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屍滅怪湯

移屍滅怪湯

YI SHI MIE GUAI TANG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辨證錄》卷八

熱性指數

12

寒性指數

8

熱/寒比例

偏熱 (1.50)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35%
脾經 24%
心經 18%
肺經 8%
腎經 8%
胃經 5%
肝經
脾經
心經
肺經
腎經
胃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移屍滅怪湯」方劑中包含人參,主要原因有二:

  1. 扶正固本,增強抵抗力: 人參為補氣之要藥,可補益元氣,增強人體抵抗力。在「移屍滅怪」的治療過程中,人體往往因疾病或外邪侵襲而正氣虛弱,服用人參可扶正固本,增強抵抗力,幫助機體抗禦外邪,進一步達到驅除病邪的效果。
  2. 益氣活血,改善循環: 人參具有益氣活血的功效,可促進血液循環,改善肢體末梢血液供應。在「移屍滅怪」中,病患往往伴隨氣血運行不暢,肢體麻木等症狀。人參的加入可改善血液循環,促進氣血運行,幫助藥物更快到達病竈,提高療效。

「移屍滅怪湯」方劑中使用山茱萸,主要是因為其具有以下兩點功效:

  1. 補腎固精,溫陽止瀉: 山茱萸味酸性溫,入肝腎經,能補益肝腎之陰,固精止遺,並溫陽止瀉。此功效有助於改善因腎虛所致的陽痿、早洩、遺精、滑精等症狀,並可緩解因脾腎陽虛所導致的腹瀉。
  2. 收斂止汗,固澀止崩: 山茱萸具收斂固澀作用,可止汗、止血、止崩,對於因腎氣虛弱所引起的盜汗、虛汗、崩漏等症狀有一定的療效。

因此,山茱萸在「移屍滅怪湯」中被運用,可起到溫腎固精、收斂止汗的作用,有助於整體方劑的療效發揮。

「移屍滅怪湯」方劑中包含當歸,其主要原因如下:

  1. 活血化瘀,補益氣血:當歸具有活血化瘀、補血養血的功效,可改善氣血循環,促進瘀血的吸收,並補益氣血,增強身體抵抗力,有助於抵抗怪異之邪氣。
  2. 調和藥性,緩和毒性:方劑中可能含有較為峻烈的藥物,當歸可起到調和藥性、緩解毒性的作用,避免藥物過於猛烈,損傷正氣。

移屍滅怪湯中加入乳香,主要是利用其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

乳香性溫,味辛,歸心、肝經,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解毒生肌之效。在移屍滅怪湯中,乳香有助於疏通經絡,改善血液循環,同時也能減輕傷口疼痛,促進傷口癒合

此外,乳香還能驅散邪氣,預防感染,在治療外傷、跌打損傷、瘡瘍腫毒等病症時,具有重要的輔助作用。因此,乳香在移屍滅怪湯中,起到促進傷口癒合、緩解疼痛、預防感染等多重作用。

移屍滅怪湯中含有虻蟲,主要原因有二:

  1. 破瘀通絡:虻蟲性味辛溫,具有破血逐瘀、通經活絡的功效。移屍滅怪湯多用於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症,虻蟲的破瘀通絡作用能幫助消腫止痛,改善血液循環,促進傷口癒合。
  2. 解毒消腫:虻蟲亦具有一定的解毒消腫功效,對於一些毒蛇咬傷、蜂螫傷等症,能起到解毒消腫的作用。移屍滅怪湯中加入虻蟲,也有助於消解傷口處的毒素,減輕炎症反應。

總之,移屍滅怪湯中加入虻蟲,旨在通過其破瘀通絡、解毒消腫的功效,達到治療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症的目的。

「移屍滅怪湯」方劑中加入水蛭,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活血化瘀,解毒消腫: 水蛭性寒,入血分,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解毒散結之功效。對於因外傷或感染引起的瘀血腫痛,水蛭能有效促進血液循環,消除瘀血,並減輕炎症反應。
  2. 引導藥力,直達病竈: 水蛭能破血行瘀,並引導其他藥材的藥力直達病竈,增強療效。在「移屍滅怪湯」中,水蛭可與其他藥材協同作用,共同達到化解毒素、消滅病邪的效果。

