茵陳白朮湯

YIN CHEN BAI ZHU TANG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杏苑》卷五

熱性指數

20

寒性指數

14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23%
胃經 15%
腎經 14%
膀胱經 11%
心經 7%
肺經 7%
肝經 7%
膽經 4%
大腸經 3%
小腸經 1%
三焦經 1%
脾經
胃經
腎經
膀胱經
心經
肺經
肝經
膽經
大腸經
小腸經
三焦經

最後更新日:2024-05-08

方劑組成解釋

茵陳白朮湯中包含白朮,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健脾利濕: 白朮性溫,味甘苦,入脾胃經,具有健脾燥濕、利水滲濕的功效。與茵陳蒿合用,可增強其利濕退黃的功效,且能防止濕邪困脾,避免脾虛水停。
  2. 扶正祛邪: 白朮能補氣健脾,扶正固本,有助於提升機體正氣,增強抵抗力,抵抗濕邪侵襲,進一步促進濕邪排出,達到治本的效果。

白朮的加入,不僅能增強茵陳蒿的利濕退黃功效,更能健脾扶正,使藥效更加全面,達到標本兼治的效果。

茵陳白朮湯中包含茯苓,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健脾利濕:茯苓性平味甘,具有利水滲濕、健脾和胃的功效。茵陳白朮湯主治濕熱黃疸,而濕熱往往會困阻脾胃,影響消化吸收。茯苓加入方中,可增強白朮健脾利濕之效,助於祛除濕熱,促進水液代謝。
  2. 利水滲濕:茯苓具有利水滲濕作用,可協助茵陳、白朮等藥物將體內濕熱排出,進一步促進濕邪的清除。同時,茯苓還可改善水腫,減輕濕熱對身體的損害。

茵陳蒿湯中加入澤瀉,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1. 利水滲濕: 茵陳蒿湯主治濕熱黃疸,澤瀉性寒,味甘,入膀胱、腎經,具有利水滲濕之效,有助於祛除體內濕熱,促進黃疸消退。
  2. 健脾利濕: 白朮健脾燥濕,澤瀉利水滲濕,二者相配,可促進脾胃運化,利水消腫,使濕熱之邪得以下泄,從而達到健脾利濕的效果。

綜上所述,澤瀉的加入,有助於提升茵陳白朮湯利水滲濕、健脾利濕的功效,使其更能有效治療濕熱黃疸。

茵陳白朮湯中包含茵陳蒿,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茵陳蒿的利膽退黃功效:茵陳蒿性寒,味苦,入肝膽經,具有清熱利濕、退黃疸的功效。對於濕熱鬱結導致的黃疸,茵陳蒿能有效清熱利濕,促進膽汁分泌,解除黃疸。

2. 白朮的健脾益氣作用:白朮性溫,味甘苦,入脾胃經,具有健脾益氣、燥濕利水的作用。在茵陳白朮湯中,白朮可補脾益氣,促進脾胃運化,進一步加強利濕退黃的效果。

因此,茵陳蒿與白朮合用,既能清熱利濕,又能健脾益氣,共同發揮退黃疸的作用,有效治療濕熱鬱結所致的黃疸。

茵陳白朮湯中包含豬苓,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利水滲濕:豬苓性味甘淡平,入膀胱經,具有利水滲濕之功效。茵陳蒿擅長清熱利濕,白朮健脾燥濕,三者共同作用,加之豬苓的加入,更能加強利水滲濕之力,使濕邪更易排出體外,達到治療濕困脾胃、水濕停滯之症。
  2. 健脾益氣:豬苓雖以利水滲濕見長,但亦能健脾益氣。白朮擅長健脾燥濕,茵陳蒿清熱利濕之餘,亦能疏肝解鬱,三者與豬苓共同作用,能更好地改善脾胃功能,增強機體抵抗力,使濕邪不易復發。

總而言之,豬苓在茵陳白朮湯中的加入,既能加強利水滲濕功效,又能健脾益氣,更好地治療濕困脾胃、水濕停滯等病症。

茵陳白朮湯為治療黃疸、濕熱內阻等病症的常用方劑。該方主要由茵陳蒿、白朮、茯苓、澤瀉、車前子、甘草等多種藥材組成,其中加入了枳實。枳實性味苦、辛、溫,歸脾、胃經,具有破氣消積、化痰散痞的功效。在茵陳白朮湯中加入枳實的目的,在於增強整個方劑行氣化濕的能力。黃疸等濕熱病證往往伴隨脾胃功能失調,氣機不暢,導致水濕運化失常。因此,通過使用枳實可以幫助改善消化道的氣滯現象,促進脾胃運化,使濕熱得以更好地排出體外。此外,枳實與方中其他藥物如白朮相配伍,還能協同增強健脾利濕的效果,共同達到清熱利濕、健脾和中的治療目的。總體來說,枳實在茵陳白朮湯中的應用,充分體現了中醫辨證施治、綜合調理的思想。

茵陳蒿湯中添加木通,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利水通淋:木通味甘性寒,善於利水通淋,並能清熱解毒。茵陳蒿湯主要用於治療濕熱黃疸,而木通可幫助利濕通淋,促進濕熱之邪排出,改善黃疸症狀。
  2. 引藥下行:茵陳蒿湯以茵陳蒿為主藥,善於清熱利濕,但其性偏上浮,木通可引其下行,使藥力直達濕熱之處,增強療效。

