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青真湯中加入桑葉,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 清熱解表:桑葉性寒,味甘苦,具有清熱解表、疏風散熱的功效。青真湯主要用於治療風熱感冒,桑葉可幫助清除體內熱毒,緩解發熱、頭痛、鼻塞等症狀。
- 宣肺止咳:桑葉能疏散肺氣,宣通肺竅,有助於改善肺氣鬱閉引起的咳嗽、痰多等症狀。青真湯中加入桑葉,可以增強其宣肺止咳的功效,使藥效更加全面。
綜上,青真湯中加入桑葉,是為了充分利用其清熱解表、宣肺止咳的功效,以更好地治療風熱感冒。
青真湯中包含車前子,主要原因有二:
- 利水消腫:車前子性寒,味甘,入肺、膀胱經,具有利水滲濕、清熱解毒之效。青真湯主要用於治療濕熱蘊結所致的帶下病,車前子可幫助利水消腫,減少帶下量,改善濕熱症狀。
- 清熱解毒:車前子還具有清熱解毒之效,可幫助清除濕熱毒素,配合其他藥物,達到清熱利濕、解毒消腫的效果,進一步改善帶下病症。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青真湯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此方主治「小便不通,腹脹,氣急煩悶」,乃因濕熱壅滯下焦,導致膀胱氣化不利,津液輸布失常。小便不通則水濕內停,引發腹脹;濕鬱化熱,上擾心神則煩悶;氣機壅塞,升降失司則見氣急。此證屬濕熱內蘊、水道閉阻之實證,治當清利濕熱、通淋利尿為主。
方劑組成與邏輯推理
桑葉汁
- 性味苦甘寒,歸肺、肝經,傳統用於清熱疏風、涼血明目。其汁液生用更具流動之性,能宣通肺氣(肺為水之上源),助水道通調。
- 現代推論:桑葉含黃酮類成分,可能促進水液代謝,且其輕清之性有助透發鬱熱,間接緩解氣急煩悶。
車前子汁
- 性味甘寒,歸腎、膀胱、肝經,傳統長於利水通淋、滲濕止瀉。其汁液直接作用於下焦,清熱利濕,開泄膀胱氣機。
- 現代推論:車前子含黏液質與車前子苷,可增加尿液分泌,降低尿道炎症,緩解腹脹。
治療原理綜述
此方以「雙汁並行」為特色,取桑葉汁宣上通肺、車前子汁滲下利濕,形成「提壺揭蓋」之勢,使上焦氣宣、下焦濕去。濕熱分消,則小便自通,腹脹氣急隨之而解。全方藥簡力專,體現「治濕不利小便,非其治也」的思維,符合古代對濕熱癃閉的急治原則。
補充思考
若兼見陰虛或中氣不足,單用此方恐過於寒滲,需加味調和。然原方純用鮮汁,既保留藥性峻發之效,亦避煎煮損耗,顯古人對鮮藥應急之妙用。
傳統服藥法
桑葉汁、車前子汁。
上2汁相和,為2服。食前飲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青真湯, 出處:《普濟方》卷二一六。 組成:桑葉汁、車前子汁。 主治:小便不通,腹脹,氣急煩悶。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