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紅膏
DA HONG GAO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丁甘仁家傳珍方選》
熱性指數
寒性指數
熱/寒比例
熱 (2.25)複方歸經比例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大紅膏中加入松香,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 增強黏性及固著性: 松香具有黏性,能使膏藥更牢固地附著於患處,延長藥效發揮的時間,並有助於藥物滲透肌膚,促進藥效吸收。
- 促進活血化瘀: 松香性溫,具有一定的活血化瘀功效,能促進局部血液循環,有助於消腫止痛,對於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症狀有一定的輔助治療作用。
大紅膏中加入杏仁,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潤肺止咳: 杏仁性味甘苦,入肺經,具有潤肺止咳、降氣化痰的功效。大紅膏主要用於治療咳嗽、哮喘等呼吸道疾病,杏仁可以幫助緩解肺部燥熱,化解痰液,促進呼吸道暢通,達到止咳平喘的作用。
- 消腫止痛: 杏仁還具有一定的消腫止痛功效。大紅膏中加入杏仁,可以幫助消散局部炎症,減輕疼痛,促進傷口癒合。
大紅膏中加入銀朱,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消腫止痛,活血化瘀: 銀朱性寒,具有解毒、消腫、止痛、活血化瘀之效。對於外傷引起的紅腫、疼痛、瘀血等症狀,能起到明顯的緩解作用。
- 殺菌防腐,促進傷口癒合: 銀朱有殺菌防腐的功效,可抑制傷口感染,防止細菌滋生,促進傷口癒合,避免傷口化膿感染。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大紅膏」主治功效與治療原理分析
綜合各醫書典籍記載,中藥方劑「大紅膏」主要功效可歸納為以下幾點:
一、消腫散結,活血化瘀:
主治病症:
- 瘰癧痰核: 各醫家皆指出「大紅膏」擅治瘰癧痰核,無論新久,皆可應用於未潰破者。此類病症多為痰瘀互結,阻滯經絡所致。
- 跌打損傷: 《衛生寶鑒》、《御藥院方》明確記載其可治療從高處墜落或騎馬跌落等外傷引起的筋骨疼痛、瘀血結滯、肌肉腫硬等症狀。
- 火鬱結核: 《瘍醫大全》提到其可治療火鬱結核,不論男女皆有效。
治療原理:
- 「大紅膏」組成藥物如松香、銀硃等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散結之功效。
- 跌打損傷,常導致氣滯血瘀,瘀血阻絡,故以活血化瘀藥物,使氣血通暢,則腫痛自消。
- 瘰癧痰核,多因痰凝血瘀,膠結成塊,故以活血化瘀藥物,化解痰瘀,使腫塊消散。
二、拔毒排膿,生肌止痛:
主治病症:
- 癰疽瘡癤: 《丁甘仁先生家傳珍方》強調其對各種癰疽瘡癤,不論未成或已成,皆可應用,發揮其消、潰、拔毒、提膿之功效。
治療原理:
- 松香、銀硃等藥材具有拔毒排膿之功,可加速膿液排出,清理創面。
- 此外,松香亦有生肌之效,能促進瘡口癒合,並緩解疼痛。
- 癰疽瘡癤,多因熱毒蘊結於肌膚,故以清熱解毒,拔毒排膿藥物,使熱毒外出,瘡瘍得癒。
三、溫經散寒,通絡止痛:
主治病症:
- 筋脈攣急: 《御藥院方》記載其可治療跌打損傷造成的筋脈攣急。
治療原理:
- 方中部分藥物具有溫經散寒、通絡止痛之效,可緩解外傷或體內寒邪引起的筋脈拘攣。
- 跌打損傷,常伴寒邪入侵,導致經絡阻塞,故溫經通絡藥物,可使經絡疏通,則攣急緩解。
綜合分析:
「大紅膏」的治療原理,主要體現在其多方面的藥理作用,能針對不同病因,發揮綜合的治療效果:
- 活血化瘀: 藉由促進血液循環,消除瘀血阻滯,緩解跌打損傷、腫痛等症狀。
- 消腫散結: 透過化解痰瘀凝結,消散瘰癧痰核等腫塊。
- 清熱解毒: 藉由消除體內熱毒,處理癰疽瘡癤等炎症病症,並拔毒排膿。
- 溫經散寒,通絡止痛: 針對寒邪入侵或外傷所致之筋脈攣急。
「大紅膏」的配方組成多樣,歷代醫家有不同加減,但其主要功效都圍繞在活血、化瘀、消腫、拔毒等方面。外用膏藥之劑型,更能使藥效直達病竈,提高治療效果。
傳統服藥法
南星2兩,銀朱3錢,血竭3錢,消石3錢,潮腦3錢,輕粉2錢,乳香2錢,貓頭骨1具(煅),石灰1兩(用大黃3錢,切片,同炒至石灰紅色,去大黃)。
上為細末,陳米醋熬稠。
調藥敷核上,3日1換。敷後皮嫩微損者,另換紫霞膏貼之,其核自消。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孕婦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大紅膏, 出處:《醫方類聚》卷一八八引《醫林方》。 組成:瀝青1兩,小油2錢。 主治:打破損傷。
大紅膏, 出處:《禦藥院方》卷十。 組成:瀝青1斤,黃丹10兩,乳香2兩,油不以多少(添減用)。 主治:跌撲損傷疼痛。
大紅膏, 出處:《禦藥院方》卷十。 組成:乳香2兩,當歸2兩,琥珀1兩,香白芷1兩,沒藥1兩,白芍1兩,白及1兩,白斂1兩,瀝青16兩,黃丹1兩,小油4兩,綿子1兩,木炭3斤,定瓷碗2隻。 主治:折傷。
大紅膏, 出處:《丁甘仁家傳珍方選》。 組成:蓖麻肉5兩(打爛),嫩松香10兩,杏仁霜2兩,銀朱2兩,廣丹2兩,掃盆2兩,茶油夏用1兩5錢,冬用2兩。 主治:一切癰疽瘡癤,未成能消,已成能潰,已潰能拔毒排膿。
大紅膏, 出處:《外科正宗》卷二。 組成:南星2兩,銀朱3錢,血竭3錢,消石3錢,潮腦3錢,輕粉2錢,乳香2錢,貓頭骨1具(煅),石灰1兩(用大黃3錢,切片,同炒至石灰紅色,去大黃)。 主治:瘰癧、痰核、結塊,不分新久,但未穿破者。
大紅膏, 出處:《禦藥院方》卷十。 組成:當歸(銼)1兩,赤芍藥1兩(銼),天台烏藥1兩(銼),小油半斤(以上3味浸油7日7夜),沒藥1兩(研爲細末),乳香2兩(研爲細末),琥珀1兩(研爲細末),瀝青1斤,黃丹10兩。 主治:從高下墜,落馬傷損,瘀血結滯,筋脈攣急,肌肉腫硬,疼痛不可忍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