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胃湯

ZHU WEI TANG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誠書》卷十一

熱性指數

13

寒性指數

14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26%
胃經 21%
肺經 16%
肝經 11%
腎經 6%
心經 5%
大腸經 5%
膽經 4%
小腸經 1%
膀胱經 1%
脾經
胃經
肺經
肝經
腎經
心經
大腸經
膽經
小腸經
膀胱經

最後更新日:2024-05-08

方劑組成解釋

助胃湯中加入青皮,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疏肝理氣,和胃止痛:青皮味辛、苦,性溫,具有疏肝理氣、降逆止嘔、和胃止痛的功效。對於因肝氣鬱結、脾胃不和引起的胃痛、脹滿、消化不良等症狀,青皮可以通過疏肝解鬱,促進胃腸蠕動,改善胃部功能,達到止痛消脹的效果。
  2. 行氣消積,助消化:青皮還具有行氣消積的作用,可以促進食物消化,減少胃腸積滯。對於食積不化、腹脹、便祕等症狀,青皮可以幫助消化,緩解胃腸負擔。

因此,助胃湯中加入青皮,可以通過疏肝理氣、和胃止痛和行氣消積的作用,改善胃腸功能,達到助胃消食的效果。

助胃湯中加入白朮,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健脾益氣:白朮性溫味甘,具有健脾益氣、燥濕利水之效。胃為後天之本,脾為氣血生化之源,脾胃功能失調,則氣血生化不足,導致胃氣虛弱。白朮能補脾胃之氣,增強胃的消化吸收功能,有助於改善胃氣虛弱的症狀。
  2. 燥濕健脾:白朮能燥濕健脾,對於脾胃濕困所致的胃脘脹滿、食慾不振、消化不良等症狀有很好的改善作用。白朮與其他藥物配伍,能有效祛除濕邪,改善脾胃功能,從而達到助胃之效。

助胃湯中加入厚朴,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1. 行氣消脹:厚朴味辛性溫,入脾、胃經,具有行氣消脹、燥濕化痰的功效。胃氣不暢,食積停滯,導致胃脘脹滿,厚朴能行氣消脹,促進胃腸蠕動,幫助消化吸收。
  2. 降逆止嘔:厚朴還具有降逆止嘔的作用。胃氣上逆,導致噁心嘔吐,厚朴能降逆止嘔,緩解胃部不適。

因此,助胃湯中加入厚朴,能有效解決胃氣不暢、食積停滯、噁心嘔吐等症狀,起到助消化、和胃止嘔的功效。

助胃湯中加入陳皮,主要是利用其理氣健脾、燥濕化痰的功效,幫助改善胃部不適。

陳皮味辛、苦,性溫,入脾、肺經,能行氣消脹,促進胃腸蠕動,有助於消化不良引起的腹脹、消化不良等症狀。同時,陳皮還能燥濕化痰,對於因濕阻脾胃導致的胃口不佳、食慾下降等情況也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因此,陳皮作為助胃湯的重要組成部分,能有效改善胃部功能,提高食慾,促進消化,起到健脾和胃的作用。

助胃湯中加入黃芩,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燥濕: 黃芩味苦性寒,具有清熱燥濕之效。胃熱過盛或濕熱蘊結於胃,常會導致胃口不佳、腹脹、口苦等症狀。黃芩可以清熱解毒,燥濕化痰,改善胃部濕熱,使脾胃功能恢復正常。
  2. 降逆止嘔: 黃芩性寒,能降氣止嘔。胃氣上逆,常會引起嘔吐、泛酸等症狀。黃芩可以清熱降逆,平息胃氣,達到止嘔的效果,配合其他藥物,更能有效緩解胃部不適。

助胃湯中加入白芍,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緩解胃痛及胃酸過多:白芍具有養血柔肝、斂陰止痛的功效,能緩解胃部痙攣疼痛,並抑制胃酸分泌過多,有助於緩解胃痛、反酸等症狀。
  2. 調節脾胃運化:白芍味苦酸,性微寒,能入肝脾經,具有收斂固澀的作用,能改善脾胃虛弱引起的消化不良、食慾不振等問題,促進脾胃運化,提升消化功能。

助胃湯中加入山楂,主要基於其以下兩方面功效:

1. 消食化積:山楂味酸甘,性微溫,入脾、胃經,具有消食化積、行氣散瘀的功效。其富含蘋果酸、檸檬酸等有機酸,能促進消化液分泌,有助於分解食物,改善消化不良引起的胃脹、食慾不振等症狀。

2. 理氣止痛:山楂還具有理氣止痛的作用,能緩解胃脘脹痛、消化不良引起的腹痛等症狀。

綜上所述,山楂加入助胃湯,能有效改善消化功能,緩解胃部不適,起到助消化、理氣止痛的功效。

助胃湯中加入木通,主要是因為其利水通淋之效。木通味甘性寒,入膀胱經,能清熱利水,通淋止痛,對於胃腸濕熱、消化不良所致的腹脹、胃痛、小便不利等症狀有輔助治療作用。

此外,木通還有通絡止痛的功效,可以緩解胃脘疼痛,改善胃腸蠕動功能。因此,助胃湯中加入木通,可起到清熱利濕、通絡止痛的功效,有助於改善胃腸功能,促進消化,緩解胃痛腹脹等症狀。

