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疏風清熱湯中加入薄荷,主要基於其疏散風熱和清利頭目的功效。
薄荷性涼,味辛,入肺經,具有清熱解表、疏散風熱、利咽止痛的功效。對於風熱感冒引起的發熱、頭痛、咽痛、鼻塞、流涕等症狀,薄荷能有效清熱解表,疏散風熱,緩解不適。
此外,薄荷還具有清利頭目的作用,可改善風熱上擾所致的頭痛、頭暈等症狀。因此,疏風清熱湯中加入薄荷,有助於提高其疏散風熱、清利頭目的療效。
疏風清熱湯中加入金銀花,乃因其具有清熱解毒、疏散風熱之效。金銀花性寒,味甘,入肺經,能清熱解毒,善治外感風熱,症見發熱、頭痛、咽喉腫痛、口渴等。
此外,金銀花亦能宣散風熱,使邪氣從表散出,有助於改善患者的症狀,故為疏風清熱湯中不可或缺之藥材。
疏風清熱湯中加入赤芍,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 清熱涼血:赤芍性寒,味苦,入肝經,具有清熱涼血、活血化瘀的功效。疏風清熱湯主要用於治療外感風熱,兼有血熱妄行之症。赤芍能清熱涼血,緩解發熱、口渴、咽喉腫痛等症狀,同時也能化解血熱,防止熱毒蘊結。
- 活血止痛:赤芍還具有活血化瘀、止痛的功效。風熱之邪侵犯人體,常導致氣血運行不暢,出現頭痛、頭脹等症狀。赤芍能活血化瘀,改善血脈運行,減輕疼痛,有助於改善風熱症狀。
疏風清熱湯中加入白茅根,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1. 清熱利濕:白茅根性寒,入肺、胃經,具有清熱解毒、利水消腫的功效,能有效清除體內熱邪,並促進體液代謝,緩解因熱邪引起的發熱、口渴、小便不利等症狀。
2. 涼血止血:白茅根具有一定的涼血止血作用,能有效抑制因熱邪引起的出血,並緩解熱邪引起的咽喉腫痛、牙齦出血等症狀。
因此,白茅根的加入可增強疏風清熱湯的清熱利濕、涼血止血功效,有助於更全面地治療因風熱邪毒引起的各種病症。
疏風清熱湯中加入天花粉,主要基於其清熱解毒、利濕消腫的功效。天花粉味甘、性寒,入肺、胃、膀胱經。其清熱解毒之性,可針對外感風熱所致的發熱、咽痛、口渴等症狀;而利濕消腫之效,則能幫助消除因熱毒蘊結所致的腫脹、疼痛。
天花粉與其他藥材如金銀花、連翹等相配伍,可加強清熱解毒之效,更能有效緩解因風熱邪氣侵襲所引起的各種不適症狀。
疏風清熱湯中加入枳殼,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疏肝理氣,行氣止痛:枳殼味苦辛,性寒,入肝、脾經,具有疏肝理氣、行氣止痛的功效。當風邪熱邪侵襲人體,導致肝氣鬱結,氣機不暢,出現胸脇脹滿、脘腹疼痛等症狀時,枳殼可以疏肝理氣,緩解疼痛。
- 降逆止嘔,助消化:枳殼亦具有降逆止嘔的作用,對於因肝氣鬱結、脾胃不和引起的嘔吐,具有緩解作用。此外,枳殼還能促進消化,增加食慾,幫助身體更好地吸收營養。
因此,疏風清熱湯中加入枳殼,可以起到疏肝理氣、行氣止痛、降逆止嘔、助消化的作用,協同其他藥材共同達到疏風清熱的功效。
主治功效
疏風清熱湯,為中醫常用方劑之一,主要成分包括薄荷、金銀花、赤芍、白茅根、天花粉、枳殼等,各味中藥材相互配合,發揮清熱解毒、疏風散熱、活血化瘀、化痰止咳等功效,適用於治療眼瘡初期、眼皮輕微腫脹發癢、逐漸變硬腫大等症狀。
白茅根:性寒涼、味甘,入肺、胃、膀胱經,具有清熱瀉火、清胃熱、涼血止血、清熱利尿、養陰生津、生津止渴、解酒毒、利水消腫等功效。
薄荷:性辛涼,入肺、肝經。具有發汗解表、清利咽喉、透疹、止血、降氣、透疹、疏肝解鬱、清熱解毒、消暑等功效。
赤芍:性微寒,味苦、甘,入肝經。具有清熱涼血、活血化瘀、利水消腫、補腎、清熱利尿、止血、活絡止痛、補血養肝等功效。
金銀花:性甘寒,入肺、胃經。具有清熱瀉火、散風熱、清熱解毒、解毒和透疹等功效。
天花粉:性甘寒,歸肺、胃經,具有清熱瀉火、止咳化痰、生津止渴、利水消腫、排膿、潤燥、清熱解毒等功效。
枳殼:具有理氣行氣、止咳化痰、消食化積、降氣等功效。它能理氣寬中,行滯消脹,主治胸脅氣滯、脹滿疼痛、食積不化;其性寒,故不適用於脾胃虛寒、腹瀉洩瀉者。
疏風清熱湯藥方中,各味中藥材相互協同作用,清熱解毒、疏風散熱,活血化瘀,化痰止咳,緩解眼瘡初期症狀,促進眼瘡的消退。在臨牀上,疏風清熱湯常與其他中藥方劑配合使用,以增強療效,適用於各種眼瘡、眼部感染性疾病等。
傳統服藥法
薄荷3克,銀花15克,赤芍9克,茅根15克,天花粉9克,枳殼3克。
若風熱偏盛,胞臉漫腫,身兼寒熱者,加牛蒡子6克
疏風清熱,活血通絡。
水煎服。
方中薄荷辛涼疏表;銀花辛涼,清熱解毒;天花粉清胃熱,生津液,且能消腫散結;茅根導濕熱下行,無傷陰之弊;赤芍涼血行血,疏通絡脈;枳殼行氣以助赤芍行血之力。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孕婦、哺乳期婦女、兒童、體虛者慎用。
- 本方具有一定的刺激性,不宜長期服用。
- 服用本方期間,應注意飲食清淡,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疏風清熱湯, 出處:《張皆春眼科證治》。 組成:薄荷3g,銀花15g,赤芍9g,茅根15g,天花粉9g,枳殼3g。 主治:疏風清熱,活血通絡。主治:眼瘡初起,胞瞼微腫稍癢,漸變腫硬者。
疏風清熱湯, 出處:《中醫喉科學講義》。 組成:荊芥、防風、牛蒡子、甘草、銀花、連翹、桑白皮、赤芍、桔梗、黃芩、花粉、玄參、浙貝。 主治:喉痹初起,咽喉部乾燥灼熱,微紅、微腫、微痛,或僅起紅點,吞咽感覺不利,以後紅腫逐漸加重,疼痛也相應增劇。
疏風清熱湯, 出處:《中醫耳鼻喉科學》。 組成:荊芥、防風、牛蒡子、甘草、金銀花、連翹、桑白皮、赤芍、桔梗、黃芩、天花粉、玄參、浙貝母。 主治:疏風清熱,解毒利咽。主治:風熱喉痹。咽部乾燥灼熱,微痛,吞咽感覺不利,其後疼痛逐漸加重,有異物阻塞感。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