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砂煎

DAN SHA JI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8

寒性指數

18

熱/寒比例

(0.44)

複方歸經比例

心經 22%
肝經 22%
肺經 18%
腎經 15%
脾經 11%
胃經 5%
大腸經 5%
心經
肝經
肺經
腎經
脾經
胃經
大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丹砂煎方劑中含有硃砂,主要原因如下:

  1. 鎮心安神: 硃砂性寒,入心經,具鎮心安神之效,可治療心悸、失眠、癲癇等症。古代醫家認為,硃砂能平肝熄風,鎮驚安神,是治療精神疾病的重要藥物。
  2. 清熱解毒: 硃砂亦有清熱解毒之功效,可治療咽喉腫痛、口舌生瘡等症。此外,硃砂還具有抗菌、抗病毒作用,能治療某些感染性疾病。

丹砂煎中加入珍珠,主要原因有二:

一、 鎮心安神:珍珠性寒,味甘,入心經,具有鎮心安神之效,可平息心火,消除煩躁不安,有助於改善心悸、失眠等症狀。

二、 清熱解毒:珍珠亦具清熱解毒之功,可清熱涼血,解毒消腫,有助於治療熱毒壅盛所致的瘡瘍腫毒、口舌生瘡等病症。

因此,丹砂煎中加入珍珠,可發揮鎮心安神、清熱解毒的功效,達到治療心神不安、熱毒壅盛等症狀的目的。

丹砂煎中包含犀角,主要有兩個原因:

  1. 清熱解毒: 犀角性寒,味苦鹹,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功效。古人認為犀角能有效治療熱毒熾盛、神昏譫語、吐血衄血等症狀,因此將其加入丹砂煎中以增強藥效。
  2. 鎮驚安神: 犀角還具有鎮驚安神的作用,能治療熱病神志不清、煩躁不安、癲癇抽搐等症狀。由於丹砂煎本身也具有清熱解毒、鎮驚安神的功效,加入犀角能加強其療效。

然而,隨著犀牛的瀕危,現今已禁止使用犀角入藥,醫學界也一直在尋找替代藥物,以確保藥效同時保護生態環境。

丹砂煎方中加入阿膠,主要出於以下兩點考慮:

  1. 滋陰補血: 丹砂性寒,久服易傷陰,而阿膠性溫,具有滋陰補血的功效,可以起到中和丹砂寒性,防止損傷陰血的作用。
  2. 固澀止血: 丹砂煎常用於治療血熱妄行、出血不止等症,阿膠具有固澀止血的作用,可以配合丹砂起到止血固澀的效果,增強療效。

丹砂煎中包含冰片,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解毒,開竅醒神: 冰片性涼,具有清熱解毒、開竅醒神之效。丹砂煎主要用於治療熱毒壅盛,神昏譫語等症,而冰片能清熱解毒,並能通達腦竅,使神志清醒,與丹砂煎的治療目的相符。
  2. 增強藥效: 冰片揮發性強,可促進丹砂等藥物的吸收和滲透,提高藥效。此外,冰片還有較強的止痛作用,可緩解患者的疼痛症狀。

總之,丹砂煎中加入冰片,既可增強清熱解毒、開竅醒神的功效,又能提升藥效,符合整體治療方案的需求。

丹砂煎中加入麝香,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活血化瘀:麝香性辛溫,能通經絡、散瘀血,與丹砂的活血化瘀作用相輔相成,增強方劑整體的治療效果。
  2. 開竅醒神:麝香具有開竅醒神、芳香闢穢之效,對於丹砂煎所治之瘀阻經絡、神志昏迷等症,能起到輔助治療作用,促進患者甦醒,恢復意識。

因此,丹砂煎中加入麝香,既能增強活血化瘀之效,又能開竅醒神,是方劑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丹砂煎」主治功效分析

丹砂煎,其組成包含紅砂(即丹砂)、珍珠、犀角、阿膠、冰片及麝香,綜觀古籍記載,此方主要用於治療心神相關的疾病,並具有化痰涎、利胸膈等功效。以下將就其組成分解,並結合古籍文獻,探討其治療原理:

主治功效:

  1. 心神恍惚、神志不寧: 這是丹砂煎最主要的主治方向。《聖濟總錄》明確指出,丹砂煎用於治療「心中風邪,神志不寧」以及「心神恍惚」。這些症狀多與心神失養、心陽不足或風痰擾心有關。
  2. 虛熱潮歇: 《聖濟總錄》提到「虛熱潮歇」,表示此方亦可應用於因虛而導致的發熱症狀,可能是陰虛火旺所致。
  3. 化痰涎、利胸膈: 丹砂煎不僅能安神,還具備化痰涎、利胸膈的功效,這表明該方劑在治療心神疾病的同時,亦能處理胸膈部位的痰濕問題。
  4. 風癲疾、時發時省: 《聖濟總錄》及《雜病廣要》皆提到丹砂煎用於治療「風癲疾,時發時省,涉歷年月」,說明此方對於反覆發作的癲癇病症亦有治療作用。

