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童真丸中加入川貝母,主要原因有二:
- 清熱化痰: 川貝母味甘微苦,性涼,入肺經,具有清熱化痰、止咳平喘之效。童真丸用於治療小兒咳嗽、痰多等症,川貝母可有效化解痰液,緩解呼吸道炎症,達到止咳平喘的作用。
- 潤肺止咳: 川貝母入肺經,能潤肺止咳,對於因肺燥引起的咳嗽有顯著效果。童真丸中加入川貝母,可有效緩解肺部乾燥,滋潤肺氣,進一步達到止咳的效果。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童真丸」主治功效分析
童真丸,方組簡單,由真秋石、川貝母二味藥材等分組成,並以紅棗肉為丸,空腹時以薄荷湯送服。此方劑在古籍中主要被應用於治療虛勞吐血、氣虛喘嗽等病症,其治療原理可歸納如下:
一、針對虛勞吐血的治療原理:
古籍記載,「失血必其陰分大傷,使非加意元氣,培養真陰,而或用寒涼,則其陰氣益損,血雖得止而病必日敗矣」。此處明確指出,吐血、咳血等失血癥狀,多為陰虛,或真陰受損所致。童真丸並非單純的止血方劑,其治療思維在於「引血與火下行」。
- 真秋石: 根據古代醫家經驗,真秋石性味鹹寒,具有引火下行的作用。在此方中,其主要功能是導引上逆之血下行,而非直接止血。
- 川貝母: 川貝母具有清熱化痰、止咳平喘、潤肺止痛的功效。在失血的情況下,常常伴有肺熱或陰虛燥咳,川貝母的清潤之性,有助於緩解此類症狀,輔助機體康復。
- 紅棗肉: 紅棗肉具有補中益氣、養血安神的功效,可以緩和藥性,並提供氣血補充,避免過於攻伐。
因此,童真丸治療虛勞吐血的原理,並非直接止血,而是透過真秋石引導血熱下行,輔以川貝母清潤肺燥,紅棗肉補益氣血,從根本上調整機體陰陽平衡,達到止血的目的。
二、針對氣虛喘嗽的治療原理:
古籍記載「久病失音,氣虛挾痰,宜滋肺腎之化源」, 意指長期的咳嗽、喘嗽,多因氣虛痰阻,肺腎不足所致。童真丸對此類病症的治療,體現了「補虛與祛邪」的原則。
- 真秋石: 除了引血下行,真秋石也兼具潛陽的作用,對虛陽上亢導致的喘嗽有輔助治療效果。
- 川貝母: 川貝母在治療喘嗽方面,其清熱化痰、止咳平喘的功效尤為重要。氣虛常導致痰液生成,川貝母可以清除痰液,緩解呼吸困難。
- 紅棗肉: 紅棗肉可補脾益氣,增強機體運化能力,有助於痰濕的代謝。同時,紅棗肉的補益作用,亦可緩解氣虛之症狀。
因此,童真丸治療氣虛喘嗽,通過真秋石的潛陽、川貝母的化痰止咳、紅棗肉的補益氣血,達到扶正祛邪的目的。通過調整機體的陰陽平衡,促進呼吸系統功能的恢復。
三、 臨牀應用:
綜合古籍記載,童真丸適用於:
- 虛勞吐血: 證見吐血、咳血,血色鮮紅或淡紅,伴有氣短乏力、面色蒼白等虛勞症狀者。
- 氣虛喘嗽: 證見咳嗽、氣喘、痰多、聲音低微,伴有氣短乏力等氣虛症狀者。
- 久病失音: 證見聲音嘶啞、語聲低微,伴有氣虛痰阻者,可搭配生脈散同用。
總結:
童真丸雖藥味簡單,但其配伍精巧,體現了中醫「標本兼治」的治療思想。它不僅能緩解失血、咳嗽等症狀,更能通過調整陰陽平衡、補益氣血,從根本上改善機體狀態。此方劑的應用,宜由醫師辨證指導,根據個人情況加減藥味,以達到最佳療效。
傳統服藥法
真秋石、川貝母(去心)各等分。
如脈虛氣耗,加人參;若脈細數陰虛,禁用人參,加牡丹皮;脾虛溏瀉,加山藥、茯苓、炙甘草。
上為末,煮紅棗肉為丸。
每服2錢,空腹薄荷湯送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童真丸, 出處:《張氏醫通》卷十三。 組成:真秋石、川貝母(去心)各等分。 主治:虛勞吐血,氣虛喘嗽。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