助胃湯中加入山藥,主要考量以下兩點:

  1. 健脾益氣: 山藥性平味甘,入脾、肺經,具有健脾補氣、滋陰養胃的功效。胃氣不足,脾虛不運,均可導致消化不良,食慾不振等胃病。山藥能補脾益氣,改善脾胃功能,促進消化吸收,有助於緩解胃部不適。
  2. 滋陰潤燥: 山藥富含黏液蛋白,具滋陰潤燥的功效。胃部若因燥熱而出現胃痛、口乾舌燥等症狀,山藥能滋潤胃腸,緩解燥熱,使胃氣和順,達到養胃護胃的作用。

助胃湯中加入甘草,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一、調和藥性:甘草味甘性平,具有調和諸藥、緩解藥物毒性、增強藥效的作用。助胃湯中可能含有其他性質偏寒或偏燥的藥材,甘草可以平衡藥性,避免藥物過於寒涼或燥熱,使藥性更趨和緩,更好地調理胃部。

二、保護胃黏膜:甘草含有甘草酸,具有抗炎、抗氧化、保護胃黏膜的作用。對於胃部受損或存在炎症的情況,甘草可以幫助緩解症狀,促進胃黏膜修復,達到養胃護胃的效果。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助胃湯

組成:

  • 青皮:辛、溫、微苦,入肝、脾、胃經,具有理氣行氣、活血化瘀、疏肝解鬱、消食化積、降氣等功效。

  • 白朮:甘、溫,入脾、胃經,具有補氣、利水滲濕、固表止汗、生津止渴、安胎、健脾胃、祛風除濕等功效。

  • 厚朴:辛、苦、溫,入脾、肺、胃經,具有溫裡溫中、降氣、健脾胃、燥濕、驅蟲殺蟲等功效。

  • 陳皮:辛、苦、溫,入脾、肺經,具有理氣行氣、止咳化痰、健脾胃、消食化積、燥濕、活絡止痛等功效。

  • 黃芩:苦、寒,入肺、大腸經,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涼血止血,除熱安胎,清熱瀉下,排膿消腫,清熱解毒,降氣,利尿等功效。

  • 白芍:酸、苦、微寒,入肝、脾經,具有平肝息風、補血養肝、健脾胃等功效。

  • 山楂:酸、甘,入脾、胃經,具有消食化積、理氣行氣、活血化瘀、降氣、清熱利尿、安神等功效。

  • 木通:苦、甘,入腎經,具有清熱瀉火、清熱利尿、補血養肝、利水滲濕、排膿、通乳、利尿、利尿通淋、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等功效。

  • 山藥:甘、平,入脾、肺、腎經,具有補氣、澀精止遺、補腎、止咳化痰、強筋骨、健脾胃、滋陰、止瀉等功效。

  • 甘草:甘、平,入脾、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

主治功效:

  • 消化不良:助胃湯具有消食化積、健脾胃的功效,可改善消化不良、腹痛、腹脹、噁心、嘔吐等症狀。

  • 胃痛:助胃湯具有溫中散寒、緩解疼痛的功效,可緩解胃痛、胃痙攣等症狀。

  • 胃酸過多:助胃湯具有中和胃酸、保護胃黏膜的功效,可緩解胃酸過多、胃灼熱等症狀。

  • 胃潰瘍:助胃湯具有促進胃潰瘍癒合、止痛的功效,可改善胃潰瘍引起的疼痛、出血等症狀。

  • 胃炎:助胃湯具有消炎、止痛、健脾胃的功效,可改善胃炎引起的胃痛、胃灼熱、噁心、嘔吐等症狀。

總結:

助胃湯是一味中藥方劑,具有消食化積、健脾胃、溫中散寒、緩解疼痛等功效。它常被用於治療消化不良、胃痛、胃酸過多、胃潰瘍、胃炎等疾病。

傳統服藥法


青皮(炒)4分,白朮(炒)1錢,厚朴(薑炒)7分,陳皮8分,黃芩(炒)5分,白芍藥(炒)7分,山楂肉1錢,木通4分,山藥(炒)1錢,甘草(炙)3分。
食重者,加枳實;痰甚者,加半夏。
水煎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宜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相關疾病


再生障礙性及其他貧血

相同名稱方劑


助胃湯, 出處:《誠書》卷十一。 組成:青皮(炒)4分,白朮(炒)1錢,厚朴(薑炒)7分,陳皮8分,黃芩(炒)5分,白芍藥(炒)7分,山楂肉1錢,木通4分,山藥(炒)1錢,甘草(炙)3分。 主治:洞泄,萎黃,蒸熱。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