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層丹

七層丹

QI CENG D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6

寒性指數

16

熱/寒比例

中性 (1.00)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30%
脾經 18%
膽經 12%
心經 12%
肺經 12%
胃經 12%
肝經
脾經
膽經
心經
肺經
胃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七層丹方劑中包含銀朱,主要是由於銀朱具有以下兩個特點:

  1. 解毒殺蟲: 銀朱性寒,味甘,入心經,具有解毒殺蟲的功效。 七層丹主治跌打損傷、骨折、瘀血腫痛等症狀,而銀朱可以有效地清除外傷導致的毒素,並抑制細菌感染。
  2. 活血化瘀: 銀朱能夠活血化瘀,促進血液循環,加速傷口癒合。七層丹中的其他藥物,如紅花、桃仁等也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與銀朱相輔相成,共同達到治療效果。

因此,七層丹方劑中加入銀朱,可以充分發揮其解毒殺蟲、活血化瘀的功效,更好地治療跌打損傷等症狀。

中藥方劑[七層丹]的組成中,包含[銅綠]。銅綠在該方中起到清熱解毒、收斂生肌的作用。七層丹是一種外用藥物,適用於治療各種皮膚病變,如燒傷、瘡瘍等。銅綠能夠幫助清除傷口處的病原體,促進傷口愈合,同時還具有一定的防腐效果。在方劑中,銅綠與其他藥材共同作用,增強治療效果。然而,由於銅綠具有一定毒性,使用時必須注意控制劑量,以避免出現不良反應。

七層丹方劑中加入松香,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作用:

  1. 引藥入骨: 松香性黏,有引藥入骨的作用,可將藥力更有效地導入深層組織,達到治療骨骼疾病的效果。例如,七層丹常用於治療骨折、跌打損傷等症,松香能幫助藥力深入骨骼,促進骨折癒合,消腫止痛。
  2. 固澀止痛: 松香味苦性溫,有收斂止痛的作用。可用於治療骨骼疼痛,以及因骨骼損傷引起的疼痛、出血等症狀。其固澀作用,可幫助傷口癒合,防止血流不止。

總體而言,松香在七層丹方劑中發揮引藥入骨、固澀止痛的重要作用,提升藥效,促進療效。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一、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七層丹主治「小腿臁瘡,瘡面腐肉不清」。臁瘡為古代對下肢慢性潰瘍的稱謂,多因濕熱下注、氣血瘀滯或久病氣虛所致,瘡面常覆蓋壞死組織(腐肉),難以癒合。此方以「拔毒去腐」為核心功效,旨在清除瘡面腐敗組織,為後續生肌癒合創造條件,屬外科外用祛腐階段常用方。

二、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1. 銀朱(60克)

    • 性味辛溫,有毒,主含硫化汞。
    • 傳統外用能攻毒殺蟲、燥濕斂瘡,其強烈刺激性可腐蝕壞死組織,促進腐肉脫落。
  2. 章丹(即黃丹,125克)

    • 性辛微寒,主含四氧化三鉛。
    • 具拔毒生肌之效,其氧化性可殺滅表面病原,與銀朱協同增強祛腐能力;同時能收斂瘡面滲液,減少濕濁。
  3. 銅綠(30克)

    • 性苦澀平,主含鹼式碳酸銅。
    • 擅長解毒祛腐、斂瘡止血,對瘡面腐肉伴隨膿血者尤宜,可抑制細菌生長,減輕局部感染。
  4. 松香(250克,量最大)

    • 性苦甘溫,為方中基質兼藥用成分。
    • 解毒排膿、生肌止痛,其黏性可固定藥粉於瘡面;溫性亦能調和銀朱、章丹之寒,避免過度傷正。

三、配伍邏輯與作用機理

  • 毒腐並攻:銀朱、章丹、銅綠均具毒性,合用以「以毒攻毒」之力腐蝕壞死組織,拔除深層穢濁。
  • 動靜結合:松香粘滯緩釋藥性,延長局部作用;同時其生肌特性為後續修復埋下伏筆。
  • 劑量設計:松香量最大,制約他藥毒性;銀朱量次之,側重快速祛腐;章丹、銅綠輔助清理餘毒。

四、整體功效推論
此方通過腐蝕性成分直接破壞瘡面壞死組織,抑制病原微生物,並收斂滲出,為「祛腐生新」的過渡階段方劑。其名「七層」或暗示多次薄敷(分層施用)以控制藥力強弱,避免一次性刺激過大。

傳統服藥法


銀朱60克,章丹125克,銅綠30克,松香250克。
拔毒去腐。
各藥依次入乳鉢內,研細極和。
用麻油調,攤貼瘡面,有新鮮肉芽時,改用生肌藥。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七層丹有一定的毒性,不宜長期服用。孕婦、哺乳期婦女、兒童不宜服用。

相關疾病


臁瘡

相同名稱方劑


七層丹, 出處:《朱仁康臨床經驗集》。 組成:銀朱60g,章丹125g,銅綠30g,松香250g。 主治:拔毒去腐。主治:小腿臁瘡,瘡面腐肉不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