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艾丸
SHU AI W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聖濟總錄》卷一六四
熱性指數
寒性指數
複方歸經比例
最後更新日:2024-12-24
方劑組成解釋
熟艾丸中加入艾葉,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溫經止痛、散寒止癢:艾葉性溫,具有溫經散寒、止痛止癢之效。熟艾丸常用於治療寒凝血瘀所致的痛經、腹痛、肢體疼痛等,艾葉可溫經散寒,促進血液循環,緩解疼痛。
- 祛濕止癢:艾葉還具有燥濕止癢的作用。對於濕疹、皮膚瘙癢等疾病,熟艾丸中加入艾葉可以幫助祛除濕氣,止癢消腫。
總而言之,熟艾丸中加入艾葉是利用其溫經止痛、散寒止癢和祛濕止癢的功效,達到治療目的。
熟艾丸方中加入附子,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溫陽散寒,補益元氣: 附子性熱,味辛,入心、腎、脾經,具有溫陽補火、散寒止痛、回陽救逆之功效。熟艾本身也具有溫經止血、散寒止痛的作用,二者相合,可增強溫陽散寒之效,並補益元氣,有助於改善因寒邪侵襲導致的諸多病症。
- 協同作用,增強療效: 附子溫陽散寒,可促進艾葉的藥力發揮,二者相互協同,可提升溫經止血、散寒止痛、扶正祛邪的療效,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熟艾丸中加入橘皮,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理氣行滯,助艾藥行氣止痛: 橘皮性溫,味辛,入脾、肺經,具有理氣健脾、燥溼化痰、疏肝解鬱之功效。艾葉性溫,味苦,入脾、肝經,具有溫經止痛、散寒除溼的作用。兩者配伍,既能增強艾葉溫經止痛之效,又能使艾葉藥力通達,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2. 調和藥性,防止艾葉過燥: 艾葉性溫燥,長期服用容易引起燥熱上火,橘皮則性溫而偏涼,可以起到調和藥性、防止艾葉過燥的作用,避免出現口乾舌燥、便祕等副作用。
熟艾丸中添加乾薑,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溫經散寒:熟艾本身具有溫經止血、散寒止痛之功效,而乾薑性溫,亦有溫中散寒、回陽通脈之效。兩者相合,可增強溫經散寒之力,對於寒凝血瘀、經行不暢等症狀,能起到更好的治療作用。
- 助藥力:乾薑味辛,能促進藥物吸收,並有助於熟艾的藥力發揮,使藥效更佳,更有利於治療疾病。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熟艾丸」以艾葉、附子、橘皮、乾薑為主要成分,主治產後受寒引起的腹瀉,持久不愈,不見好轉。
艾葉性溫,味苦辛,歸肝、脾、腎經,具有溫經、補陽、調經、止血、祛風除濕、安胎、止咳化痰、溫裡溫中、活絡止痛、通經絡等功效,常被用於治療月經不調、痛經、宮冷不孕等婦科症狀。
附子性辛甘,大熱,有毒,入肺、腎經,具有溫裡溫中、散寒止痛、回陽救逆之功。附子能溫暖身體,促進血循,增強心臟功能,加速新陳代謝,排毒。
乾薑性溫、味辛,具有溫經散寒、溫裡溫中、補陽、止瀉、止血、破血消癥、健脾胃、溫化寒痰、活絡止痛等功效,可治療感冒、腹痛、腰痛、脾胃寒證、消化不良、腹瀉、吐血、便血、崩漏、經血不調、痛經、月經過多、咳嗽氣喘痰多清稀等病症。
橘皮具有利水滲濕、止嘔、清熱利尿、理氣行氣、降氣、燥濕、健脾胃、理氣、止咳化痰、解魚蟹毒等功效,可以促進尿液生成,增加尿量,幫助排出體內多餘的水分和毒素。
中藥方劑「熟艾丸」將上述四種中藥材配伍使用,具有溫經散寒、溫裡溫中、補陽、止瀉、利水滲濕、清熱利尿、理氣行氣、健脾胃、止咳化痰等功效,可有效治療產後受寒引起的腹瀉,改善腹瀉症狀,促進身體恢復。
傳統服藥法
熟艾(炒)4兩,附子(炮裂,去皮臍)1兩,陳橘皮(去白,切,炒)1兩,乾薑(炮)1兩。
上為末,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30丸,食前米飲送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熟艾丸具有溫熱的性質,陰虛火旺、體質虛弱者慎用。
相同名稱方劑
熟艾丸, 出處:《聖濟總錄》卷一六四。 組成:熟艾(炒)4兩,附子(炮裂,去皮臍)1兩,陳橘皮(去白,切,炒)1兩,乾薑(炮)1兩。 主治:産後冷瀉,日久不止。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