枳殼羌活丸
ZHI KE QIANG HUO W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聖濟總錄》卷一五○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寒性指數
複方歸經比例
最後更新日:2024-12-17
方劑組成解釋
枳殼在「枳殼羌活丸」方劑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其加入的原因主要有二:
- 疏肝理氣,行氣止痛: 枳殼味苦辛,性寒,入肝、脾經,具有疏肝理氣、行氣止痛的功效。方劑中加入枳殼,可疏通肝氣鬱結,解除肝臟的氣滯血瘀,緩解因肝氣不暢導致的疼痛。
- 降逆止嘔: 枳殼還具有降逆止嘔的功效,對於因肝氣犯胃、胃氣上逆引起的嘔吐,有很好的改善作用。
因此,枳殼在「枳殼羌活丸」中,不僅能疏肝理氣、行氣止痛,還能降逆止嘔,為方劑中重要的藥物之一。
枳殼羌活丸中加入羌活,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疏散風寒,解表止痛: 羌活味辛性溫,具有疏散風寒、解表止痛的功效,對於風寒表證所致的頭痛、鼻塞、肢體痠痛等症狀,有良好的緩解作用。枳殼則有行氣消積、破氣散結的功效,與羌活搭配,可更有效地疏解風寒,達到止痛的效果。
- 通絡止痛,活血化瘀: 羌活除了疏散風寒外,還能通絡止痛,活血化瘀。對於風寒濕邪所致的痹痛,以及瘀血阻絡所致的疼痛,羌活都有一定的療效。枳殼則能理氣解鬱,促進氣血流通,與羌活協同作用,可更有效地通絡止痛,改善疼痛症狀。
枳殼羌活丸中包含人參,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補氣健脾,扶正祛邪: 枳殼羌活丸主要用於治療風寒濕痺,而人參具有補氣益血、健脾益肺之功效,可以補益正氣,增強機體抵抗力,從而更好地抵禦風寒濕邪的侵襲。
2. 配伍協調,增強療效: 枳殼羌活丸中,枳殼、羌活等藥物具有祛風散寒、燥濕止痛之效,但同時也可能傷正氣。人參的補益作用可以緩解這些藥物的副作用,並協調各藥物的功效,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枳殼羌活丸中加入防風,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 疏散風寒,止痛止癢: 防風味辛甘,性微溫,具有疏散風寒、止痛止癢的功效。枳殼羌活丸主要用於治療風寒濕痺、筋骨疼痛、瘙癢等症,防風可協同其他藥物,更有效地疏散風寒,緩解疼痛和瘙癢。
- 調和藥性: 枳殼羌活丸中包含多味藥材,如枳殼、羌活等,性味偏於寒涼。防風性味偏溫,加入後可起到調和藥性的作用,避免寒涼之氣過甚,減輕對胃腸的刺激。
枳殼羌活丸中加入白芍,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緩解藥性: 枳殼辛溫,羌活辛溫,兩者均具發散之性,容易傷及脾胃。白芍甘涼,可緩解枳殼羌活的燥熱之性,保護脾胃,避免藥性過於猛烈,避免出現腹痛、噁心等副作用。
- 調和氣血: 白芍具有養血柔肝、斂陰止汗的作用,可調和枳殼羌活的升散之性,避免藥物過於上行,導致頭暈目眩等症狀。同時,白芍還可以補益氣血,增強身體抵抗力,促進疾病的康復。
枳殼羌活丸中加入茯苓,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健脾利濕,助藥力達表: 茯苓性平味甘,能健脾利濕,有助於將藥力帶到體表,協同羌活、枳殼等藥物疏風散寒、解表止痛。
- 調和藥性,避免燥烈: 枳殼、羌活等藥性較燥烈,易傷脾胃。茯苓性平和,能調和藥性,避免過於燥烈,防止藥物對脾胃造成損傷,使藥物更安全有效。
總之,茯苓在枳殼羌活丸中的加入,不僅增強了藥效,更提高了藥物的安全性,使藥物更適合治療風寒感冒引起的頭痛、鼻塞、肢體疼痛等症。
枳殼羌活丸中包含白芷,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 疏散風寒,通鼻竅:白芷味辛溫,具有散風寒、通鼻竅的功效,可治療風寒感冒引起的頭痛、鼻塞、流涕等症狀。枳殼羌活丸主治風寒表證,白芷的加入可以增強方劑疏散風寒的功效,緩解鼻塞症狀。
- 消炎止痛:白芷還有一定的消炎止痛作用,可以緩解頭痛、鼻竇炎等炎症引起的疼痛。枳殼羌活丸中含有羌活、川芎等具有消炎止痛作用的藥物,白芷的加入可以增強方劑的消炎止痛效果。
枳殼羌活丸中加入細辛,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作用:
- 散寒止痛: 細辛性溫,味辛,入肺、腎經,具有散寒止痛的功效。方中以羌活、獨活等藥物疏風散寒,而細辛的加入可增強其散寒止痛之力,對於寒邪阻滯經絡所致的疼痛有更好的療效。
- 溫通經絡: 細辛能溫通經絡,促進氣血運行。方中以枳殼行氣消痞,細辛的加入可輔助枳殼,使其更有效地疏通經絡,改善氣血循環,有助於緩解疼痛。
