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枳桔大黃湯中加入枳實,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瀉下通便,消積導滯: 枳實味苦性寒,具有破氣消積、瀉下通便的功效。其能促進腸胃蠕動,排除積滯,並配合大黃的瀉下作用,以達到清熱瀉火、通便排毒的目的。
- 理氣行氣,寬胸散結: 枳實還有理氣行氣、寬胸散結的作用。其能疏肝理氣,解除胸悶氣滯,並與桔梗的宣肺化痰、散結止痛作用相輔相成,有助於緩解胸腹脹滿、疼痛等症狀。
枳桔大黃湯中加入桔梗,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 宣肺利咽,化痰止咳:桔梗味辛性平,具有宣肺利咽、化痰止咳的功效。方中加入桔梗,可以幫助宣通肺氣,排除痰濁,緩解胸悶、咳嗽等症狀。
- 引藥下行,促進排泄:桔梗善於引藥下行,將藥物引導至下焦,促進大黃的瀉下作用,達到通便排毒、清熱解毒的功效。
因此,桔梗在枳桔大黃湯中發揮著宣肺利咽、化痰止咳,以及引藥下行、促進排泄的雙重作用,是方劑中不可或缺的藥材。
枳桔大黃湯中加入大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瀉熱通便: 大黃性寒,味苦,入胃、大腸經,具有瀉熱通便之效。方中以枳實、桔梗疏肝理氣,但若氣機鬱滯日久,易導致熱結於腸,故需加入大黃以瀉熱通便,使氣機得以疏通。
- 活血化瘀: 大黃兼具活血化瘀之功,對於因氣滯血瘀所致的腹痛、便祕等症狀,能起到一定的緩解作用。枳桔大黃湯中以枳實、桔梗疏肝理氣,但若氣滯日久,易導致瘀血阻滯,故需加入大黃以活血化瘀,促進氣血流通。
枳桔大黃湯方中加入大腹皮,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 瀉下通便,行氣消脹:大腹皮性平味辛,入脾、胃經,具有行氣消脹、利水通便的作用。枳實、桔梗瀉下通便,大腹皮則助其行氣消積,使瀉下更為通暢,並可緩解腹脹不適。
- 協調藥性,增強療效:方中枳實、桔梗瀉下較猛,大腹皮可緩和其攻伐之性,避免過於燥烈,同時也可增強利水消腫的作用,使藥性更為協調,治療效果更佳。
在中藥方劑「枳桔大黃湯」中加入桑白皮,主要是利用桑白皮清熱利水、止咳平喘的功效。桑白皮能夠清熱利水、止咳平喘,對於治療肺熱咳嗽、小便不利等症狀有良好的效果。與其他草藥配伍使用,能夠增強整體療效,適用於治療因肺熱導致的咳嗽、喘息等症狀。
枳桔大黃湯中加入陳皮,主要原因有二:
- 理氣燥濕: 陳皮性溫味辛,具有理氣健脾、燥濕化痰之效。方中枳實、桔梗皆屬苦寒之品,易傷脾胃,而陳皮可緩和其寒性,並有助於燥濕化痰,防止藥物寒涼之弊。
- 行氣通便: 陳皮理氣疏肝,與大黃、枳實等藥物配合,有助於行氣通便,使積滯得以降解,排泄順暢。
枳桔大黃湯中加入甘草,主要有以下兩方面原因:
- 調和藥性: 枳實、桔梗、大黃皆屬苦寒之性,容易傷脾胃,而甘草性甘平,能緩解其寒涼之性,避免對脾胃造成過大的負擔,使藥性更加平和,有利於藥效發揮。
- 增強藥效: 甘草能調和諸藥,並能引導藥物直達病所,促進其他藥物的吸收和利用,從而增強整體療效。同時,甘草還具有解毒和緩解藥物副作用的作用,提高藥物安全性。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枳桔大黃湯
枳桔大黃湯組成:
- 甘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
- 陳皮:理氣行氣、止咳化痰、健脾胃、消食化積、燥濕、活絡止痛。
- 大腹皮:理氣行氣、利水消腫、健脾胃。
- 大黃:清熱利尿、瀉下、止血、活血化瘀、清熱解毒、降氣、清熱涼血、清熱瀉火。
- 桔梗:宣肺、利咽、祛痰、排膿、破血消癥、止血、清熱解毒。
- 桑白皮:止咳化痰、利水消腫、止咳平喘、散血。
- 枳實:理氣行氣、降逆化痰、寬中消脹。
枳桔大黃湯功效:
- 清肺熱,瀉胃火,下腸熱。
- 主治肺部有熱,胃火上蒸,腸道有熱導致腸結,肚子脹痛難忍,喘息的時候只能依著肩膀,無法躺下,煩悶不適,咳嗽打嗝,大便不通暢,脈象右關脈上溢(脈象浮浮無力)。
總結: 枳桔大黃湯是中醫常用的一種方劑,具有清肺熱,瀉胃火,下腸熱的功效,主治肺部有熱,胃火上蒸,腸道有熱導致腸結,肚子脹痛難忍,喘息的時候只能依著肩膀,無法躺下,煩悶不適,咳嗽打嗝,大便不通暢,脈象右關脈上溢(脈象浮浮無力)。
傳統服藥法
枳實、桔梗、大黃、大腹皮、桑白皮、廣皮、甘草。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瀉下的作用,孕婦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枳桔大黃湯, 出處:《症因脈治》卷三。 組成:枳實、桔梗、大黃、大腹皮、桑白皮、廣皮、甘草。 主治:肺熱、胃火熏蒸,腸熱腸結,腹脹作痛,喘息倚肩,不得仰卧,煩悶咳逆,大便結,脈右關上溢。
相關典籍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