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茱丸

AI ZHU W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9

寒性指數

10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27%
肝經 22%
胃經 16%
肺經 11%
腎經 11%
三焦經 5%
大腸經 5%
脾經
肝經
胃經
肺經
腎經
三焦經
大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4-12-23

方劑組成解釋

艾茱丸中包含艾葉,主要因其具有以下功效:

  1. 溫經止痛:艾葉性溫,具有溫經散寒、止痛的作用,可有效緩解寒凝血瘀所致的疼痛。
  2. 止血化瘀:艾葉有收斂止血、活血化瘀的功效,可促進傷口癒合,並改善局部血液循環,達到止痛消腫的效果。

艾葉與其他藥材配伍,可發揮協同作用,更有效地治療相關疾病。

艾茱丸中包含蒼朮,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燥濕健脾: 蒼朮性辛溫燥,能燥濕健脾,與艾葉、茱萸等藥材搭配,可有效祛除濕氣,改善脾胃虛弱、消化不良等症狀。
  2. 祛風止痛: 蒼朮亦具祛風止痛之效,能緩解風寒溼邪引起的疼痛。艾茱丸主要用於治療寒溼凝滯所致的關節疼痛、腰膝痠痛等症,蒼朮的加入可增強方劑的祛風止痛作用。

總而言之,蒼朮在艾茱丸中扮演着燥濕健脾、祛風止痛的重要角色,與其他藥材相輔相成,共同發揮療效。

艾茱丸中包含香附,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疏肝解鬱,理氣止痛: 香附具有疏肝解鬱、理氣止痛的功效,可以緩解肝氣鬱結、氣機阻滯所引起的胸脅脹痛、腹痛、乳房脹痛等症狀。而艾茱丸主要用於治療婦科疾病,如月經不調、痛經、閉經等,這些疾病往往與肝氣鬱結、氣血運行不暢有關,因此香附的加入可以起到疏肝理氣、調節氣血的作用。
  2. 溫中散寒,調和脾胃: 香附還具有一定的溫中散寒、調和脾胃的作用,可以緩解寒凝血瘀、脾胃虛寒所引起的腹痛、腹瀉、嘔吐等症狀。艾茱丸中也常含有其他溫中散寒的藥材,例如艾葉、肉桂等,香附的加入可以與這些藥材相輔相成,共同發揮溫中散寒、調和脾胃的作用,進一步增強藥效。

艾茱丸中加入吳茱萸,主要基於其溫中散寒、理氣止痛的功效。

吳茱萸性溫,味辛、苦,入肝、脾、胃經。其溫中散寒之效,能溫暖脾胃,驅散寒邪,緩解由寒邪引起的胃痛、腹痛、嘔吐、腹瀉等症狀。而理氣止痛之效,則能疏通氣機,緩解氣滯引起的胃脘脹滿、胸悶、脅痛等症。

艾茱萸與其他藥物配合,能更好地發揮其溫中散寒、理氣止痛的功效,協同作用達到治療效果。

艾茱丸中加入橘皮,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理氣消積: 橘皮味辛、苦,性溫,具有理氣消積、化痰止咳的功效。配合艾葉、茱萸等溫熱藥物,可增強藥效,促進氣血運行,改善腸胃功能,達到消積止痛的目的。
  2. 調和藥性: 橘皮性溫,可緩解艾葉、茱萸等藥物的燥熱之性,避免藥性過於峻猛,保護脾胃,防止藥物對腸胃造成刺激。同時,橘皮還可調和藥物,使藥效更加協調,發揮更好的療效。

主治功效


艾茱丸

  • 艾葉:溫經散寒,調經止血,祛風除濕,安胎止咳。
  • 蒼朮:燥濕健脾,芳香化濕,散風寒,健脾胃,清肝明目。
  • 吳茱萸:補陽止瀉,止嘔理氣,溫裡溫中。
  • 香附:理氣解鬱,疏肝理氣,調經止痛,散結消痞。
  • 橘皮:利水滲濕,止嘔,清熱利尿,理氣行氣。

適應症

女性子宮長期寒冷,出現白帶或血性白帶。

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9克,一日3次。

禁忌

孕婦禁用。

不良反應

偶有輕微胃腸道反應,如噁心、嘔吐、腹瀉等。

藥理作用

艾茱丸具有溫經散寒、活血化瘀、祛風除濕的功效。藥中艾葉、蒼朮、吳茱萸、香附、橘皮等均具有溫經散寒、活血化瘀、祛風除濕的功效。艾葉可以溫經散寒,活血化瘀,祛風除濕;蒼朮可以健脾燥濕,祛風除濕;吳茱萸可以溫中散寒,止瀉止嘔;香附可以理氣解鬱,調經止痛;橘皮可以理氣健脾,化痰止咳。諸藥合用,具有溫經散寒、活血化瘀、祛風除濕的功效,可改善女性子宮寒冷的症狀。

臨牀應用

艾茱丸可用於治療女性子宮寒冷、白帶或血性白帶等症狀。

總結

艾茱丸是一種中藥方劑,具有溫經散寒、活血化瘀、祛風除濕的功效,可用於治療女性子宮寒冷、白帶或血性白帶等症狀。

傳統服藥法


艾葉1斤,蒼朮4兩,香附子4兩,吳茱萸4兩,橘皮4兩。
上用米醋5升,慢火煮至醋乾為度,曬乾為細末,醋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70丸,空心、食前淡醋湯送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艾茱丸有溫熱燥烈之性,陰虛火旺者慎用。

相關疾病


陰道炎白帶子宮頸惡性腫瘤(子宮頸癌)子宮頸炎赤白帶

相同名稱方劑


艾茱丸, 出處:《普濟方》卷三三一。 組成:艾葉1斤,蒼朮4兩,香附子4兩,吳茱萸4兩,橘皮4兩。 主治:婦人子宮久冷,赤白帶下。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