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未央丸是一種傳統中藥方劑,主要用於調理婦女的身體狀況,其中包含巴戟天這一重要成分。巴戟天,具有補腎壯陽、益精填髓的功效,對於改善女性的生理功能和增強體質有顯著作用。
首先,巴戟天的補腎作用能夠改善腎虛引起的症狀,如疲倦乏力、性慾減退等,這在婦女的生理健康中特別重要。其次,巴戟天還有助於促進血液循環,增強身體的抵抗力,進而提升整體的生活品質。此外,巴戟天在傳統中醫中常用於調理氣血,這些特性對於有生理不調或月經問題的女性尤為重要。
因此,未央丸中包含巴戟天,是為了充分發揮其調理平衡、強身健體的作用,以更好地達到治療目的。
未央丸方劑中含有花椒,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溫中散寒,止痛: 花椒性溫,味辛,入脾、胃經,具有溫中散寒、止痛的功效。對於脾胃虛寒所致的脘腹冷痛、消化不良等症狀,花椒能起到溫中散寒、促進消化、緩解疼痛的作用。
- 殺蟲止癢: 花椒亦具有殺蟲止癢的作用,對於因蟲咬、濕疹等引起的皮膚瘙癢,花椒能起到驅蟲止癢的效果。
因此,未央丸中加入花椒,旨在發揮其溫中散寒、止痛以及殺蟲止癢的功效,以達到治療相關疾病的目的。
未央丸中加入枸杞子,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1. 補益肝腎:枸杞子味甘性平,入肝腎經,具有補益肝腎、滋陰明目的功效。肝腎虧虛是許多疾病的根源,而未央丸多用於治療肝腎不足所致的腰膝痠軟、頭昏耳鳴、視力模糊等症狀,枸杞子可以起到補益肝腎,改善這些症狀的作用。
2. 提高免疫力:枸杞子含有豐富的抗氧化物質,可以增強免疫力,抵抗疾病。未央丸常用於調理機體,增強抵抗力,枸杞子可以起到輔助作用,提高整體療效。
未央丸中加入菊花,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 清熱解毒: 菊花性寒,味甘苦,具有清熱解毒、疏散風熱的功效。在未央丸中,菊花可與其他藥材協同作用,起到清熱解毒、消炎止痛的功效,適用於因熱毒所致的各種病症。
- 平肝明目: 菊花有平肝明目的功效,可治療肝火上炎引起的目赤腫痛、視物模糊等症狀。在未央丸中,菊花可與其他清肝明目的藥材相配合,達到更好的療效。
未央丸方劑中包含水菖蒲,主要基於其以下兩個原因:
- 開竅醒神: 水菖蒲性溫,味辛,歸心、脾、腎經,具有開竅醒神、化痰止咳、健脾益氣的功效。其辛香之氣可直達心竅,醒神開竅,對於神志不清、昏迷不醒等症狀,有較好的治療作用。
- 健脾益氣: 水菖蒲亦具健脾益氣的功效,能增強脾胃運化功能,改善食慾不振、消化不良等症狀。在未央丸中,水菖蒲可配合其他藥材,共同起到健脾益氣的作用。
總體而言,水菖蒲在未央丸中,可發揮開竅醒神、健脾益氣的功效,有助於治療相關疾病。
未央丸中加入人參,主要考量其補氣益血、生津止渴之功效。
人參性溫,味甘,歸脾、肺、心經,具有補氣益血、生津止渴、安神益智等功效。未央丸用藥以補益心脾、養血安神為主,而人參可補益元氣,振奮心脾,並可改善心血不足、氣虛乏力等症狀,故與方中其他藥物相配伍,可增強藥效,使治療效果更佳。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未央丸」主治功效分析
方劑組成:
- 巴戟天:強筋骨,補肝腎
- 花椒:溫中散寒,止痛殺蟲
- 枸杞子:滋陰補腎,明目養肝
- 菊花:清熱解毒,平肝明目
- 水菖蒲:開竅醒腦,化痰止咳
- 人參:大補元氣,固本培元
古籍記載與主治:
《御藥院方》記載,「未央丸」主治「氣血虛弱,肢體沉重,情思少樂,飲食減少;及腎氣衰憊,腰腿沉重。」。此方劑的適應症狀,主要可歸納為以下兩大方面:
- 氣血虛弱之證: 患者表現為身體乏力、四肢沉重,精神不振、情緒低落,食慾減退等症狀。這反映了體內氣血不足,無法有效濡養肢體與臟腑。
- 腎氣衰憊之證: 患者表現為腰腿痠軟無力、沉重疼痛,顯示腎氣虧虛,無法溫養腰膝筋骨。
治療原理分析:
「未央丸」的配伍,充分展現了扶正祛邪,標本兼治的治療原則。其治療機理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分析:
補氣養血,強健體魄:
- 人參乃補氣聖藥,大補元氣,可迅速提升機體正氣,改善氣虛乏力之狀。
- 配伍巴戟天,既能補腎陽,又能強筋骨,有助於改善腰腿沉重之感,並加強整體體質。
- 枸杞子滋陰補腎,養肝明目,可輔助人參、巴戟天,增強補益之力,並兼顧肝腎之養。
溫陽散寒,通經止痛:
- 花椒性溫,具有溫中散寒之功,能溫通經絡,緩解因寒邪侵襲所致的肢體沉重、腰腿疼痛。
清肝明目,疏暢氣機:
- 菊花清熱解毒,平肝明目,可緩解肝鬱所致的情緒不暢。
- 水菖蒲性溫,能開竅醒腦,化痰止咳,有助於疏暢氣機,改善精神萎靡,增進食慾。
綜合分析:
未央丸之配伍,既能大補元氣,強筋健骨,又能溫陽散寒,疏暢氣機,且兼顧養肝明目之功。此方針對氣血虛弱、腎氣衰憊等病機,標本兼治,相輔相成。其藥性溫和,補而不燥,具有良好的扶正祛邪之效,故能有效改善氣血虛弱所致的乏力、肢體沉重,以及腎氣衰憊引起的腰腿沉重等症狀,並能提高整體精神狀態,增進食慾,達到強身健體的目的。此方劑不只是簡單的補虛,而是整體調和,使陰陽氣血平衡,體內環境趨於和諧,從而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傳統服藥法
巨勝子(9蒸9曬)1兩,巴戟(去心)1兩,川椒(去目)1兩,枸杞1兩,甘菊花1兩,菖蒲1兩,人參(去蘆頭)1兩。
上用金襕袈裟1具,東流水洗千遍,荷葉裹,用文武火燒稍乾,好酒煮爛,入藥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60-70丸至100丸,空心溫酒或米飲送下,日進2服。藥1兩,用膏末子1兩。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未央丸性溫,有溫補作用,陰虛火旺者慎用。
- 未央丸不宜與藜蘆、甘遂、大戟等同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未央丸, 出處:《禦藥院方》卷六。 組成:巨勝子(9蒸9曬)1兩,巴戟(去心)1兩,川椒(去目)1兩,枸杞1兩,甘菊花1兩,菖蒲1兩,人參(去蘆頭)1兩。 主治:氣血虛弱,肢體沉重,情思少樂,飲食減少;及腎氣衰憊,腰腿沉重。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