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前子塗方

車前子塗方

CHE QIAN ZI TU FANG | 更多圖表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0

寒性指數

15

熱/寒比例

極寒 (0.07)

複方歸經比例

腎經 25%
肺經 25%
肝經 25%
膀胱經 25%
腎經
肺經
肝經
膀胱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車前子塗方以「車前子」為主要成分,其原因如下:

  1. 清熱利濕: 車前子性寒,味甘,入膀胱經,具有清熱利濕、通淋止痛的功效。對於因濕熱蘊結所致的小便不利、淋痛、水腫等症狀,車前子能有效清熱利濕,通利水道,達到止痛消腫的效果。
  2. 消腫止痛: 車前子還具有消腫止痛的功效,可用於治療濕熱所致的瘡瘍腫痛、外傷腫痛等症。

因此,車前子塗方以「車前子」為主要成分,充分利用其清熱利濕、消腫止痛的功效,以達到治療濕熱所致的相關疾病目的。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車前子塗方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此方所載「陰疝腫縮」,屬前陰病證範疇。古代「陰疝」多指寒邪凝滯肝脈,導致少腹或陰囊腫痛、攣縮之症。車前子性寒滑利,局部外塗可藉其清熱利濕、滲泄水腫之性,緩解經脈瘀熱或濕濁下注引起的腫脹緊縮,符合「熱者寒之」的治法。

組成與治療原理探討

  1. 單方簡效:僅用車前子一味,古代外治注重「單刀直入」。其種子富含黏液質,研末後以湯調和成糊,外敷可形成藥膜,直接作用患處。
  2. 藥性推理
    • 利水消腫:《神農本草經》載車前子「主氣癃,止痛,利水道」,其通利之性可引局部水濕下行,減輕腫脹。
    • 清熱滲濕:疝痛因濕熱蘊結者,車前子寒性可清解鬱熱,黏液質可能舒緩組織黏連。
  3. 外治機轉:透過「湯調」(可能為溫水或藥汁)調敷,兼具溫通經脈與藥力滲透之效,改善氣血壅滯。

邏輯延伸應用
此方思路體現「內病外治」,類似現代以車前子提取物用於皮膚炎性水腫。若陰疝屬寒證,古人或佐以溫散藥物同用,然原方側重其基礎泄濁功能,靈活加減可擴展至濕熱型癰腫外敷。

傳統服藥法


車前子不拘多少。
上為末。
湯調,塗腫處。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睪丸疼痛腫脹

相同名稱方劑


車前子塗方, 出處:《聖濟總錄》卷九十四。 組成:車前子不拘多少。 主治:陰疝腫縮。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