枳殼羌活丸方中加入當歸,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 補血活血,調和氣血:當歸為補血活血之要藥,能改善氣血循環,促進血液流動,有助於緩解因氣血瘀滯所引起的疼痛、麻木等症狀。枳殼羌活丸主治風寒濕邪所致的肢體疼痛、麻木、屈伸不利,當歸的加入可補益氣血,使藥效更顯著。
- 潤腸通便,輔助排毒:當歸具有一定的潤腸通便作用,可促進腸道蠕動,有助於排出體內毒素,改善因風寒濕邪入侵所致的腸胃不適。枳殼羌活丸中包含枳殼、羌活等辛溫解表之藥,當歸的加入可平衡藥性,避免過於燥烈,同時輔助排毒,使藥效更全面。
枳殼羌活丸中加入甘草,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調和藥性: 枳殼、羌活性皆偏寒,甘草性甘溫,可緩解藥性寒涼對脾胃的刺激,防止寒涼之氣傷及脾胃,起到調和藥性的作用。
2. 增強療效: 甘草味甘,性平和,入脾、肺經,有補氣益脾、緩解疼痛、解毒等功效,可以增強枳殼羌活丸的整體療效,使藥效更加穏固。
枳殼羌活丸中加入牡丹皮,主要考量其以下兩點:
- 清熱涼血,解毒消腫:牡丹皮性寒,味苦,入心、肝、脾經,具有清熱涼血、活血化瘀、解毒消腫之效。與枳殼、羌活等藥物相配,可增強清熱解毒、消腫止痛之效,用於治療風熱感冒、頭痛發熱、口渴咽痛等症。
- 緩解燥熱之弊:枳殼性溫,羌活性溫,兩藥皆具燥熱之性。牡丹皮的寒涼之性,可緩解枳殼、羌活的燥熱之弊,避免藥性過於偏燥,減輕藥物對胃腸的刺激,使藥物更安全有效。
枳殼羌活丸中加入川芎,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疏散風寒,通絡止痛: 川芎性溫,入肝經,具有疏散風寒、活血行氣、止痛的功效,與方中枳殼、羌活等藥物協同作用,可有效疏散風寒邪氣,通暢經絡,緩解頭痛、肢體疼痛等症狀。
- 活血化瘀,改善循環: 川芎還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可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組織的供血,進一步緩解因風寒阻滯經絡所致的疼痛。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枳殼羌活丸」
枳殼羌活丸是中醫中藥常用方劑之一,用於治療婦女因血虛風盛,導致血風上攻,四肢麻木瘙癢,如同有蟲子爬行,或肌肉出現紅腫疼痛,肩背僵硬緊繃,神情疲倦倦怠。本方由枳殼、羌活、人參、防風、白芍、茯苓、白芷、細辛、當歸、甘草、牡丹皮、川芎等藥物組成。
枳殼性微寒,味苦、辛,歸肺、大腸經,具有清熱化痰、行氣寬中等功效。
羌活性溫,味辛,歸肺、脾、表經,具有祛風散寒、通絡止痛的功效。
人參性微溫,味甘,歸脾、肺經,具有補氣益血、生津止渴的功效。
防風性溫,味辛、甘,歸肺、脾、膀胱經,具有解表散寒、祛風通絡的功效。
白芍性微寒,味苦、酸,歸肝、脾經,具有養血調經、緩中止痛的功效。
茯苓性平,味甘、淡,歸脾、肺、腎經,具有健脾益氣、利水滲濕的功效。
白芷性溫,味辛,歸肺、胃經,具有祛風散寒、發表通竅的功效。
細辛性溫,味辛,歸肺、腎經,具有溫肺化痰、散寒止痛的功效。
當歸性溫,味甘、辛,歸肝、心、脾經,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的功效。
甘草性平,味甘,歸脾、肺、心經,具有補氣益血、清熱解毒的功效。
牡丹皮性寒,味苦,歸心、肝經,具有清熱涼血、養血調經的功效。
川芎性溫,味辛,歸肝、心、脾經,具有活血化瘀、行氣止痛的功效。
總 結
枳殼羌活丸具有活血化瘀、祛風除濕、補氣益血的功效。用於治療婦女因血虛風盛,導致血風上攻,四肢麻木瘙癢,如同有蟲子爬行,或肌肉出現紅腫疼痛,肩背僵硬緊繃,神情疲倦倦怠。臨牀上,枳殼羌活丸常與其他中藥配伍使用,以增強療效。
傳統服藥法
枳殼(去瓤,麩炒)2兩,羌活(去蘆頭)1兩半,牡荊實1兩半,人參1兩半,防風(去叉)2兩,芍藥2兩,白茯苓(去黑皮)2兩,白芷2兩,細辛(去苗葉)1兩,當歸(切,焙)1兩,甘草(生用)1兩,牡丹皮2兩半,芎窮3兩。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大彈子大。
每服1丸,水1盞,煎至8分,食後細呷。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一定的活血作用,孕婦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枳殼羌活丸, 出處:《聖濟總錄》卷一五○。 組成:枳殼(去瓤,麸炒)2兩,羌活(去蘆頭)1兩半,牡荊實1兩半,人參1兩半,防風(去叉)2兩,芍藥2兩,白茯苓(去黑皮)2兩,白芷2兩,細辛(去苗葉)1兩,當歸(切,焙)1兩,甘草(生用)1兩,牡丹皮2兩半,川芎3兩。 主治:婦女血風攻註,四肢麻木瘙癢,有如蟲行,或肌生赤腫疼痛,肩背拘急,神情倦怠。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