腎陰的滋養。
  7. 白蓮須

  • 固腎澀精,專治遺精滑泄,增強固攝作用。

方劑配伍邏輯

  • 補腎與固精並重:以魚鰾、棉花子、鹿角為主藥,配伍菟絲子、沙蒺藜、枸杞子補腎益精;金櫻子、五味子、白蓮須固腎澀精,形成補攝結合的結構。
  • 陰陽兼顧:鹿角、棉花子溫陽,枸杞子、石斛滋陰,避免純陽過燥。
  • 標本同治:既補腎中精氣(本),又收斂固攝(標),尤其適用於腎虛精關不固之遺精、早洩等症。

此方總體以溫補腎陽、固精止遺為主,兼顧滋養腎陰,結構嚴謹,適用於腎虛精虧導致的性功能障礙及生殖機能減退。

傳統服藥法


魚鰾1斤(蛤粉炒成珠,極焦),棉花子(取淨仁)1斤(去油炒,酒蒸),金釵石斛8兩,白蓮須8兩,金櫻子(去子毛,淨)1斤,菟絲子4兩,沙蒺藜4兩,枸杞子6兩,五味子4兩(炒)。上藥為末。用鹿角5斤,鋸薄片,河水煮三晝夜,去角,取汁熬膏,和藥末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3錢。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不宜長期服用,以免引起上火。

相關疾病


慢性腎衰竭精液稀薄清冷

相同名稱方劑


長春方, 出處:年氏《集驗良方》卷二。 組成:魚鳔1斤(蛤粉炒成珠,極焦),棉花子(取淨仁)1斤(去油炒,酒蒸),金钗石斛8兩,白蓮須8兩,金櫻子(去子毛,淨)1斤,菟絲子4兩,沙蒺藜4兩,枸杞子6兩,五味子4兩(炒)。 主治:腎虛精冷。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