茵陳白朮湯是一張常用的中醫方劑,主要用於治療濕熱黃疸等症狀。其基本組成包括茵陳蒿、白朮等藥物,而木香作為一味輔助藥材也被加入其中。木香性溫味辛,歸脾、胃及大腸經,具有行氣止痛、健脾和胃的功效。在茵陳白朮湯中加入木香,主要是考慮到濕熱之邪困阻中焦,影響脾胃運化功能,患者常伴有腹脹、噁心等不適。木香能夠調理氣機,促進脾胃運作,有助於增強整個方劑祛濕退黃的效果。此外,木香還能緩解因濕熱壅滯所導致的腹部脹滿不適,提升治療的全面性與舒適度。因此,在茵陳白朮湯中加入木香,不僅能增強治療濕熱黃疸的療效,還可改善患者的消化系統症狀,達到標本兼治的目的。

茵陳白朮湯是一張常用的中醫處方,主要用於治療濕熱黃疸等症狀。其基本組成包括茵陳蒿、白朮兩味主藥,而根據臨床需要,有的配方中會加入肉桂。肉桂性熱味辛,歸腎、脾、心、肝經,在方劑中的作用主要有二:一是溫陽散寒,二是行氣活血。對於濕熱黃疸之證,若患者體質偏寒或伴有脾腎陽虛的情況,肉桂能夠起到溫補的作用,幫助恢復體內的陽氣,增強脾胃運化功能,有助於濕氣的排出;另一方面,肉桂還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因濕熱阻滯所導致的血瘀狀況。因此,在茵陳白朮湯中加入肉桂,不僅可以加強其清利濕熱的效果,還能兼顧到患者體質的特殊需求,使得整個方劑更具個體化治療特色。

茵陳白朮湯是一張用於治療黃疸、濕熱內阻等症狀的中藥方劑。此方主要由茵陳蒿、白朮等藥材組成,其中還包含了一味重要的藥材—砂仁。砂仁性溫、味辛,歸脾、胃經,具有化濕行氣、溫中止瀉的功效。在茵陳白朮湯中加入砂仁,主要是因為其能增強脾胃的功能,促進消化吸收,對於改善濕熱引起的消化不良、腹脹等症狀有很好的效果。

此外,砂仁還能調理氣機,使整體藥效更加和諧,幫助其他藥物更好地發揮作用。在治療黃疸時,茵陳蒿與砂仁相輔相成,前者清利濕熱、退黃,後者則溫中化濕,共同協調以達到治療目的。因此,在茵陳白朮湯中加入砂仁,不僅能夠提升整個方劑的療效,還能減少因濕熱阻滯所帶來的不適感,對患者來說是非常有益的。

主治功效


茵陳白朮湯:治療黃疸、腹脹、心胸不寬

茵陳白朮湯是中醫常用方劑,具有清熱利濕、退黃、利水滲濕、清熱瀉火、平肝息風等功效。常用於治療黃疸、腹脹、心胸不寬等症。

組成:

  1. 白朮:補氣健脾、利水滲濕、固表止汗、生津止渴、安胎、健脾胃、祛風除濕。

  2. 茯苓:利水消腫、利水滲濕、清熱利尿、祛風除濕、安胎、健脾胃、補血、安神。

  3. 木通:清熱瀉火、清熱利尿、補血養肝、利水滲濕、排膿、通乳、利尿、利尿通淋、清熱解毒、消腫止痛。

  4. 木香:溫裏溫中、行氣止痛、消食化積、理氣行氣、止瀉、健脾健脾止咳平喘、疏肝解鬱。

  5. 肉桂:溫經散寒、活血通經、溫陽補陽、壯命門火、活血化瘀、祛風除濕、活絡止痛、通經絡、溫裡溫中。

  6. 砂仁:燥濕、芳香化濕、理氣行氣、止瀉、安胎、健脾胃。

  7. 茵陳蒿:清熱利濕、退黃、利水滲濕、清熱瀉火、平肝息風、清熱利尿和止癢。

  8. 澤瀉:利水滲濕、清熱利尿、澀精止遺、強筋骨、止嘔、清熱利濕。

  9. 枳實:理氣行氣、降逆化痰、寬中消脹。

  10. 豬苓:利水消腫、生津止渴、止瀉、止嘔及改善排尿等。

主治:

  1. 黃疸:皮膚和眼白發黃,是肝臟功能異常的表現。

  2. 腹脹:腹部脹滿,可能是飲食不當、消化不良或腸胃疾病引起的。

  3. 心胸不寬:胸悶、心悸,可能是情緒抑鬱或心臟疾病引起的。

用法用量:

口服,每日1劑,水煎服。

禁忌:

  1. 孕婦慎用。

  2. 脾胃虛弱者慎用。

  3. 陰虛火旺者慎用。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有一定的副作用,孕婦、哺乳期婦女、小兒慎用。

相關疾病


黃疸黃熱病皮膚顏色發黃

相同名稱方劑


茵陳白朮湯, 出處:《杏苑》卷五。 組成:白朮1錢5分,白茯苓1錢,澤瀉1錢,茵陳1錢,豬苓8分,枳實5分,木通5分,木香4分,官桂2分,縮砂仁7分。 主治:黃疸,腹脹心胸不寬。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