膽道排石湯Ⅵ號

膽道排石湯Ⅵ號

DAN DAO PAI SHI TANG ⅥHAO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新急腹症學》引遵義醫學院方

熱性指數

5

寒性指數

26

熱/寒比例

極寒 (0.19)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20%
肺經 14%
胃經 11%
膽經 10%
脾經 9%
大腸經 6%
心經 6%
三焦經 6%
腎經 5%
膀胱經 2%
心包經 2%
小腸經 2%
肝經
肺經
胃經
膽經
脾經
大腸經
心經
三焦經
腎經
膀胱經
心包經
小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膽道排石湯Ⅵ號方中加入枳殼,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疏肝理氣,行氣止痛:枳殼味苦、辛,性寒,歸肝、脾經,具有疏肝理氣、行氣止痛的功效。膽石症多因肝氣鬱結、氣機不暢所致,枳殼可疏肝理氣,使氣機通暢,從而緩解疼痛。
  2. 消積導滯,利膽排石:枳殼具有一定的消積導滯作用,有助於化解膽結石,並促進膽汁分泌,利膽排石。

因此,膽道排石湯Ⅵ號方中加入枳殼,旨在疏肝理氣,行氣止痛,並輔助消積導滯,利膽排石,達到整體治療膽石症的效果。

膽道排石湯Ⅵ號中加入木香,主要考慮以下兩點:

  1. 疏肝理氣,行氣止痛: 木香味辛、苦,性溫,歸脾、胃、肝經,具有行氣止痛、疏肝解鬱之功。膽石症常伴有肝氣鬱結、氣機不暢,導致疼痛難忍,木香可疏肝理氣,使氣機通暢,緩解疼痛。
  2. 促進膽汁分泌,利膽排石: 木香能促進膽汁分泌,並有助於膽汁排出,有利於膽石排出。同時,木香的苦味也能刺激膽囊收縮,促進膽汁排泄,進一步幫助排石。

膽道排石湯Ⅵ號方劑中包含延胡索,主要原因在於延胡索具有以下功效:

  1. 疏肝解鬱,行氣止痛: 膽道結石常伴隨肝氣鬱結,疼痛難忍。延胡索能疏肝解鬱,行氣止痛,緩解膽道疼痛,促進膽汁分泌,有利於排石。
  2. 活血化瘀,消腫止痛: 延胡索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可促進膽道周圍組織的血液循環,消散瘀血,減輕炎症,進而達到止痛的效果。

因此,延胡索在膽道排石湯Ⅵ號方劑中,發揮疏肝行氣、活血化瘀的作用,有助於改善膽道結石相關症狀。

膽道排石湯Ⅵ號中加入梔子,主要原因如下:

  1. 清熱利濕:梔子性寒,味苦,入肝、膽經,具有清熱利濕、瀉火解毒的功效。對於膽石症患者,常伴有濕熱鬱結於膽道,導致膽石形成。梔子可以清熱利濕,消解膽道濕熱,促進膽石排出。
  2. 疏肝利膽:梔子可以疏肝解鬱,利膽退黃,促進膽汁分泌,有利於膽石的溶解和排出。

綜上所述,梔子在膽道排石湯Ⅵ號中起到清熱利濕、疏肝利膽的功效,有助於促進膽石排出,改善膽石症患者的症狀。

膽道排石湯Ⅵ號方劑中加入虎杖,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利尿排石: 虎杖味苦甘,性寒,入肝、膀胱經,具有清熱利濕、活血化瘀、通絡止痛的功效。其利尿作用能促進膽汁分泌,有助於將膽結石排出體外。
  2. 抗炎止痛: 虎杖中含有大黃素、蘆薈大黃素等成分,具有抗炎止痛作用。膽石症患者常伴有膽囊炎、膽管炎等炎症,虎杖可減輕炎症反應,緩解患者疼痛。

因此,虎杖的加入有助於促進膽石排出,並緩解膽道炎症,符合膽道排石湯Ⅵ號治療膽石症的整體目的。

膽道排石湯Ⅵ號中加入金錢草,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1. 利尿通淋,清熱解毒:金錢草味甘淡性涼,入肝、腎經,具有利尿通淋、清熱解毒之效。對於膽結石引起的發熱、腹痛、黃疸等症狀,金錢草可起到清熱利濕、消炎止痛的作用,促進膽汁分泌,幫助排出結石。
  2. 活血化瘀,疏肝利膽:金錢草亦有活血化瘀、疏肝利膽的功效,可改善膽道梗阻,促進膽石溶解。

