搐鼻通天散
CHU BI TONG TIAN S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丹溪心法·附餘》卷一
熱性指數
寒性指數
熱/寒比例
偏熱 (1.60)複方歸經比例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搐鼻通天散中包含川芎,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通竅開竅:川芎性溫,味辛,入肝經,具有活血行氣、通竅止痛之效。對於鼻竅不通、頭昏腦脹等症狀,川芎能疏通經絡,改善血液循環,使鼻竅通暢,頭腦清醒。
- 散寒止痛:川芎還能散寒止痛,對於因寒邪入侵鼻竅引發的鼻塞、流涕等症狀,川芎可溫散寒邪,達到止痛通竅的效果。
因此,搐鼻通天散中使用川芎,旨在通竅開竅、散寒止痛,達到治療鼻竅不通、頭昏腦脹等症狀的目的。
搐鼻通天散中加入細辛,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 通竅止痛: 細辛味辛性溫,入肺、脾經,具有散寒止痛、通鼻竅的功效。對於因寒邪入侵鼻竅,引起鼻塞、流涕、頭痛等症狀,細辛可通過溫經散寒,通利鼻竅,達到止痛的效果。
- 宣肺解表: 細辛亦可宣肺解表,對於因風寒犯肺,引起鼻塞、咳嗽、發熱等症狀,細辛可通過溫肺散寒,宣通肺氣,達到解表止咳的效果。
因此,搐鼻通天散中加入細辛,能夠有效治療因寒邪入侵鼻竅引起的鼻塞、流涕、頭痛等症狀,並可宣肺解表,治療因風寒犯肺引起的鼻塞、咳嗽、發熱等症狀。
搐鼻通天散是一種常用於治療鼻塞、鼻炎等症狀的中藥方劑,其組成中包含藜蘆,這是因為藜蘆具有獨特的藥理作用。藜蘆,性寒,味苦,有著很好的透邪功能,特別適合用於風寒引起的鼻部不適。其成分中含有生物鹼,可以有效促進黏膜分泌,幫助舒緩鼻塞的情況,提升患者的呼吸暢通感。此外,藜蘆還具備一定的解毒、消腫作用,能夠緩解因鼻炎引起的腫脹和不適,並且對於某些因上呼吸道感染所致的病症也有輔助療效。在搐鼻通天散中,藜蘆的加入增強了整體方劑的療效,使其在治療鼻部疾病時更具針對性和有效性,因此受到廣泛應用。這也顯示出中醫藥方劑在選材方面的精妙與智慧。
搐鼻通天散方中加入白芷,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通竅止痛:白芷味辛、性溫,具有通鼻竅、止痛的作用。對於因風寒侵襲、鼻塞不通引起的鼻塞、頭痛、流涕等症狀,白芷能有效疏風散寒,通利鼻竅,緩解疼痛。
- 清熱解毒:白芷除了通竅止痛,還具有一定的清熱解毒功效。對於因熱毒上攻引起的鼻塞、鼻涕黃稠、口乾舌燥等症狀,白芷能清熱解毒,消腫止痛,輔助治療。
搐鼻通天散方中包含防風,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 疏散風寒,通利鼻竅: 防風性溫,具有疏散風寒、通利鼻竅的功效,可有效治療因風寒侵襲所致的鼻塞、流涕、頭痛等症狀。搐鼻通天散主治鼻竅不通,鼻塞流涕,因此加入防風可幫助驅散風寒,使鼻竅通暢。
- 止痛止癢,消腫止膿: 防風亦有止痛止癢、消腫止膿的功效,可減輕鼻塞、流涕所伴隨的鼻腔疼痛、瘙癢等不適。對於一些伴有鼻腔炎症的患者,防風能起到緩解炎症、促進癒合的作用。
總之,防風在搐鼻通天散中,發揮著疏散風寒、通利鼻竅、止痛止癢、消腫止膿等多重作用,是治療鼻竅不通的重要藥材。
搐鼻通天散中包含薄荷,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清熱解表,通竅止痛: 薄荷性涼,味辛,具有清熱解表、疏風散寒、通竅止痛的功效。搐鼻通天散主要用於治療鼻塞不通、頭昏腦脹等症狀,薄荷可清熱解表,疏散風寒,使鼻竅通利,緩解鼻塞不通的症狀。
- 清涼止癢,消炎止痛: 薄荷揮發油中含有薄荷醇,具有清涼止癢、消炎止痛的作用,可有效緩解鼻腔黏膜的炎症反應,減輕鼻塞、鼻癢、流鼻涕等症狀。