總之,水蛭在「移屍滅怪湯」中發揮著活血化瘀、解毒消腫,並引導藥力直達病竈的功效,為方劑的整體療效貢獻力量。

「移屍滅怪湯」方劑中包含「蠶砂」,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驅蟲止癢: 蠶砂性寒,味辛,具有驅蟲止癢之效。對於因寄生蟲引起的皮膚病,如疥瘡、濕疹等,可起到清熱解毒、止癢消腫的作用。
  2. 燥濕化痰: 蠶砂亦具燥濕化痰之功,對於痰濕阻肺引起的咳嗽、氣喘等,可協助化解痰液,改善呼吸道症狀。

因此,在「移屍滅怪湯」中加入蠶砂,有助於治療因寄生蟲或痰濕引起的疾病,達到驅蟲止癢、化痰止咳的效果。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移屍滅怪湯】分析

一、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此方主治「傳屍痨」,又稱「屍注」「勞瘵」,屬古代癆病之一,多由癆蟲(類似現代結核桿菌)感染所致,特徵為慢性虛弱、咳嗽、咯血、潮熱盜汗,並具傳染性。古人認為此病與「屍氣」「瘵蟲」相關,故方名「移屍滅怪」,寓意祛除屍蟲、調理虛損。

二、組成與功效推論

  1. 人參(1兩)

    • 大補元氣,固本培元。針對傳屍痨患者氣血虧虛、體弱正衰之狀,扶助正氣以抗邪。
  2. 山茱萸(1兩)

    • 補肝腎、斂虛汗,與人參協同固攝元氣,防止氣陰耗散,改善勞瘵常見的盜汗、遺精等症狀。
  3. 當歸(3錢)

    • 養血活血,調和營血。傳屍痨患者多陰血耗傷,當歸助人參補血,兼顧血虛與瘀滯。
  4. 乳香末(1錢)

    • 活血止痛、消腫生肌。此處可能用於緩解癆病引起的胸痛或瘀血內阻,並助藥力透達病所。
  5. 虻蟲(14個)、水蛭(火煅死,14條)

    • 為蟲類破血逐瘀藥,古人認為癆病日久易生「乾血瘀結」,此二藥攻逐瘀血、疏通經絡,尤針對癆病後期「瘀蟲互結」之病機。火煅水蛭減其毒性,存其破瘀之力。
  6. 二蠶砂末(3錢)

    • 蠶砂(蠶糞)具祛風除濕、和胃化濁之效。此處可能用其「祛穢濁」特性,配合蟲藥清除體內「屍毒」。
  7. 煉蜜為丸

    • 蜜丸緩補益氣,兼制蟲藥峻烈之性,使攻邪不傷正。

三、治療原理與邏輯

此方以「攻補兼施」為核心:

  • 補虛固本:人參、山茱萸、當歸補氣養血,奠定抗病基礎。
  • 逐瘀殺蟲:虻蟲、水蛭破血祛瘀,直擊「瘀蟲互結」病機;乳香、蠶砂助通絡化濁,輔助清除病邪。
  • 丸劑緩圖:癆病屬慢性病,丸劑緩攻緩補,避免峻藥傷正。

古人認為傳屍痨與「蟲蝕臟腑」相關,故用蟲藥「以毒攻毒」,結合補益藥扶正祛邪,體現「標本同治」思維。然此方組成峻烈,需辨證精準,適用於正虛瘀蟲膠結之重症。

傳統服藥法


人參1兩,山茱萸1兩,當歸3錢,乳香末1錢,虻蟲14個,水蛭(火煅死)14條,二蠶砂末3錢。
上各為末,煉蜜為丸。
每日服100丸。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移屍滅怪湯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但孕婦、哺乳期婦女、出血性疾病患者慎用。

相同名稱方劑


移屍滅怪湯, 出處:《辨證錄》卷八。 組成:人參1兩,山茱萸1兩,當歸3錢,乳香末1錢,虻蟲14個,水蛭(火煅死)14條,二蠶砂末3錢。 主治:傳屍癆。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