綜上所述,金錢草的藥理作用與膽道排石湯Ⅵ號的治療目標相符,使其成為方劑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

膽道排石湯Ⅵ號中加入大黃,主要原因如下:

  1. 瀉下通便,促進膽汁排泄: 大黃性寒,味苦,具有瀉下通便的功效。膽道結石患者常伴有便祕,大黃可促進腸道蠕動,加速膽汁排泄,幫助排出膽結石。
  2. 清熱解毒,利膽退黃: 大黃亦具清熱解毒之效。膽道結石患者常有發熱、黃疸等症狀,大黃可清熱解毒,緩解症狀,促進膽汁分泌,利膽退黃。

此外,大黃需謹慎使用,需根據患者具體情況和醫師指導用藥,避免副作用。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膽道排石湯Ⅵ號方劑分析

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此方劑主治「膽繫感染、膽石症濕熱型」,乃針對膽道系統因濕熱蘊結導致的結石與發炎症狀。在傳統中醫理論中,此類病症常見右脅脹痛、口苦咽乾、身目發黃、小便黃赤、大便不暢等症狀,因濕熱之邪阻滯膽道,氣機不暢所致。

組成分析與治療原理

本方可分為以下幾個組成部分:

  1. 行氣導滯組:枳殼、木香、延胡索
  2. 清熱利濕組:梔子、虎杖、金錢草
  3. 瀉下通腑組:大黃

各藥物功效及配伍意義如下:

枳殼5錢:

  • 苦辛微寒,歸脾胃大腸經
  • 主要功效為破氣消積、化痰除痞
  • 在本方中疏利膽道氣機,幫助膽石排出

木香5錢:

  • 辛苦溫,歸脾胃大腸三焦經
  • 能行氣止痛、健脾消食
  • 與枳殼配伍增強行氣止痛之效

延胡索5錢:

  • 辛苦溫,歸肝脾經
  • 具有活血行氣止痛之功效
  • 針對膽石症引起的脅肋疼痛有良效

梔子4錢:

  • 苦寒,歸心肺三焦經
  • 清熱利濕、涼血解毒
  • 清泄膽道濕熱,防治感染

虎杖10錢:

  • 苦微寒,歸肝膽肺經
  • 清熱利濕、活血祛瘀、化痰止咳
  • 現代研究證明有促進膽汁分泌作用

金錢草10錢:

  • 甘淡微寒,歸肝膽腎膀胱經
  • 清利濕熱、通淋排石
  • 為治療肝膽結石的關鍵藥物

大黃5錢:

  • 苦寒,歸脾胃大腸肝心經
  • 瀉下攻積、清熱瀉火、涼血解毒
  • 通過瀉下通腑作用,促使膽道排石

治療機理推理

本方的治療原理可分為三個層面:

  1. 氣機疏通:枳殼、木香、延胡索相配,行氣止痛,解除膽道痙攣,為膽石排出創造條件。

  2. 濕熱清利:梔子、虎杖、金錢草協同清熱利濕、化濕排石,金錢草尤其具有特殊的溶石排石功效。

  3. 通腑瀉下:大黃瀉下通便,促進膽汁排泄,形成「下通上利」的治療態勢,迫使膽石隨膽汁下行排出。

此方組合嚴謹,標本兼治,既針對病因(濕熱),又解決病理產物(結石),兼顧症狀(疼痛),形成完整的治療體系,對濕熱型膽石症有良好效果。方中金錢草用量最大,突出其溶石排石的主導地位,其他藥物各司其職,共同協作達到治療目的。

傳統服藥法


枳殼5錢,木香5錢,延胡5錢,梔子4錢,虎杖10錢,金錢草10錢,大黃5錢。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具有瀉下通便的作用,服用後可能會出現腹瀉、腹痛等副作用。
  • 本方不宜長期服用,以免損傷脾胃。
  • 孕婦、哺乳期婦女、兒童不宜服用本方。

相同名稱方劑


膽道排石湯Ⅵ號, 出處:《新急腹症學》引遵義醫學院方。 組成:枳殼5錢,木香5錢,延胡5錢,梔子4錢,虎杖10錢,金錢草10錢,大黃5錢。 主治:膽繫感染、膽石症濕熱型。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