因此,薄荷在搐鼻通天散中起到清熱解表、通竅止痛、清涼止癢等作用,有助於改善鼻塞不通等症狀。
搐鼻通天散中加入皁莢,其作用主要體現在以下兩方面:
- 通鼻竅:皁莢性寒,味苦,歸肺經,具有通竅、消腫、解毒之效。其皁苷成分可有效清除鼻腔內分泌物,改善鼻塞、流涕等症狀,故可通鼻竅,助呼吸順暢。
- 清熱解毒:皁莢亦具清熱解毒之功效,可用於治療因熱毒引起的鼻炎、鼻竇炎等疾病。其藥性強,可驅散鼻腔內邪熱,緩解鼻腔炎症,達到通鼻止痛之效。
綜上所述,皁莢在搐鼻通天散中,可發揮通鼻竅、清熱解毒的功效,有助於改善鼻部疾病。
主治功效
搐鼻通天散主治功效分析
搐鼻通天散,顧名思義,乃一吹鼻取嚏之劑,其組成雖簡,然療效迅捷,廣為歷代醫家所重。綜觀古籍記載,本方主治之症,皆為「卒暗中風倒地,牙關緊急,人事昏沉」之急危重證,其治療原理,實乃針對中風痰阻、氣機閉塞之病機而設。
病機分析:
古人所謂「中風」,並非單指現代醫學之腦血管意外,而是泛指各種突然發病,以昏迷、不省人事為主要表現之病症。考量本方所治之「猝倒、牙關緊急、人事昏沉」,可推斷其病機多為風痰阻絡、氣機閉塞,導致清陽不升、濁陰不降,竅閉神昏。
方藥分析:
搐鼻通天散之藥味組成,雖略有出入,然核心藥味大致不變,主要由以下幾部分組成:
開竅醒神,宣通氣機之品:
- 細辛: 味辛性溫,具有強烈的開竅醒神之功,能散寒止痛,通達經絡,為本方之要藥。其辛溫之性,可驅散阻滯經絡之寒邪,通暢氣機,使神志清醒。
- 薄荷: 味辛性涼,能清熱利咽,解毒散風,可助細辛開竅,並能疏散風熱,清利頭目。
- 皁莢: 味辛鹹,性溫,具有開竅通絡,祛痰消腫之效。其刺激性強,能催嚏開竅,化痰逐濁,為本方之重要組成部分。
活血行氣,疏風止痛之品:
- 川芎: 味辛性溫,能活血行氣,止痛解毒。其善於上行,能引藥直達頭部,疏通頭部經絡,解除頭痛。
- 防風: 味辛甘,性溫,能疏風散寒,止痛解毒。其發散之力較強,能將體內風邪祛除,使氣機暢通。
- 白芷: 味辛性溫,能清熱解毒,止痛散風。其辛香之氣,能宣散邪氣,緩解頭面部疼痛。
祛痰開竅,引經入絡之品:
- 藜蘆: 味辛性寒,具有祛風除濕,止痛消腫之效。其催吐之力較強,能將痰涎引出,開通阻塞之氣道。需注意,藜蘆具毒性,故用量需慎。
治療原理:
綜合觀之,搐鼻通天散之治療原理可歸納為以下幾點:
- 開竅醒神: 藉由細辛、薄荷之辛散,與皁莢之催嚏,直接刺激鼻腔,促使經絡通暢,竅道開啟,使昏迷不醒之病人恢復神志。
- 疏風散邪: 藉由防風、白芷之辛散,驅除體內風邪,解除經絡阻滯,改善氣機不暢之狀況。
- 活血行氣: 藉由川芎之活血行氣,疏通經絡,改善腦部氣血循環,解除頭部疼痛。
- 祛痰通絡: 藉由藜蘆之催吐作用,祛除體內痰涎,開通阻塞之氣道,使氣機恢復正常。
諸藥合用,使風邪散、痰涎祛、氣機暢,竅道開,故能使「卒暗中風倒地,牙關緊急,人事昏沉」之危急重症得以迅速緩解。
總結:
搐鼻通天散乃一峻猛之劑,其治療機理為開竅醒神,疏風散邪,活血行氣,祛痰通絡。方中藥物雖不多,但配伍精當,藥力迅猛,專為應對「卒中暴死不省」之危急重症而設,為中醫急救之常用方劑。其用法獨特,吹鼻取嚏,取效迅速,為中醫急救之獨到之處。
傳統服藥法
川芎1錢,細辛1錢,黎蘆1錢,白芷1錢,防風1錢,薄荷1錢,豬牙皂角(刮去皮)3個。
上為細末。
用蘆筒納藥,每用少許,吹入鼻中。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有一定的毒性,使用時應注意用量。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搐鼻通天散, 出處:《丹溪心法·附餘》卷一。 組成:川芎1錢,細辛1錢,黎蘆1錢,白芷1錢,防風1錢,薄荷1錢,豬牙皂角(刮去皮)3個。 主治:卒暗中風倒地,牙關緊急,人事昏沉。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