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疳眼兼藥方劑中包含車前子,主要原因有二:
- 清熱利濕,明目退翳:車前子性寒,味甘,入肝、腎經,具有清熱利濕、明目退翳之功效。疳眼症多因脾胃虛弱,濕熱內蘊,侵犯肝腎而致,車前子可清熱利濕,使脾胃運化恢復正常,並能降肝火,明目退翳,改善視力。
- 通淋排石,利尿消腫:車前子亦具有通淋排石、利尿消腫之效。疳眼症常伴有尿路感染或腎虛水腫,車前子可促進尿液排出,利尿消腫,改善腎臟功能,減輕症狀。
總而言之,車前子在疳眼兼藥方劑中,可起到清熱利濕、明目退翳、通淋排石、利尿消腫等作用,有助於治療疳眼症。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疳眼雀目為古代兒科常見眼疾,多因小兒疳積(營養不良或消化吸收障礙)導致肝血虧虛、目失所養,表現為夜盲(雀目)、視物模糊,甚則角膜軟化(疳眼)。此方特別標註「用午王丸不癒者」,暗示其針對疳眼病情較重或頑固者,可能具備更直接的滋養或攻補兼施作用。
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核心藥物配伍
- 合歡木(存性,霜):
古代本草多載合歡皮/木能「安五臟、和血脈」,其性平和,可能通過調和肝氣(疳疾常伴肝鬱)、緩解氣血滯澀,間接助目得血養。「存性」炮製(部分炭化保留藥性)可增強收斂之效,適合疳眼伴角膜損傷者。 - 車前子(存性,霜):
生用利水滲濕,但此處製為「霜」(精製提純),取其「清肝明目」之功,《藥性論》謂其「治肝毒熱衝眼」。炭化存性後,利水之性減而明目之力存,更專注於清肝熱、滋目竅。
- 合歡木(存性,霜):
特殊載體——小鰻鱺魚
- 鰻魚為血肉有情之品,富含脂質與營養,燒製時「魚汁將出」取其溫潤滋養之性,既能補肝血(肝開竅於目),又能載藥上行於目。選「不滿尺者」可能因幼魚質嫩,更易滲出精華。
- 外治結合內服:
將藥霜撒於燒炙的魚上,藥物隨魚汁滲透吸收,形成「內服外治」雙重路徑。此舉可能增強藥效直達病所(如《外臺秘要》載鰻魚治眼疾的民間用法)。
炮製與配伍的協同作用
- 「存性」與「霜」的炮製法,使藥物性質趨於溫和卻專注眼疾,適合小兒稚陰稚陽之體。
- 合歡木調氣、車前子清肝,搭配鰻魚滋陰,構成「調氣—清熱—滋養」的立體框架,針對疳眼「虛中夾熱」(肝血虛兼肝熱)的核心病機。
推論可能功效
此方可能通過:
- 滋養肝血(鰻魚為主)、清瀉肝熱(車前子為輔)、調和氣機(合歡木為佐)三者協同,改善疳積所致的眼部失養與熱鬱;
- 藉血肉之品的補益力,突破單純草木藥的局限,適用於午王丸(可能為健脾消疳基礎方)未能解決的頑固性疳眼。
其設計體現「標本兼顧」思維:以鰻魚治本虛,藥霜治標實,符合古代對頑疾「奇方異法」的應用邏輯。
傳統服藥法
合歡木、車前子各等分(存性,霜)。
先取小鰻鱺魚不滿尺者燒之,魚汁將出,取霜藥粉於魚上。餌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夜盲
相同名稱方劑
疳眼兼藥, 出處:《名家方選》。 組成:合歡木、車前子各等分(存性,霜)。 主治:疳眼雀目,用午王丸不癒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