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大調經散是一種中藥方劑,其主要功效在於調理月經、疏通經絡。方劑中包含黃豆,這是因為黃豆具有調和陰陽、滋補脾胃的作用。黃豆富含植物性蛋白、維生素和微量元素,能夠增強身體的免疫力,並促進新陳代謝。此外,黃豆在中醫理論中被認為具有“甘平”的性質,能夠潤澤五臟,促進血液循環,有助於女性在經期的調理。
在女性生理期,常會出現氣血不足的情況,而黃豆的滋補作用可以有效補充氣血,改善經期不適。再者,黃豆中含有的植物雌激素能夠調節女性荷爾蒙的平衡,從而幫助緩解經痛、改善月經不規則的情況。因此,黃豆的加入有助於大調經散的整體效果,使其在調理經期方面更具針對性與有效性。
大調經散中加入茯神,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 安神寧心,調和氣血:茯神具有安神寧心、益智健腦的功效,能緩解因心神不寧、氣血不調導致的月經不調症狀。
- 補脾益腎,固攝精血:茯神亦可補脾益腎,有助於固攝精血,防止月經量過多或經期延長等問題。
茯神性味甘平,入心、脾、腎經,可與方中其他藥材相輔相成,共同發揮調經止痛、養血安神之效。
大調經散是一種常見的中藥方劑,主要用於調理月經、舒經活血。其中,琥珀作為方劑中的組成成分,主要具有幾個重要的功能。
首先,琥珀在中醫理論中被認為具有安神鎮靜的作用,能夠幫助緩解情緒壓力,穩定心情,對於女性月經不調引起的情緒波動有很好的調節效果。其次,琥珀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能促進血液循環,有助於改善血瘀的情況,從而促進月經的順利來潮。此外,琥珀還能增強免疫力,對於身體的整體健康具有促進作用,尤其在女性的生理週期中,有助於調節內分泌,達到平衡。
因此,在大調經散中加入琥珀,不僅可以增強藥方的療效,還能使其在調經的過程中,兼顧情緒與身體的健康,達到全面調理的目的。
主治功效
大調經散主治功效分析
主治症狀
根據古文記載,大調經散主要用於治療產後婦女出現的以下症狀:
- 惡露不盡,氣血虛弱: 產後血虛,惡露未消,氣為敗濁凝滯,榮衛不調。
- 寒熱往來: 陰陽相乘,憎寒發熱,或自汗。
- 腫滿: 氣血不和導致的腫滿,或伴有喘急、煩渴、小便不利。
治療原理
大調經散的治療原理主要基於以下幾點:
- 調和榮衛,平衡陰陽: 產後氣血失調,榮衛不和,陰陽相乘,是導致寒熱往來的主要原因。大調經散通過調和氣血,使榮衛運行通暢,陰陽恢復平衡,從而消除寒熱症狀。
- 活血化瘀,消散敗濁: 產後惡露不盡,敗血凝滯,阻礙氣血運行,是導致腫滿、疼痛等症狀的重要因素。大調經散中琥珀具有活血化瘀、止痛散瘀的功效,能有效消除瘀血,疏通經絡。黃豆、茯神有利水消腫之效,也有助於排除體內敗濁之物。
- 補益脾腎,扶助正氣: 產後氣血大虛,脾腎功能受損,正氣不足。大調經散中黃豆補脾益腎,茯神健脾和胃,二者共奏補益脾腎、扶助正氣之效,有助於恢復機體功能,促進康復。
組成分析
- 黃豆: 補脾益腎,清熱解毒,利水消腫。
- 茯神: 安神定志,健脾和胃,利水除濕。
- 琥珀: 鎮靜安神,清心火,止痛散瘀。
古文論述
- 《婦人大全良方》 指出:「治產後血虛,惡露未消,氣為敗濁凝滯,榮衛不調,陰陽相乘,憎寒發熱,或自汗,或腫滿,皆氣血未平之所為也。」並強調「大調經散最治產後腫滿,喘急、煩渴,小便不利。」
- 《類證治裁》 認為:「其惡露未淨者,大調經散消補之。」
- 《証治準繩‧女科》 記載:「思患者大勢惡露已下,未必還有餘血,偶因寒涼所傷,瘀血停滯下焦,日久客於經絡,所以變生諸證,須得大調經散倍入琥珀化諸惡血成水,其患方愈。」
- 《濟陰綱目》 提出:「大調經散,治榮衛不調,陰陽相乘,憎寒發熱,自汗腫滿。」並引述陳無擇的觀點,認為「乍寒乍熱,榮衛不和,難以輕議。若其敗血不散,豈止入脾肺二臟耶。大抵一陰閉一陽,即作寒熱,陰勝故寒,陽勝故熱,只可雲敗血循經流入,閉諸陰則寒,閉諸陽則熱,血氣與衛氣解則休,遇再會而復作。」
總結
綜上所述,大調經散是一首針對產後氣血虛弱、惡露不盡、寒熱往來、腫滿等症狀的有效方劑。其通過調和榮衛、活血化瘀、補益脾腎等作用,達到平衡陰陽、消散敗濁、扶助正氣的目的,從而促進產後康復。
傳統服藥法
大豆(炒,去皮)1兩半,茯神1兩,真琥珀1錢。
上為禾。
濃煎烏豆、紫蘇湯調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大調經散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孕婦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大調經散, 出處:《三因》卷十七。 組成:大豆(炒,去皮)1兩半,茯神1兩,真琥珀1錢。 主治:産後血虛,惡露未消,氣血未平,氣爲敗濁凝滯,榮衛不調,陰陽相乘,憎寒發熱,或自汁,或腫滿。産後腫滿,喘急煩渴,小便不利,乍寒乍熱。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