治療原理:

丹砂煎的治療原理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分析:

  1. 重鎮安神,平熄風陽: 紅砂(丹砂)為本方主藥,其性味甘寒,具有重鎮安神、清熱解毒的功效,能直接作用於心經,鎮靜心神,平熄肝陽,有助於緩解因心陽不足或肝陽上亢導致的心神不寧。
  2. 清熱解毒,養心安神: 珍珠性味甘鹹寒,具有清熱解毒、養心安神的功效。能輔助丹砂,增強清熱安神的作用,同時珍珠本身亦有養心之功,可緩解虛熱之證。
  3. 涼血解毒,散瘀消腫: 犀角性味鹹寒,能涼血解毒,散瘀消腫。《幼幼新書》及《小兒衛生總微論方》皆有記載將犀角、丹砂等一同煎煮,用於辟邪惡、去驚。表明犀角不僅能清解血分熱毒,還具有平驚作用,有助於緩解驚癇等症狀。
  4. 滋陰補血,潤燥止咳: 阿膠性味甘平,具有滋陰補血、潤燥止咳的功效,可滋補陰血,緩解陰虛導致的虛熱,同時亦可濡養心神,減輕虛火上擾所致的心悸、失眠等症狀。
  5. 開竅醒神,止痛消癥: 冰片性味辛涼,具有清熱開竅、止痛消癥的功效。能開竅醒神,有助於緩解因痰濁矇蔽清竅導致的神昏、癲癇等症狀。
  6. 活血化瘀,醒腦開竅: 麝香性味辛溫,具有活血化瘀、醒腦開竅的功效。能通達經絡,促進氣血運行,有助於緩解因氣滯血瘀導致的胸膈不適,並能開竅醒神,增強其他藥物的療效。

綜合分析:

丹砂煎通過多味藥物的協同作用,達到重鎮安神、清熱解毒、滋陰補血、活血化瘀、開竅醒神的功效,全方位調理心神失常及相關症狀。其中,丹砂為主藥,重鎮安神,奠定治療基礎;珍珠、犀角輔佐清熱解毒、涼血平驚,加強安神之效;阿膠滋陰補血,濡養心神,解決陰虛火旺之患;冰片、麝香則開竅醒神,通達經絡,增強藥效。

此方劑組方精當,攻補兼施,既能治療心神恍惚等症狀,又能處理痰涎、胸膈不適等相關問題,亦可應用於風癲等反覆發作的疾病。整體而言,丹砂煎是一個以鎮心安神為主的複合方劑,能夠有效地治療心神相關的病症。

傳統服藥法


丹砂(別研)1兩,真珠(別研)1兩,犀角(鎊)1兩,瑇瑁(鎊)1兩,阿膠(炙燥)1兩,龍腦(別研)1錢,麝香(別研)1錢。
化痰涎,利胸膈。
上為末,和勻,用安息香1兩,湯1盞,化去滓,加蜜2兩,於一處於重湯內煮令化,然後下前五味末,熬成煎,候冷,方入腦、麝末攪勻,入瓷盒內。
每服1皂子大,用溫薄荷湯化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孕婦慎用。

相關疾病


動脈粥樣硬化口咽惡性腫瘤(口腔癌)喉聲門之惡性腫瘤(喉癌)四肢麻痺癱瘓腦內出血腦動脈阻塞腦血栓塞腹瀉多痰半身或下肢麻木癡呆智能低下吞咽障礙

相同名稱方劑


丹砂煎, 出處:《聖濟總錄》卷十四。 組成:丹砂(别研)1兩,真珠(别研)1兩,犀角(鎊)1兩,瑇瑁(鎊)1兩,阿膠(炙燥)1兩,龍腦(别研)1錢,麝香(别研)1錢。 主治:化痰涎,利胸膈。主治:心神恍惚。

丹砂煎, 出處:《聖濟總錄》卷十五。 組成:丹砂(細研,水飛濾過後,焙乾更研如粉)3兩,石膏5兩(研細),黃連(去須,搗篩)1斤,生地黃不計斤兩(研取自然汁2升,不得入水)。 主治:風癲疾,時發時省,涉歷年月。

丹砂煎, 出處:《聖濟總錄》卷五。 組成:丹砂(研)3錢,雄黃(研)1錢,甘草(炙)2錢,大黃(銼,炒)2錢,當歸(切,焙)2錢,芍藥6錢,乳香(研)半錢,沒藥(研)半錢,膩粉(研)1錢半。 主治:心中風邪,神志不寧,虛熱潮歇。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